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支持對老年肺癌患者癌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王彩麗王春妃1
(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護理部,海南海口571100)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支持對老年肺癌患者癌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選擇該院腫瘤科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52例)和對照組(48例);研究組給予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支持,對照組給予一般常規護理;采用數字分級法(NRS)評價患者癌痛程度,采用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標準量表(QOL)評價患者生活質量,并比較經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自身行為的改變評估結果。結果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癌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的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在疾病的認知提高、負面情緒消除、不良生活行為改善及用藥依從性方面的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支持能夠有效消除患者負面情緒、緩解癌痛,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態,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對老年肺癌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肺癌;心理干預;健康教育;癌痛;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3〔文獻標識碼〕A〔
1海口市人民醫院腫瘤科
第一作者:王彩麗(1976-),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方面的研究。
肺癌的診斷及其治療過程中的化療、放療等均會對患者產生長期的疼痛等不良反應,導致患者出現疲勞、社會孤獨感以及人際關系的障礙〔1〕。癌癥的復發及死亡往往給患者帶來恐懼,使患者陷入抑郁、焦慮及睡眠障礙等境地,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2〕。對肺癌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以及健康教育支持,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負面情緒,緩解患者疼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本文探究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支持對老年肺癌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腫瘤科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男57例,女43例;年齡55~79〔平均(66.28±7.19)〕歲;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研究組(52例)和對照組(48例)。研究組男31例,女21例,平均年齡(66.81±6.69)歲,病理類型:鱗狀上皮細胞癌33例,腺癌15例,小細胞未分化癌4例;對照組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齡(65.59±6.81)歲,病理類型:鱗狀上皮細胞癌27例,腺癌16例,小細胞未分化癌5例。納入對象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所有操作均符合醫學倫理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肺癌的病理類型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對照組給予一般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支持:(1)心理干預:由于肺癌患者易出現神情淡漠、郁郁寡歡、精神崩潰等負面性情感,醫院護理人員應當采取相對積極的應對方式,耐心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細心的關注患者,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鼓勵患者宣泄其負面情緒,逐步引導與幫助患者排除心理壓抑感和絕望感。同時鼓勵患者朋友及家人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給患者介紹通過積極應對疾病方式發生良好恢復的案例,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克服疾病產生的心理障礙,積極參加治療。(2)健康宣傳: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給患者傳授肺癌相關方面的科學知識,讓患者正確認識肺癌治療過程中可能對機體產生的負面影響以及參與積極治療的必要性,消除因疾病治療產生的負面影響和患者對并發癥產生的恐懼心理。
1.3療效評價
1.3.1疼痛程度評分對患者癌痛程度的評估采用數字分級法(NRS),其中不同程度的癌痛分別由0~10分表示,其中0分代表完全無痛,10分代表劇烈疼痛。讓患者根據自身的疼痛情況選擇能夠反映自己疼痛的數值,數值越大,代表患者疼痛程度的等級越高。
1.3.2生活質量評價采用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標準量表(QOL)對患者進行評分,調查患者的食欲、睡眠、精神、疼痛、疲乏、家庭的理解和配合、同事的理解和配合、日常生活、自身對癌癥知識的認識、對治療持有的態度、治療產生的副作用以及面部表情等12項評分。各項條目得分之和反映該方面的綜合評分,滿分為60分。其中,根據得分將患者生活質量分為5個等級:<20分為極差;20~30分為較差;30~40分為一般;40~50分為良;50~60分為優。
1.3.3自身行為的改變主要包括患者疾病的認知提高、負面情緒消除、不良生活行為改善以及用藥依從性方面。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癌痛評分〔(3.39±1.39)分〕明顯低于對照組〔(5.98±2.53)分〕(t=6.303,P<0.05)。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估比較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優28例(53.85%)、良好16例(30.77%)、一般3例(5.77%)、較差3例(5.77%)、極差2例(3.85%)、優良率(84.62%),明顯優于對照組(39.58%)〔P<0.05,其中優13例(27.08%),良好6例(12.50%),一般12例(25.00%),較差9例(18.75%),極差8例(16.67%)〕。
