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中日交流的增多,越來越多的英語專業的學生選擇日語作為第二外語,而第二外語又往往被學校、教師、學生所忽視,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英語專業的學生既掌握英語又有一定日語水平的復合型外語人才的需求。但實際效果并不如人意,二外日語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教材的陳舊、教學內容的重復、教學方法的落后都制約著二外日語教學的發展,圍繞著這一現象,教師應逐步改進教學方法,采用更加靈活多變的方式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筆者作為一名二外日語教師結合當前高校英語專業二外日語的現狀,探討一下符合當前學生學習二外日語的教學方法,以提高二外日語的教學水平,為社會經濟建設培養更多、更好的“雙語”人才。
【關鍵詞】二外日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模式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中日經濟合作的不斷擴大和深化,日本已經成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國,社會對日語人才的需求量逐年攀升,日語的重要性也在逐漸提高。英語專業的學生掌握了第二外語同樣適用于現在社會上的緊缺型人才──“雙語”人才,對于學生將來的就業也很有幫助。
二、英語專業二外日語的教學目標
在第二外語教材的選擇上,大多數高校都是采用《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和《大家的日語》等教材。筆者所在高校采用的是《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這邊教材。該教材以“零基礎”初學者作為使用對象,旨在幫助讀者系統地學習到純正、自然的現代日本語,擴大視野,增進對日本文化的了解。筆者作為一名高校二外日語教師,以英語專業的學生作為二外日語的授課對象,努力營造好的學習日語的課堂氛圍。主要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一定的聽和譯的能力,初步的寫和說的能力,使他們能以日語為工具,獲取專業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幫助英語專業通過日語課程的教學,并有一定的自學能力。
對英語專業學生的要求則是:
(1)詞匯:掌握約2900個詞匯,以及這些單詞構成的慣用用法。
(2)聽的能力:能聽懂日常的簡單會話,以及基本無生詞、語速中等的聽力材料,能正確理解中心大意,抓住要點和有關細節,了解講話者的觀點和態度。
(3)會話能力:學會簡單的課堂用語,能就課文內容進行簡短的問答;能就熟悉的題材和情景編排日語會話節目,做到正確表達思想,語音、語調自然。
(4)寫的能力:能寫出內容較熟悉的、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小文章,內容連貫、語句通順,無重大語法錯誤。
(5)閱讀能力:掌握基本閱讀技能,能順利閱讀并正確理解語言難度中等的一般題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了解說明中心大意。
(6)譯的能力:能夠完成簡單的日漢、漢日雙譯的句子和短文。
由于課時限制,所以學生在課堂上的時間有限,必須自己加強課外時間的學習,通過自學來充實日語知識。
三、英語專業二外日語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這門課程作為外語系英語專業學生的第二外語必修課,教學重點為突破日語零基礎,從五十音圖發音及寫法入門,掌握日語發音規則以及基本問候用語,掌握日語基本句子結構的特點及助詞的使用方法,全面扎實提高聽、說、讀、寫、譯初級日語綜合能力。每課的核心重點單詞和語法句型的學習,而日語的語法是眾所周知的繁多和模糊,這就需要學生要帶入語境,培養語感。舉個例子,日語的動詞和漢語、英語有很大的不同,時態變化眾多,而每種時態變化都有很大的區別,這就需要學生認真仔細的記憶,掌握其中的變形和前后接續。而形容詞、形容動詞也有相應的變形需要掌握。重點突破語法句型,名詞判斷句的結構、動詞的分類與變形、助詞的運用、形容詞和形容動詞及其活用、敬體句及簡體句結構的不同,尊敬語和自謙語的不同,聽力和口語難關,克服日語學習的難點。
我們學習日語不僅僅是從單詞上、語法上學習,還要了解涉及的文化背景,具體句型應該運用的場合和情景。所以在講到一些常用搭配和固定搭配時,要講到應該在那些場合使用,又應該怎樣給予回答。
四、英語專業二外日語的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
筆者教學方法上采用日漢對比法,采取講練結合的手段,多示范、多指導,通過情景培養學生直接用外語思維的習慣。在講授過程中,注意內容的深淺,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為一體。
(一)二外日語單詞的講解
講解一些簡單的名詞,講解或舉一些詞組的例子和單詞的一些具體應用和相關背景知識。對于單詞擴展性的講解有利于學生聯系記憶。還可以把一些單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包括口語、書面語等)放在一起來講解。講解到外來語時,可以聯系它本身的英語發音來理解。生單詞講解單詞時,由于是初學,一般是簡單講,近反詞放于一處講解,講解單詞常用的詞語在該課文內慣用句型相關的寒暄語。個別較難或是重點詞語經常是通過造句或是會話的形式加以鞏固。必要時講解單詞的相關背景文化知識。
(二)二外日語語法上的講解
語法通常讓學生造句,盡量使用該課的新單詞,注意造句內容的多樣化。不僅限于肯定句,否定句,也可以是疑問句。在造句同時可以訓練會話,盡可能函蓋更多的知識面。在造句形式上也盡量多樣化,自主造句,日譯中、中譯日同時并用。
(三)二外日語課文對話上的講解
在講解課文時,先讀一句然后引導學生一起來口頭翻譯,以便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互相翻譯。在講解課文時,注意結合課文的語法知識來進行講解,根據課文的意思來說明。并且把課文中的小語法點挑出來詳細解讀,特別要注重重點和難點。這是前面的基礎部分。后面的應用課文由于是對話,所以會請兩組或兩組以上的學生進行對話練習,講解口語中常用的一些語氣詞和感嘆詞,分析對話所處的場景和相關的背景。
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專業的學生學習二外日語是初學者,剛開始學習假名的發音會很感興趣,但隨著學習的深入,語法的學習會感覺越來越吃力,也就沒有了興趣,變得缺乏激情。所以教師要抓住每一個機會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介紹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日語的茶文化、劍道、柔道等和中國的淵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六、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的探索
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和現代網絡資源,主要設計了以下教學模式:
(1)基礎語言知識與語言應用能力的結合──把基礎語言知識融入到實際語言情境中,讓學生掌握辨音、辯詞的技巧,使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掌握語言知識,并同時訓練語言應用能力。
(2)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結合──利用視頻和音頻,給學生播放日本電影,電視劇等,通過直觀地接觸日本的文化知識,能夠掌握日本的風俗習慣,生活常識,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日語,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七、結束語
由于在傳統的日語教學中普遍存在“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問題,這主要是過去以語法翻譯法為主,教學中注重語法知識的傳授,教師占主導地位。所以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貼近社會實際開展實踐教學,并且運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師進行教學課件的設計與運用,主動整合課堂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設計,提高學生的應用水平,提供更多的課外知識給學生,而不局限于書本內容,師生互動交流更多,學生的主動性更強,視野更開闊。今后應該積極采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來支持教學。
參考文獻:
[1]張丹.淺談高校英語專業二外日語教學[J].才智,2009年29期.
[2]劉艷君淺談高校英語專業二外日語教學現狀及改進措施[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年09月.
[3]荊艷鶴.高校英語專業二外日語教學法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5年5月第21期
作者簡介:
梁慶(1985~),女,漢族,江西省九江人,大學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日語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