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俞 斌
2015年第一季度,各大報紙和網站熱議非營運轎車、小型和微型載客汽車是否應該免除環保檢驗,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參與爭論的專家也是見仁見智,意見不一。汽車環保檢驗在法律中如何規定,不強制實施汽車環保檢驗有沒有違反法律規定,筆者試著重新梳理相關規定,和讀者一同解讀思考。
《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按照規范對機動車排氣污染進行年度檢測”。這句話可從三個層次來理解:一是機動車排氣污染情況應當進行檢測;二是該檢測應執行有關規范的要求,但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并沒有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的操作性規定;三是機動車檢測實施年度檢測。至于年度檢測是每年檢測還是隔幾年檢測,恐怕專家們又有一番爭議。所以,這句話的核心還是按照規范進行檢測。
這里的規范,通常理解為相關規范文件以及檢驗檢測標準。那么,關于機動車排氣污染有哪些規范性文件和檢驗檢測標準呢?
《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是環保部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發布的強制性標準,規定了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的相關要求。該標準中提到的在用符合性檢測,確有不到5年和10萬公里進行在用符合性檢測的要求,但這個要求是針對汽車生產廠的,而不是汽車消費者,依照該標準并不能強制汽車消費者進行環保檢測。
另外,環保部關于汽車環保檢驗還有個重要的文件,為《機動車環保檢驗管理規定》(環發〔2013〕38號)。該規定明確:機動車環保定期檢驗包括機動車登記時的環保檢驗和登記后的環保定期檢驗。該規定第六條,“機動車環保定期檢驗周期原則上與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一致,主要根據車輛用途、載客載貨數量、使用年限等情況確定(具體周期見附1)”。
附1規定如下:
機動車應當從注冊登記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進行環保定期檢驗:

1.營運載客汽車5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2. 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10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10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3. 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超過1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4. 摩托車4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4年的,每年檢驗1次。
其周期與《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關于機動車安全檢驗的周期基本相同。2014年5月16日,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公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其中規定,非營運轎車和其他小型、微型載客汽車(面包車、7座及7座以上車輛除外)試行6年以內免檢制度。根據《機動車環保檢驗管理規定》第六條“機動車環保定期檢驗周期原則上與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一致”的規定,環保檢驗與試行6年以內免檢制度,就目前來看并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至于6年汽車環保免檢是否會造成大氣污染就屬于另外需要討論的話題,汽車環保檢驗法律法規的梳理且到此為止,純屬一家之言,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