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預對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文亞蘭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呼吸內科,青海西寧810001)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干預對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該院收治的老年肺栓塞患者8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干預,研究組給予心理干預。應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價患者的抑郁情況,應用生活質量量表(QOL)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兩組HAMD和QOL評分顯著優于干預前(P<0.05);且干預后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干預應用于老年肺栓塞患者具有較好的效果,能顯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心理干預;肺栓塞;抑郁狀態;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563.5〔文獻標識碼〕A〔
第一作者:文亞蘭(1969-),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呼吸內科護理方面的研究。
肺栓塞危害性較大,較容易導致患者死亡。老年肺栓塞患者比較容易出現焦慮和抑郁狀態,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很容易對治療存在消極心理,患者往往感覺治療無作用,不配合治療〔1〕,進而顯著降低其治療效果,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心理干預能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疏導,能顯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本研究旨在分析心理干預對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栓塞患者80例,均符合肺栓塞的診斷標準,且均符合抑郁癥的診斷標準。隨機分為研究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61~80〔平均(68.3±1.7)〕歲,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60~80〔平均(68.1±2.1)〕歲,兩組年齡和性別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均知情同意。
1.2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藥物和抗抑郁藥物進行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干預方法進行治療。研究組:給予心理干預:(1)知性心理干預:多與患者交流,囑咐患者家屬多關心患者,使患者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然后根據患者的需求給予幫助,使患者打消消極的觀念,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疾病。對于個別心理疾病比較嚴重者,則由專門的心理醫生給予指導,解決患者內心的苦惱。(2)支持心理干預:醫護人員經常與患者進行交流,把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與患者建立融洽的關系,讓患者充分信任自己,讓患者把自己的不滿發泄出來,向患者講解有趣事跡及成功的案例,使患者對此充滿信心。(3)與患者家屬溝通:及時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告訴患者如何處理突發情況,囑咐家屬多與患者交流,且及時提醒患者及時服用藥物,使患者感受到家屬的溫暖。
1.3評價指標應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價患者的抑郁情況,分數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況越嚴重〔3〕;應用生活質量量表(QOL)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4〕。同時給予患者護理滿意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t及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滿意度比較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7.5%)顯著高于對照組(82.5%)(P<0.05)。其中非常滿意21例(52.5%) vs 18例(45%),滿意18例(45.0%) vs 15例(37.5%),不滿意1例(2.5%) vs 7例(17.5%)。
2.2兩組HAMD和QOL評分比較干預前兩組HAMD和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HAMD和QOL評分顯著優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組別時間HAMDQOL對照組干預前42.1±0.849.3±1.4干預后25.2±1.41)53.8±2.31)研究組干預前41.9±1.748.9±0.2干預后6.9±0.61)2)71.8±2.41)2)
與干預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2)P<0.05
3討論
老年肺栓塞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心動過速和胸部疼痛,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患者會因連累家屬而出現內疚感,會加重患者的抑郁情況〔5〕,對患者預后具有較大的影響。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配合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可以從身體和心理上進行治療,患者抑郁情況可以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顯著提高,從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6〕。
本研究說明心理干預能顯著提高老年肺栓塞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與楊麗〔7〕的研究結果一致。且本研究還說明心理干預能顯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況,也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劉春萍等〔8〕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分析原因可能是心理干預能夠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情況,醫護人員多和患者交流能夠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明白患者的心理想法,進而根據患者的需求去幫助患者。醫護人員多與患者交流,講述一些成功事例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使患者配合積極治療。患者家屬多關心患者,能使患者感受到家人帶來的溫暖,進而也具有較強的意志力和病魔斗爭,使患者從內心渴望健康,心里負擔減輕,使抑郁癥狀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相應提高〔9〕。
4參考文獻
1符傳剛,李巖.256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在老年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6):1276-7.
2Sabbadin C,Donà G,Bordin L,etal.Transient hypercortisolism and symptomatic hyperthyroidism associated to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in an elderly patient: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BMC Endocr Disord,2015;15(1):4.
3張文艷,韓晉英,劉亞明,等.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癥84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1):56-7.
4Kainth DS,Adil MM,Kainth HS,etal.Unsustainable hospital charges are incurred in the treatment of Medicare beneficiaries admitted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J Vasc Interv Neurol,2014;7(5):56-63.
5蔡建利,戴麗學.激勵式護理干預對急性冠脈綜合征并發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2):132-4,137.
6張艷敏,馮強,陳惠敏,等.急診高齡老年肺栓塞患者危險因素與臨床特點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9):1157-8.
7楊麗.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狀態及生活質量的效果分析〔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7(4):47-50.
8劉春萍,張麗華,李俊峽,等.急性肺栓塞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2;4(3):228-30,233.
9陳超,李紅,夏晨曦,等.護理干預對老年肺結核患者抑郁焦慮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3):128-30.
〔2015-03-28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