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婷,王 楠
(長春師范大學工程學院,吉林長春130032)
“材料科學基礎”是材料類本科生進入專業課學習階段的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是研究材料成分、組織結構、制備工藝與材料性能和應用之間相互關系的新興學科。該課程著重闡述材料科學的基礎理論及其應用,包括材料的微觀結構、晶體缺陷、材料的范性形變和再結晶、相平衡及相圖以及材料的物理特性等。該課程有較強的理論性,知識點繁多且相對抽象,不容易理解,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院校平行獨立設置“材料科學基礎實驗”課程,有助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難點,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得以互補[1-2]。以往材料科學基礎實驗均以驗證性實驗為主,通過授課觀察,這種形式的實驗造成了學生的被動學習。學生在短時間內就會將所學知識忘記,做不到活學活用,不能為以后的畢業設計打下牢固的基礎。因此,對“材料科學基礎實驗”進行教學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校重在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創造轉化能力。因此,開設創新性實驗題目,不僅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創新思維,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4]。本次教學改革是在原有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拓展出創新性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學習的根本目的是“學以致用”,教師的教學目標是“理論聯系實際”。“材料科學基礎”課程不好理解,學生不容易掌握該課程的學習方法,最常見的問題是學生對概念的混淆。可以通過實驗教學手段來解答學生在理論學習中的困惑。因此,實驗題目的開設要與“材料科學基礎”理論教學緊密結合,不能脫離理論教學實際,并且要有相對的獨立性。實驗教學課堂不僅僅是學生解決課堂教學“遺留”問題的地方,也是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視野、打開創新思路的地方。通過創新性實驗的開設,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獨立思維,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繁雜的知識點連接成知識網絡,真正培養學生獨立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我校“材料科學基礎實驗”為一門獨立的必修課程,課程學時為21學時。大學生處在思維活躍、創新能力強、精力旺盛的時期,如果他們的創新潛力得不到充分發揮,將嚴重制約其創新能力的發展,不利于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所以,開設相應的實驗項目應具有較強的創新性,讓學生勤動腦、多動手,從而優化知識結構,擴大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
教學改革實例過程如表1所示。首先,將原有的驗證性實驗進行拓展,適當地將引入的先進科研設備與教學設備相結合。例如將“顯微鏡的原理、構造及使用”與“鐵碳合金相圖及平衡組織觀察”實驗相結合,對某一金相組織進行分析;同時增加對科研用高清解析顯微鏡的使用,通過對圖像進行數字處理,可以對某些組織成分近似定量。這個創新性實驗就是將原有的兩個驗證性實驗進行拓展,并模擬畢業設計實驗的全過程。這樣可以使學生提前對畢業設計有所了解,為他們今后更好地完成畢業論文打好堅實的基礎。另外,要對驗證性實驗進行動手能力的延伸。相平衡及相圖部分是材料科學基礎理論課程的重點章節,二元相圖的學習較之三元相圖簡單一些,三元相圖較立體,在紙質教材上的顯示比較抽象,學生對此理解困難。因此,在讓學生充分理解二元相圖知識點的前提下,引導他們獨立動手制作完成三元相圖教具,將在教課書上的二維圖形轉換成立體化教具。學生首先通過驗證性實驗掌握了二元相圖的相關知識點,又通過驗證性實驗的延伸,逐漸掌握三元相圖的知識點。三元相圖是建立在二元相圖的基礎上的,學生在掌握三元相圖的同時,又對二元相圖知識點進行了鞏固,并可以熟練地應用到實踐中去。對“金屬材料硬度測試”實驗,不采用已經熱處理完畢的實驗試樣,讓學生提前自主設計熱處理方案,教師按照學生的方案進行熱處理后,學生再進行硬度測試,學生對由不同熱處理方式得到的材料硬度進行對比。通過此實驗,學生能夠很容易地掌握金屬材料熱處理的“四把火”。

表1 材料科學基礎實驗教學改革方案實例
通過與教授材料科學基礎理論課教師的交流可知,實驗教改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牢固,他們可將繁雜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并對原本覺得枯燥的材料科學基礎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材料科學基礎實驗結課方式是:每位學生通過文獻查閱,結合實驗內容,完成一篇與材料科學基礎實驗相關的科技小論文。這既可以檢驗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掌握情況,又可以為學生后續畢業論文的撰寫作好鋪墊。從作業的完成質量能夠看出,實驗教學改革,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達到了提高他們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目的。
材料科學基礎實驗課程要緊跟材料科學的發展。為了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應因材施教,不斷創新,使實驗課程和理論課程互補。通過實驗教學改革,充分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為他們今后進行畢業論文寫作乃至從事科研工作都打下堅實的基礎。
[1]孟利,楊平,陳冷,等.新形勢下材料科學基礎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冶金教育,2010(2):45-47.
[2]何奧平,穆梟,胡治流,等.材料科學基礎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大眾科技,2011(1):136.
[3]葛利玲,趙康,白力靜,等.“材料科學基礎”實驗課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9(4):10-12.
[4]楊雄.《材料科學基礎》實驗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科教文匯,200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