姚炳慧張美燕
1.滿洲里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所長,內蒙古滿洲里021400;2.滿洲里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科,內蒙古滿洲里021400
滿洲里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狀況分析
姚炳慧1張美燕2
1.滿洲里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所長,內蒙古滿洲里021400;2.滿洲里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科,內蒙古滿洲里021400
目的為全面了解滿洲里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現狀,尋找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的薄弱環節,合理配置衛生監督資源,依法實施監督管理,切實為廣大群眾的生活飲用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方法采取深入走訪、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結果2014年對3家集中式供水單位總監督戶次為40次,平均監督3.33次/季度,合格33次,合格率為82.5%;檢測水樣97份,合格85份,合格率87.63%。結論滿洲里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狀況較好。
生活飲用水;監督;監測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健康和飲水安全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飲水衛生安全事關全市群眾的切身利益。為全面了解滿洲里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現狀,尋找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的薄弱環節,合理配置衛生監督資源,依法實施監督管理,切實為廣大群眾的生活飲用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該研究對全市3家集中式供水單位2014年度衛生監督監測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1.1 調查對象
全市集中式供水單位3家,水質檢測機構2家。
1.2 調查方法
采取深入走訪、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問卷主要有國家通用的生活飲用水被監督單位信息調查表、生活飲用水水質檢驗能力情況調查表、生活飲用水水質檢驗實驗室設備配置情況調查表。問卷內容包括職工總數、從業人員數、持健康證明人數、日供水能力、供水人口數、水源水類型、制水工藝、消毒方式、實驗室數和衛生許可證以及水質檢測機構水質檢驗項目和實驗室設備配置等內容,同時收集近2年水質監測情況、生活飲用水案件處罰情況。數據分析采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計數資料采用統計學中的卡方分析。
2.1 基本情況
全市集中式供水單位數為3家,職工總數86人,從業人員數45人,持健康證人數45人,持證率為100%。日供水能力5.11萬噸,供水人口數27萬人。從水源類型上看,3家均屬淺層地下水;從單位類別上看市政供水2家,自建設施供水1家。從制水工藝看,水源水均為一般處理。從消毒方式上看,3家均為二氧化氯消毒法。2家供水單位建有實驗室。水質檢測機構有2家,滿洲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扎賚諾爾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均設有理化檢驗室和微生物檢驗室,市疾控有關水質檢測的設備共計12臺,關于生活飲用水資質認定監測項目共計25項,扎區疾控有關水質檢測的設備共計13臺,關于生活飲用水資質認定監測項目共計26項。
2.2 經常性衛生監督檢查情況
從2014年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情況看,每季度至少開展了一次衛生監督工作。現場查看供水單位的衛生許可、供管水人員健康證、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組織制度、應急預案、制水工藝,消毒運轉、儲水設施清洗、操作記錄、涉水產品索證、五病調離等情況。同時,開展了上級要求的相關專項檢查工作。總監督戶次為40次,平均監督3.33次/季度。從合格率上分析,總監督戶次40次,合格33次,合格率為82.5%。
2.3 水質監測開展情況
2014年對3家集中式供水單位隨機抽樣共檢測97份水樣,合格85份,合格率87.63。2013—2014年滿洲里市出廠水、末梢水監測合格情況比較見表1。經卡方分析,兩組出廠水、末梢水均為χ20.05,1>3.84,P<0.05(出廠水χ20.05,=4.18,P<0.05;末梢水χ20.05,=3.97,P<0.05),2013年與2014年兩組的出廠水及末梢水監測合格率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可以認為2014年滿洲里市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合格率高于2013年。
表1 滿洲里市2013—2014年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情況
2.4 衛生監督處罰案件情況
2014年共處理生活飲用水案件2起,違法事實均為水質檢測不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均為一般程序、自覺履行,共計罰款人民幣6000元整。2013年無處罰案件。
由表1各項數據的比較,及統計學的分析,可見滿洲里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明顯改善,但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其中存在著一定的原因、問題和困難。
3.1 生活飲用水水質改善的原因
在2013年水質監督監測合格率相對低下的前提下,滿洲里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主要從領導重視、擴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宣傳力度、增強監督監測的頻次、落實監督監測結果及時上報,督促供水單位落實整改措施,強化供管水人員對生活飲用水法律法規及衛生知識的學習與培訓,取得明顯成效。
3.2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3.2.1 供水單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各供水單位均存在:①沒有按規定劃定水源防護區(水源防護區的劃定屬歷史遺留問題,有跨旗縣地域和侵占草場之爭,同時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大量資金的投入和多部門聯合參與劃定),這無疑給全市人民群眾的飲用水衛生安全帶來隱患;②近年來水源水水質不斷波動與惡化,尤其耗氧量超標,水廠部分工藝有待改造與建設;③輸水管網過于老化,急待更換。
3.2.2 水質檢測機構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距離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106項,有極大的差距,檢測能力滯后[1]。原因:①極度缺乏高端精密的水質檢測設備,只是具有少量的簡單小型設備;②缺乏專業技術人才;③沒有足夠資金購置相關檢測設備。
3.2.3 衛生監督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衛生監督人員不足,衛生監督人員超負荷工作,衛生監督經費嚴重短缺,這樣會降低衛生監督的質量[2]。
①劃定水源防護區,加強水源地的保護。政府應與相關旗縣政府溝通協商,探討制定可行措施,盡快由多部門聯合劃定水源防護區,同時供水企業必須采取更多措施保護水源井,遏止污染水源的活動發生。城市飲用水安全是關系到民生的重大事情,各級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常抓不懈,及時溝通、加強協作、互相支持,讓群眾安全放心飲水。
②根據水質監測結果,針對水質情況的現狀,對不符合要求的指標和潛在存在的不合格指標的威脅,供水企業應針對性地加強工藝改造,更換城區老化的管網輸水管道,政府應給予大力支持,最終保證供水水質符合標準的要求,確保城市供水安全。
③增加衛生監督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加大衛生監督監測經費投入[3]。若要滿足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106項水質指標分析的檢測要求[4],那么必須加大對水質檢測設備及資金投入,并需配備較強的技術力量。同時各水質監測機構應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操作人員的培訓和技術升級,使其盡快熟悉水質標準的各項要求,而且熟練掌握檢測儀器、設備的技術要點和檢測方法。
④加強宣傳教育,形成社會監督和高壓嚴打氛圍。充分發揮媒體和公眾的監督作用,一方面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和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大力進行生活飲用水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引導群眾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飲用水衛生安全問題;另一方面要加大不守法經營行為的曝光力度,對專項整治情況,重大案件查處情況、責任追究情況等要及時進行通報,震懾不法行為和不法分子。大力營造聲勢,動員全社會參與,加強社會監督。
[1]謝仁圣.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與健康,2010,26(17):2023-2024.
[2]池毓棣,池哲勖.基層衛生監督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 2011,4(7):107.
[3]洪覺新,曾劍波.基層衛生監督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2(35):19.
[4]鐘格梅,唐振竹.廣西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1,27(6):685-687.
R123.1
A
1672-5654(2015)01(b)-0006-02
2014-10-17)
姚炳慧(1958-),男,河北棗強人,大專,主要從事公共、醫療衛生監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