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認知障礙老年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特點
姜曉蕊賀丹1郭耀強范建江王朝剛程巧玫張慧萍張曉曼劉江紅2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河南鄭州450003)
摘要〔〕目的研究輕度認知障礙老年患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特點。方法選取該院及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輕度認知障礙老年患者40例作為試驗組,40例健康老齡為對照組。對兩組進行詞匯流暢作業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檢查,比較兩組的詞匯流暢性以及腦激活強度。結果試驗組患者的詞匯流暢性低于對照組,平均腦激活強度小于對照組,患者右側額葉激活體積大于對照組,但其余腦區均小于對照組(P<0.05)。結論健康老年人的腦功能明顯優于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腦功能,左前額葉與兩組腦功能的差異有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輕度認知障礙;磁共振成像;腦功能
中圖分類號〔〕R73〔文獻標識碼〕A〔
通訊作者:張曉曼(1970-),女,主任醫師,博士,主要從事認知功能障礙研究。
1新鄉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內科
2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
第一作者:姜曉蕊(1975-),女,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認知功能障礙研究。
認知障礙在臨床上屬于心理障礙的一種,通常指認知功能有缺陷或者發生異常〔1〕。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認知功能有一項或者多項受到損害,若得不到及時治療,患者的病情極容易加重,從而發展為阿爾茨海默病,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2〕。目前臨床上常通過功能磁共振成像對患者進行觀察,為輕度認知障礙的診斷提供依據〔3〕。本研究選取輕度認知障礙老年患者作為試驗組,觀察其腦激活表現。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及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確診的輕度認知障礙老年患者40例為試驗組,男16例,女24例,年齡63~79歲,平均(66.2±7.5)歲。選取40例健康老年人作為對照組,男15例,女25例;年齡64~80歲,平均(66.8±6.6)歲。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組標準兩組均采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進行評分。MMSE分為五個條目,總分30分,分別為定向力檢查,記憶力檢查,注意力和計算力的檢查,回憶能力的檢查,語言能力的檢查。對照組另需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表(ADL)進行評分,ADL分為14個條目,分為軀體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軀體生活自理能力對穿衣服、如廁、洗漱、飲水進食、日常行走、洗澡等6個項目進行檢查;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對使用交通工具、撥打電話、做家務、服用藥物、準備飯食、經濟自理、洗衣服、購買物品等8個項目進行檢查。輕度認知障礙入組標準:年齡≥60歲;MMSE評分文盲≤14分,小學學歷≤19分,中學以及以上學歷≤24分。入組標準:年齡≥60歲;評分文盲≥22分,小學學歷≥25分,中學以及以上學歷≥28分;ADL評分≤15分。
1.3研究方法兩組均行功能磁共振成像檢查:①詞匯流暢作業:在功能磁共振成像檢查下將詞匯流暢作業作為刺激,對兩組受試者采用組塊設計,組塊設計為基線-說蔬菜-靜息-說水果-靜息-說動物-靜息,總共6個組塊,每個組塊持續60 s。通過心理學專用的研究軟件對指令聲音進行編寫。由于受試者佩戴耳機受試的過程中回答答案會對結果造成干擾,因此該試驗無需設置回答按鍵。在掃描前應進行試驗指導語以及任務訓練,在掃描后取得受試者的詞匯流暢作業,即在60 s內受試者列舉的詞匯數。②掃描方法:受試者行仰臥位,先進行軸位T1解剖像掃描,掃描參數: 重復時間500 ms,回波時間12 ms,層厚5.0 mm,層間距1.0 mm,矩陣256×256,共 25 層。功能磁共振掃描采用EPI序列成像檢查。掃描參數:重復時間3 000 ms,回波時間40 ms,層厚5.0 mm,層間距1.0 mm,矩陣64×64,共 25 層。將獲得的數據傳入工作站后,通過專用軟件處理進行分析研究。

2結果
2.1兩組受試者的詞匯流暢性比較試驗組患者在60 s列舉的詞匯數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受試者的詞匯流暢性比較 ± s, n=40)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2.2兩組受試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結果比較試驗組患者的平均腦激活強度小于對照組,右側額葉激活體積小于對照組,但其余腦區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受試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結果比較 ± s, n=40)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3討論