2.3兩組患者經健康教育后自身行為改變比較研究組患者疾病的認知提高、負面情緒消除、不良生活行為改善以及用藥依從性的改善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后自身行為改變比較〔n(%)〕
3討論
肺癌是臨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患者需要進行長期的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通常給患者帶來較多副反應,如消化系統、顏面部外形及造血系統等出現不同的影響,給患者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表現為焦慮、抑郁甚至恐懼,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4〕。臨床觀察發現,許多老年肺癌患者不能克服疾病帶來的心理負擔,出現倦怠情緒,對疾病的治療失去信心,從而降低積極參加治療的依從性〔5〕。研究報道肺癌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情緒可影響患者化療的療效,加重疾病的進展〔6〕。在化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支持能夠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有利于疾病治療,提高患者生存質量〔7〕。
由于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生活習慣以及經濟狀況的差異,研究組成員發現患者間的心理狀態存在差異〔8〕。研究人員通過與患者長期接觸與交流,發現肺癌患者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①焦慮與恐懼:由于患者對疾病的康復失去了信心,出現情緒化,表現出恐慌、哭泣及警惕等行為,常常伴有心悸、呼吸急促、顫抖和尿頻等生理反應;②憤怒情緒:面對診斷結果時,患者產生厭世情緒,出現暴躁、大聲喧嘩以及對身邊人員呵斥指責等行為;③悲觀絕望:許多患者由于無法克服自己患有肺癌的打擊,出現悲觀絕望的情緒,表現為悶悶不樂、不吃不喝和神情呆滯等行為;④幻想:由于對疾病的認識不足,部分患者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的病情并不嚴重,渴望新的藥物及療法,盡快進行手術等,導致患者與醫務人員以及家屬之間產生矛盾,不能夠配合治療,妨礙了疾病的正常治療;⑤孤獨感:由于長期住院,患者能夠接觸人群大多是醫務人員、家屬、病友,因而患者常常感到孤獨無依,此外由于缺乏對臨床治療相關知識的了解,患者對醫護人員的行為多存在懷疑,與相關研究的報道基本一致〔9〕。主要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①給予患者貼心的關懷和安慰,使患者及時宣泄不良情緒;②鼓勵患者家人探訪及陪護,使患者感覺到家人的關愛,消除患者的孤獨感及不安全感;③組織患者進行病友交流會,選擇恢復良好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講授經驗,幫助其他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建立自信心;④肺癌患者常常存在較重的猜疑心,因此在患者面前避免低聲談論,消除患者敏感多疑的心理;⑤盡量滿足患者的意愿,提高患者對病房環境的滿意度,提高其戰勝疾病的自信心;⑥給患者傳授肺癌病情以及治療的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措施、副作用以及預后等,消除患者產生的恐懼心理和負面情緒。
本研究結果說明心理干預護理及健康教育支持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質量,與既往報道一致〔10〕。此外,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支持能夠有效改變患者的行為,使患者樹立積極的心態和面對疾病的自信心〔11〕。
4參考文獻
1ChenHM,TsaiCM,WuYC,et al.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ontheeffectivenessofhome-basedwalkingexerciseonanxiety,depressionandcancer-relatedsymptomsinpatientswithlungcancer〔J〕.BrJCancer,2015;112(3):438-45.
2WagnerEH,LudmanEJ,Aiello-BowlesEJ,et al.Nursenavigatorsinearlycancercare: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JClinOncol,2014;32(1):12-8.
3陳偉麗,丁正年.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對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0):151-4.
4NorthouseL,SchafenackerA,BarrKL,et al.AtailoredWeb-basedpsychoeducationalinterventionforcancerpatientsandtheirfamilycaregivers〔J〕.CancerNurs,2014;37(5):321-30.
5MolassiotisA,EmsleyR,AshcroftD,et al.ApplyingBest-Worstscalingmethodologytoestablishdeliverypreferencesofasymptomsupportivecareinterventioninpatientswithlungcancer〔J〕.LungCancer,2012;77(1):199-204.
6GrantM,SunV,FujinamiR,et al.Familycaregiverburden,skillspreparedness,andqualityoflifeinnon-smallcelllungcancer〔J〕.OncolNursForum,2013;40(4):337-46.
7薛德威.心理護理干預對肺癌患者化療過程中的生存質量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4):170-1.
8MaguireR,PapadopoulouC,KotronoulasG,et al.Asystematicreviewofsupportivecareneedsofpeoplelivingwithlungcancer〔J〕.EurJOncolNurs,2013;17(4):449-64.
9ChanCW,RichardsonA,RichardsonJ.Evaluatingacomplexintervention:aprocessevaluationofapsycho-educationprogramforlungcancerpatientsreceivingpalliativeradiotherapy〔J〕.ContempNurse,2012;40(2):234-44.
10WilliamsAL,BakitasM.Cancerfamilycaregivers:anewdirectionforinterventions〔J〕.JPalliatMed,2012;15(7):775-83.
11BadrH,SmithCB,GoldsteinNE,et al.Dyadicpsychosocialinterventionforadvancedlungcancerpatientsandtheirfamilycaregivers:resultsofarandomizedpilottrial〔J〕.Cancer,2015;121(1):150-8.
〔2015-03-11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