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初中生寫作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學生寫作找不到素材或只有素材沒有自己的感悟,對自然、社會的描繪不能升華為對人生的感悟??偠灾斍俺踔猩魑钠毡榇嬖谥鴽]有自己個性的通病,本文試圖從“心靈世界與外在環境的結合是寫作的活水”和“感悟自然、關注社會升華到剖析人性、解讀人生”兩方面去探討這個通病,表達一些可能不成熟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生;作文;個性
每讀當代文學史,總會感悟到一個奇怪的現象:文學的繁榮離不開燦爛的個性,離不開人文思想的情懷。沒有個性,沒有人文情懷,就沒有文學的繁榮:1956年的雙百方針——恩賜的百花如假花,構不成文學的春天;1959年的新民歌運動“鄉鄉要出王老九,縣縣要出郭沫若”,實際上是一個用民間藝術取代文人藝術的反詩歌運動,一場文學史上罕見的鬧劇。有了個性的解放,有了人文思想的情懷,才有文學的真繁榮:1981年的朦朧詩用“小我”審“大我”取代了“大我”淹“小我”的傾向,已經有了個性的初步展現;1983年的“崛起的詩群”說:“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正因為他們不相信,才誕生了一代詩人;1986年的文學尋根、新生代詩群跳出了狹隘的政治視野,這時期出現了幾個好作家;1990年惟獨汪國真贏得了中學生的狂熱崇拜……
想到這里,我不禁聯想到初中生作文的個性化寫作。作文教學提倡“新思維,新表達,真體驗”,要求作文創新——“尋人所未尋,想人所未想,用人所未用,寫人所未寫”,因此我覺得張揚個性程度如何,關系到課堂作文的“亮色”,甚至關系到未來文壇的繁榮。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讓學生關注這個問題。那么作文個性從那里來呢?
一、心靈世界與外在環境的結合是寫作的“活水”
高爾基說,文學是人學。作文首先應該是人心靈世界的展現,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心靈世界,這個世界“是個性化、自然的,是未經人道的,是充滿了特別的感情和情趣的,是心靈的笑語和眼淚”。(冰心語)史鐵生的生活思考大多是他個人的心境內容,他的文學成就主要在于他擁有豐富的心靈世界,能入木三分地探討關于生命本身的問題,能真誠地敞開心扉,無拘無束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真誠地表達,與讀者交流,讓大家一起來分享快樂,分擔憂愁。這種題材是富有真情的,并且也是極富個性的。80年代以前的許多文學作品缺乏對人的心靈世界的細微描述,淪為政治的工具,就是它們沒有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學生的寫作源頭還有本人的生活環境、生活經歷與個性愛好等。生活在農村與城市的學生,生活在開放的經濟發達的農村與封閉落后農村的學生,他們擁有的素材不盡相同,特別是家庭與學校生活環境對學生寫作影響甚大,因為作文是主觀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能動的反映。學生應善于開發利用好自身擁有的寫作素材。這也是一個廣闊天地,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資源。只要能精心地去耕耘這方土地,至少作文是有話可說的。為什么魯迅這個城市孩子去寫農村題材呢?因為他小時候的生活是在農村外婆家安橋頭度過的。為什么錢鐘書的《圍城》對知識分子有入骨的刻畫?因為他是寫身邊的人。這就是他們特有的寫作素材。假如我們的學生能像魯迅、錢鐘書那樣開發利用好自身的寫作資源,他們的作文不僅會內容充實,而且會富有濃郁的個性的。
例如,陳露同學的《窗外》:
我看著老師的作文要求,轉著手中的圓珠筆,目光不由自主的向窗外望去:一只小貓,一只小貓!我最喜歡貓了,我的目光立即被這小東西吸引住了。
這個小家伙懶洋洋地躺在草叢中,眼光毫不吝嗇地照在它的身上。土黃色的身軀肉嘟嘟的,松軟的毛讓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摸。
我的頭慢慢伸出窗口,想更近距離地觀察這可愛的小生命。
它似乎也覺察到有目光盯著自己,漸漸挺起了身子,準備離開??墒牵呗返臉幼雍芄帧咭徊剑徊?。仔細一看,天哪,它只有三條腿!它抬起頭,琥珀色的眼睛,彈珠般大小,中間嵌著一條又細又長的眸子,看上去楚楚可憐。我感覺到它眼里滿含淚水,感受到它的痛楚。
……
當我從想象中走出來的時候,我發現小貓早已不見了蹤影。我眼里好像浮現出它離去的背影,那么孤獨,那么無助。
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或者遭遇變故,有可能會使你的一生都從此黯淡下來。但是,“天無絕人之路”,只要去努力,去尋找,就能找出有陽光泄露的出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你遇到什么事令你失去信心時,請想想這只三條腿的貓吧!它的生活也并不理想,比一般人都要辛苦,貓都能堅持下來,更何況你呢?
