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寧
2009年春季學期開學第一天一大早,剛從代課老師“轉正”的李惠群難掩心中歡喜,開著摩托車顛簸在蜿蜒崎嶇的鄉村公路上。由于路途遙遠,她臨近中午才到達此行的目的地——距離岑溪市區30多公里的一所鄉村學?!擎偵叫男W(以下簡稱山心小學)。從那天起,李惠群就在這所青山環繞、綠樹掩映的鄉村學校開始了新的教學生涯。
轉眼六年過去了,李惠群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這所學校的校長。改變的是職務,不變的是那顆熱愛教育的心。李惠群把這所偏遠的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把同事、學生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她說:“每天學校里瑯瑯的讀書聲、學生熱情的問候聲,都讓我倍感親切,我早已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了。”
既是老師,也是“媽媽”
李惠群初到山心小學,校長安排她擔任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有一天中午放學后,幾名學生遲遲不回家,李惠群便叫這幾名學生先回家吃午飯,下午再來上課,那幾名學生卻說:“我們家很遠,回家會遲到的?!笨粗鴮W生們天真的臉龐、求知的眼神,李惠群突然感覺到了山區孩子求學之難?!皬哪菚r起,我就下定決心,要將自己的知識全部傳授給他們?!崩罨萑赫f。
從此,李惠群更加注重教學工作。開學不久,她發現部分學生厭學、時間觀念差、自覺性不強,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于是,她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她在班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猜謎語、講故事、做游戲、書法比賽、朗誦比賽等,以活躍班級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她經常表揚、鼓勵進步的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她還在班上找了幾名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鼓勵他們與“學困生”結對子,開展“手拉手”幫扶活動?!皩W困生”在優秀學生的幫助和帶動下,制定了學習目標,自覺性不斷增強,學習成績提高得很快;而成績優秀的學生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鍛煉,學習成績有了進一步提升。
李惠群的班上有一對姐弟叫小紅和小華(化名),一二年級時學習成績優秀,但到了三年級時成績卻開始下滑。她接手該班后了解到,姐弟倆的父親好賭好飲,母親早已改嫁。父親不但不關心孩子的學習,還讓孩子承擔了大部分繁重的家務,這才造成姐弟倆經常遲到,甚至曠課。李惠群馬上進行家訪。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姐弟倆的父親:酗酒、賭博會對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孩子在成長中極有可能會“有樣學樣”;作為父親,必須對孩子的成長負責;兩個孩子都十分聰明,過去學習成績很好,現在卻下滑得很厲害,真是十分可惜,也很讓人著急……這一番話果然奏效,這位父親逐漸改掉了酗酒、賭博的惡習,開始承擔家中的農活和家務,對姐弟倆也關心多了。到期末檢測時,姐弟倆的成績趕上來了。
李惠群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不但關心學生的學習,還關心學生的生活。有的學生住得遠,中午不回家,她便在做飯時多做一些,讓學生和她一起吃。她說:“這不過是多煮一些米的事,看著學生吃得那么香,我也覺得很欣慰?!崩罨萑喊嗌嫌幸幻毨行±睿加新苑窝?,一咳嗽就臉紅耳赤,喘不過氣來,但家里沒錢醫治,眼看就要耽誤了病情。她知道情況后,立即向全校師生發起向小李捐款的倡議,并利用假期,親自帶小李到廣州求醫。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小李的病情逐漸好轉。小李的母親經常說:“李老師對我女兒就像親生女兒一樣,是李老師讓我女兒重新回到了學校?!鄙屏嫉睦罨萑捍騽恿水數氐拇迕?,大家每次提起她,都會豎起大拇指說:“有這樣的老師教我們的孩子,我們一百個放心。”
為了學校的發展和教師的成長
2012年秋季學期,李惠群被任命為山心小學校長,挑起了更重的擔子。擔任校長后,她開始思考如何讓學校發展得更好,讓老師獲得更大的提高。
山心小學的教學樓已經十分老舊,盡管不算危房,但光線陰暗,大部分木門窗脫落、玻璃破裂。李惠群決心全面整修學校的教學樓。由于學校資金有限,她積極與熱愛家鄉教育事業的愛心人士及到村掛職的干部聯系,并得到了岑溪市教育局、岑城鎮政府、岑溪鎮教管辦的大力支持,先后籌措到7萬余元資金,粉刷了教學樓的舊墻壁,安裝了鋁合金門窗、黑板和防盜網,更換了教師辦公桌椅,教學樓的面貌煥然一新。
由于學校住房緊張,許多教師兩人合住在10多平方米的房間里,住宿環境十分艱苦。李惠群多方奔走,積極爭取上級支持,逐步解決了教師住房緊缺的問題,還在教學樓旁邊建起了一間8平方米的鋼根水泥樓廚房,并把雜物房和電腦房進行了整體粉刷。該校的吳老師、李老師和陳老師原來是三人合住在一間12平方米的房子里,現在每個人都能住上9平方米的單獨房子了。住在新房子里,陳老師喜上心來,逢人便說:“我們有了單獨的房間,再也不擔心誰影響誰的工作和休息了。”
多年來,山心小學的優秀生不斷外流,原因有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學校的教學質量不高。針對這一問題,李惠群建立了以“讀、聽、思、研”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教師培訓工作,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她安排教師輪流在每周二上教研課,全體教師參與聽課、評課,共同研討能讓學生易懂、樂學、敢思的教學方法,每位教師聽課、評課后,還要撰寫教學感想和教學建議。
該校的賴鐸森老師任教時間不長,在上《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在黑板上畫了4個圓,讓學生把每個圓平均分成4份,再讓全班學生判斷正誤。一節課下來,雖然學生都懂得了分成4份,卻沒有理解“平均”的含義,盡管賴老師又對“平均”二字做了解釋,但效果仍不理想。李惠群聽了他的這節課后,經與聽課的老師們研討后指出:“低年級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但模仿力特別強,如果邊示范邊滲透理論和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聽取了這一意見和建議后,賴老師在上課時更注重教學理論和方法的結合,遇到不懂的地方經常會請教李惠群。在2013年秋季學期,她所教的四年級語文和一年級數學在全鎮期末檢測中均獲得了一等獎。
經過全校教師的共同努力,山心小學的教學成績逐漸提升,每個學期期末檢測,大部分班級成績都排在全鎮同等同類學校的前列。老師們也逐步形成了愛崗敬業、勤學樂教、無私奉獻的良好教風。
因為工作成績突出,李惠群有多次調離的機會,但她選擇了堅守。她說:“我與這里的孩子有緣,這里的孩子需要我?!彼恼嬲\付出得到上級部門的肯定,多次獲評為岑溪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岑溪市優秀教師、岑溪市優秀班主任、岑溪市教育系統“愛崗敬業”先進個人、岑城鎮優秀校長等。
三尺教壇,寸草芳心,李惠群兢兢業業地工作,為孩子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責編 陳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