認知是指人的大腦在接收外界信息之后,通過智能和系統的加工處理,將信息轉化為心理活動,從而對知識進行獲取以及應用的過程〔4〕。認知的能力主要體現在記憶能力、執行能力、語言能力、計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幾個方面〔5〕。由于認知需要心理的活動,因此認知功能障礙其實是心理障礙的一種,當上述幾個認知能力有一項或者多項受到損害,即可判定為認知功能障礙〔6〕。輕度認知障礙一般介于健康與癡呆之間,若沒有得到及早的治療,容易引發各種精神疾病〔7〕。老年人是該病的主要發病人群,常常會發展為老年癡呆癥,因此研究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與健康老齡的腦差異以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8〕。研究顯示,健康老年人進行詞匯的認知記憶中,左前額葉的激活體積與正常中青年相似,說明由于健康老齡人的額葉功能與中青年相似,因此在認知中不需要使用右側額葉功能進行代償;而輕度認知障礙老年患者的額葉功能低于同齡健康老年人,因此需要使用右側額葉進行代償〔9~11〕。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頂葉的激活明顯,有可能與認知任務的簡單有關。對照組的枕葉激活明顯,可能是由于在認知記憶中,對照組采用了實物與詞匯的綜合性記憶,因為枕葉與視覺記憶有關〔12〕。由于試驗組各個分區的激活程度均低于對照組,因此平均腦激活程度便相對較低,從而對詞匯的流暢性低于健康老齡人〔13〕。
綜上所述,對于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腦激活強度弱而且分散性強,從而對詞匯的流暢性檢驗不如健康老年人。對于臨床醫療工作者來說,通過比較健康老年人與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腦差異,從而為輕度認知障礙的診斷提供依據進而保護腦功能,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和臨床意義〔14〕。
4參考文獻
1閔珺,余求龍,王衛東.輕度認知障礙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9):4933-5.
2Schuff N,Suhy J,Goldman R,etal.An MRI substudy of a donepezil clinical trial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Neurobiol Aging,2011;32(12):2318,e31-41.
3董振華,余忠海,李亞明.銀杏葉片G治療輕度認知障礙記憶損害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3):4522-4.
4侯小兵,張允嶺,劉明,等.針刺對腦白質疏松輕度認知障礙功能磁共振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5(2):122-5.
5Wang Z,Jia X,Liang P,etal.Changes in thalamus connectivity in mildcognitive impairment:Evidence from resting state fMRI〔J〕.Eur J Radiol,2012;8(12):277-85.
6楊溢,朱向陽,黃懷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海馬磁共振成像的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18(12):1123-6.
7Jin M,Pelak VS,Curran T,etal. A preliminary study of functionalabnormalities in a MCI subjects during different episodicmemory tasks〔J〕.Magn Reson Imaging,2012;30(4):459-70.
8何純,李盛祥.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記憶力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當代醫學,2011;17(15):95-6.
9陳尚杰,徐茂盛,彭旭明,等.針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人中穴的靜息態功能磁共振研究〔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3;36(1):5-7.
10石慶麗,燕浩,陳紅燕,等.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在認知障礙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19(11):1029-31.
11周霞,孫中武.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技術在阿爾茨海默病和輕度認知功能損害中的應用〔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2;39(5):460-4.
12蔣垂剛,崔韶陽,聶彬彬,等.捻針刺激太溪穴對MC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影響的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1;17(12):1365-7.
13趙強,康永軍,王新怡.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磁共振成像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1;21(8):1284-7.
14曾自三.靜息態腦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進展〔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2;29(5):811-3.
〔2014-12-20修回〕
(編輯李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