在教《窗外》這篇命題作文的時候,七(8)班所有同學都沒注意到窗外垃圾桶邊的那只小貓,只有陳露同學將這種對環境的觀察與自己的心靈世界結合起來:“這個小家伙懶洋洋地躺在草叢中,眼光毫不吝嗇地照在它的身上。土黃色的身軀肉嘟嘟的,松軟的毛讓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摸?!薄八呗返臉幼雍芄帧咭徊?,跳一步。仔細一看,天哪,它只有三條腿!它抬起頭,琥珀色的眼睛,彈珠般大小,中間嵌著一條又細又長的眸子,看上去楚楚可憐。”“它得多花一倍的體力去垃圾堆,用頭去擠開垃圾袋,探頭去尋找可食用的東西。下雨天奮力跑到屋檐下,舔著濕漉漉的皮毛。用三只腳支撐著整個身子,時不時重心不穩倒下去,又要哪跌倒哪爬起來。”小貓的可愛、痛楚、執著與堅強被描繪得細致入微,并被注入獨特的內心感悟——“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或者遭遇變故,有可能會使你的一生都從此黯淡下來。但是,‘天無絕人之路,只要去努力,去尋找,就能找出有陽光泄露的出口?!彼峭ㄟ^感悟引來了“活水”,將小貓的遭遇與人的社會生活現象聯系了起來。感悟是一個人對世間萬事萬物通過心智活動得到的一種體悟能力。這種能力由于人的記憶、觀察、想象、判斷能力與文化教養及生活閱歷等的不同,而呈現出感悟的深淺與多樣性。陳露同學的感悟能力使她的個性在作文中得到充分體現。
二、要從感悟自然、關注社會升華到剖析人性、解讀人生
6月的一次暴雨驟降,兩只蜻蜓飛進七(8)班教室,卻被大玻璃窗隔著飛不出去,讀書聲停了下來。我剛好巡視到窗外,便從窗口觀察著學生的反應。回到教室里,我請同學口頭描述所見所感。
有人說:“看同學們有的異常興奮,惟恐天下不亂;有的滿懷憂郁,靜靜流露出一種迷茫;有的喊‘抓住它,抓住它,便有人出主意如何抓;有的喊‘放生,放生,便有人出主意如何打開所有窗戶。這些反映了人性的不同?!庇腥苏f:“這正是‘野有雜樹,群鶯亂飛啊!”有人說:“那是不是一對相親相愛而又被環境束縛的戀人?他們是命運多舛。”有人說:“那不是戰爭中的伊拉克人民和非典疫區人民的恐慌心理的寫照嗎?”還有人說:“尋找出路不能誤打誤撞,應該觀察研究?!?/p>
多么精彩的口頭表達啊!我說,大自然豐富多彩、千姿百態,從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蟲蟻,都會給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思索與啟迪。只要我們認真思索,充分展開聯想與想象,讓大自然的萬千景象奔涌眼底,讓思維的觸角多方接觸,并用心去和大自然溝通,把自然屬性和我們的現實生活與深刻體驗聯系起來,就會給我們的寫作提供無限契機。我們要用心靈去與自然、對話交流,要學著因春天小草透出新綠而感悟到“春風吹又生”,要學著因秋天落花而感悟到“林黛玉葬花”的心境。關注社會現實同樣重要。“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課余時間,同學們三五成群,縱橫天下時事,不正是拓展視野、提高辨別是非能力、提高認識的時候?思想的火花就是這樣擦出來的,立意深遠的習作就是這樣孕育的。同學們學習緊張,觀察了解社會和深入社會實踐的時間有限,而且生活空間比較狹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生活空間只是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但我們平時看報刊、聽新聞,不正是了解自然、社會的好時候?所以,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在構思寫作的時候,會不會有意識地去關注自然與社會現實,并且思考人生現象,將自己的作文升華到剖析人性、解讀人生的高度。
