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武
玉林市衛生學校臨床教研室,廣西玉林537000
冠脈造影術與心電圖結合在冠心病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李崇武
玉林市衛生學校臨床教研室,廣西玉林537000
目的探討冠脈造影術與心電圖結合在冠心病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方法選取該班30名學生作為此次調查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學生以冠脈造影術與心電圖結合法進行冠心病教學;對照組學生以傳統單純心電圖法進行冠心病教學。教學完成后對兩組學生進行考試測試,測試題目完全相同。比較兩組學生的得分情況。結果觀察組學生的平均考試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組間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冠脈造影術與心電圖結合在冠心病教學中可發揮積極的作用,該種教學方法可提高學生對于冠心病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能力,值得廣泛推廣,以幫助更多學生提高成績。
冠脈造影;心電圖;冠心病;教學;作用
冠心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引起臨床高度重視。作為醫學專業的學生,首先需了解冠心病章節的知識在循環內科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并且應積極的學好冠心病相關知識。但冠心病章節的知識要點較多,且較為復雜,在傳統單純心電圖法教學中,學生對章節知識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均較差。因此,該校決定改善以往的冠心病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提高學習質量。在此次調查中,該研究主要以冠脈造影術與心電圖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冠心病教學,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級臨床專業學生30名作為此次調查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5名。兩組學生在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學生的教學方法對照組學生以傳統單純心電圖法進行教學,僅對大綱課本中相關的理論知識及心電圖表現進行講解,但課堂內容中不包括冠脈造影知識。
1.2.2 觀察組學生的教學方法觀察組學生在對照組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冠脈造影知識的講解,并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將對冠脈造影知識進行詳細的描述。兩組學生在該章節知識學習完畢時,先自行進行復習及消化,而后對其進行考試測評。考試測評時間、試題內容等均完全相同,考試重點均為冠心病及心臟解剖相關知識。考試完成后,由同一名老師對30份考卷進行批閱,批閱過程應公平公正。并于考卷批閱完成后對兩組學生的考試評分進行比較。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較,以評定兩組教學方法的教學質量。
1.4 統計方法
以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P<0.05時表示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評分考試成績比較
該研究對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對比,并由結果可知,觀察組學生的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滿分百分制),組間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比較(±s)

表1 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比較(±s)
組別平均考試成績觀察組(n=15)對照組n=15)P 85.8±7.9 69.0±10.4<0.05
2.2 考試成績分布情況
該院對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分布情況比較。其中,觀察組90分以上學生5名、70~89分學生7名、70分以下學生3名。對照組90分以上學生1名、70~89學生8名、70分以下學生6名。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分布情況比較
冠心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與多發病,對于臨床專業學生而言,學好冠心病的相關知識是十分重要的。以往,課堂上主要以傳統單純心電圖表教學模式向學生傳授冠心病相關的知識,但由多次課堂提問和章節訓練結果發現,學生對于冠心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不牢固。的確,冠心病章節內容多且復雜,而單純的心電圖表講解乏味枯燥,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困難。為了提高學生對于冠心病相關者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必須改善自我教學模式,一方面將枯燥的課堂內容變的生動有趣,一方面需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課堂授課效率。在此次調查中,該研究對冠脈造影術與心電圖結合在冠心病教學中發揮的作用進行分析探討,并由此次調查結果可知,該種改善后的教學模式可明顯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傳統單純的心電圖教學理解十分困難,在課堂上,學生面對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心電圖變化,往往會產生不耐煩的心理,并無法集中去判斷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疾病的轉歸。而冠脈造影術與心電圖結合教學模式即可有效改善這一教學缺點,該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不但可以將枯燥的授課內容變的生動活潑,同時也可將教學內容變得易于掌握。當學生對心電圖相應導聯提示的心肌缺血、損傷、梗死病變部位提示具有一定的理解后,通過觀看冠脈造影術可加深對冠脈動脈支配區域的了解及掌握程度。加深學生對于冠心病知識的記憶能力,并不斷的發揮聯想,去考慮患者可能出現的某些并發癥或其他不良事件等。
臨床上一直將冠狀動脈造影術作為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通過冠狀動脈造影技術,除了可明確病情外,還可對患者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因此冠脈造影術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作為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需了解冠脈造影技術的重要性,并能夠掌握冠狀動脈造影技術的操作方法,在臨床中,手術醫師在患者動脈內插入特殊的造影導管,而后逆行送至主動脈根部。而后通過X線片的指引,分別插入左、右冠狀動脈的開口。當造影導管順利插入后,醫師于導管尾部注入不透X線造影劑,并通過X線片下的顯影對患者的左、右冠狀動脈其及分支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并通過診斷結果為患者制定相關的治療方案。因此,學好冠狀動脈造影術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更可為其日后的臨床工作提供最基本的理論基礎,具有實際性的作用。
該研究對對照組學生平均考試成績低于觀察組學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認為這與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及記憶較差有關。單純的心電圖學習十分困難,要想學生能夠增強記憶則需采用“形象記憶法”。而觀察組中,冠脈造影術即可作為輔助的形象記憶法,將該種教學方法與心電圖相結合后,可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的生動形象,并增加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與記憶能力。
同時,在此次調查中,該院以多媒體形式向學生講解了冠脈造影術,多媒體教學模式可實現傳統二維平面圖形教育向三維動畫立體圖形教育的轉化。這一改變不僅可加強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將病癥更全面、更立體化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得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心電圖在冠心病中診斷意義。由此次調查結果可知,觀察組學生的平均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學生,這一結果充分表明了冠脈造影術與心電圖結合在冠心病教學中具有積極的作用。
冠脈造影術在國外最先開展,近年來,隨著我國該項技術的提高與日趨成熟,臨床上也可對冠脈造影術靈活運用。通過冠脈造影術,可為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信息。作為高校臨床專業的學生,需了解冠脈造影術的重要性,并在冠脈造影術的輔助作用下,充分理解心電圖指示內容,一方面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一方面充分掌握臨床冠心病診斷的具體方法,提升自我的技能,成為對祖國醫學有貢獻的人才。
[1]王艷麗,趙紅曄.冠狀動脈造影術與心電圖結合在冠心病教學中的作用[J].吉林醫學,2010,31(14):2130-2131.
[2]趙東明.冠狀動脈造影術聯合心電圖在冠心病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9):2391-2392.
[3]安寧,賀海龍,趙巧文.冠脈造影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臨床價值[J].基層醫學論壇,2011(10):89-90.
[4]李珊,崔麗萍,白啟才,等.冠狀動脈造影與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對比研究[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11,31(9):886-887.
[5]張俊江,常偉.探討經橈動脈冠狀動脈造影術在臨床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18(24):75-76.
[6]吳海琴,王虎清,張桂蓮,等.實時觀摩全腦血管造影術在腦血管疾病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22):60-61.
R54;R47
A
1672-5654(2015)01(b)-0018-02
2014-10-15)
李崇武(1977-),男,廣西玉林平南人,碩士,中級職稱,研究方向:中職衛生職業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