2013年開始,作文的評分新增了發展等級,但從公開的范文來看,它們的特色更多的是體現在材料的新鮮、構思的精巧和推理想象的獨到上,體現在語言的有文采和描敘的生動形象上。至于在發展等級中占首要地位的“深刻透徹”——“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預感事物發展的趨向和結果”反倒很少,考生們很少在文中表現出自己對生活、社會和人生,對歷史、文化和人類一些共同關心的話題的獨特的感情、理解和思考,他們思想的觸角只是偶爾地停留在輕淺的表象。如果學生能以自己的真情實感去真切地體味火熱豐富的現實,去緊握急速跳動的時代脈搏,去盡情感受平凡復雜的人間冷暖,去努力關注異彩紛呈的大干世界,如果他們的態度是“誠懇的、嚴肅的,那么,他們就會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頭腦,進行比較、分析、取舍,從而發現生活的真諦,探索人生的真義,思考人類歷史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這必將使文章增添深厚濃重的思想成為可能。魯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寫道,自己在人力車夫的偉大面前感到一種“威壓”,“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顯示出他對自己的解剖與批評,令人肅然起敬。
再請看錢超凡同學的《養生堂》:
直到現在,村里的人還說著我祖父與父親當時說的話。
多年以前,我祖父白手起家,終于在小村上開了第一家藥店——養生堂.祖父每日早出晚歸,把小藥店辦得有聲有色。沒過幾年,小藥店變成了全村人必不可少的地方。祖父還從外地請了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從此村民有病再也不用到鎮上看大夫了。
就在小店最紅火時,來了一個叫張超的人。外人一看,就知道這小子奸詐得很,但不知為什么,祖父偏偏很器重他。他從店里抓藥的伙計升到了藥店總管,更讓人驚訝的是,祖父居然把保險箱的鑰匙交給他。一家人極力反對,但還是不能把鑰匙奪回來。
祖父的脾氣倔強得很,外人不止一次告訴他要小心提防張超,但他總是不理不睬,還一直說:“這個人真好!”
終于,張超偷了保險箱里的錢,再也沒有回來。小店因資金周轉不過來,虧了本,被迫關了門,祖父一氣之下病倒在床,沒幾個月便去世了。
父親繼承了祖父的遺產,因得到朋友資助,小店重新開張,而且日漸紅火。
……
由于父親疑心太重,店里的伙計越來越少,來看病的人也不多了。小店變得更小,最后,關門。父親積勞成疾,大病了一場,再也無心打理藥店了。
直到現在,祖父與父親的事村里人人盡皆知。村民們都說,養生堂除了這些,啥都沒有留下。
錢超凡同學賦予這篇課堂作文短短的800文字以人類精神中具有永恒魅力的思想品質——寬容、信任,感人至深。作文是虛構的,但它所體現的生活是真實的。祖父“信任”、“贊許”與父親“懷疑一切人”形成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會震撼人心,作者不露痕跡地娓娓道來,闡述了一個值得全社會深思的話題:如何與人相處。這是作者在教師的指導下善于剖析人性、解讀人生的一貫思維個性。人性、人生是復雜的,它必然使學生作文個性產生差異。
綜上所述,課堂作文是可以避免八股式的“學生腔”的。中學生是未來文壇的雛鷹,要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作文中綻放,這是教師現在與未來的重任。哪怕他們僅有汪國真的清純,或者僅有余秋雨的執著,只要他們從心靈世界與外在環境引來寫作的“活水”,盡量從感悟自然、關注社會升華到剖析人性、解讀人生,他們的作文就能展現飛揚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