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華(昆明市經開區人民醫院產科,云南650236)
剖宮產率的不斷升高并未降低圍生兒病死率,而剖宮產母親近遠期并發癥如感染、出血、手術損傷、栓塞性疾病、盆腔炎、月經不調、腰痛、異位妊娠等明顯高于陰道分娩,再次妊娠造成人工流產時子宮的損傷及足月妊娠危險增加。因此,掌握合理、及時的剖宮產指征是每個產科工作者奮斗的目標。現將本院收治的1 932例剖宮產患者手術指征分析如下。
1.1 資料來源 選擇本院產科2002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住院分娩的所有剖宮產患者1 932 例,按分娩年份不同分為A 組885 例(2002 年1 月至2006 年12 月)和B 組1 047 例(2007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孕婦年齡20~37 歲,初產婦1 321 例(68.37%),經產婦611 例(31.63%)。對其剖宮產指征、剖宮產率進行回顧性分析。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剖宮產率、剖宮產指征變化及其順位、差異進行歸納總結和對比分析,探討高剖宮產率的原因,尋找降低剖宮產率的方法。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002~2011 年剖宮產統計 10 年間本院產科分娩總數為6 453 例,其中剖宮產1 932 例,平均剖宮產率為29.94%。A 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88,P<0.01),見表1。
2.2 2002~2011 年剖宮產指征變化 當同一患者有幾個指征時以第一指征為準。本院產科1 932 例剖宮產指征主要分為:(1)難產,包括骨盆異常,頭盆不稱,巨大兒,胎頭位置異常,產程異常;(2)胎兒窘迫;(3)臍帶繞頸;(4)社會因素;(5)妊娠并發癥;(6)臀位;(7)瘢痕子宮;(8)其他,包括胎膜早破、過期妊娠、羊水過少、珍貴兒等。在剖宮產指征中,A 組以難產、胎兒窘迫、妊娠并發癥、臍帶繞頸為主,B 組以胎兒窘迫、社會因素、臍帶繞頸、難產、臀位、瘢痕子宮為主。兩組各剖宮產指征所占比例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3 兩組剖宮產指征及構成比位序比較 A 組5 年間剖宮產指征依次為:難產、胎兒窘迫、妊娠并發癥、臍帶繞頸、社會因素、其他、臀位、疤痕子宮;而B 組5 年間剖宮產指征依次為:胎兒窘迫、臍帶繞頸、社會因素、難產、其他、臀位、妊娠并發癥、瘢痕子宮。10 年間本院剖宮產指征難產從第1 位變化為第4 位,胎兒窘迫由第2位變化為第1 位,臍帶繞頸由第4 變化為第2 位,社會因素由第5 位變化為第3 位,妊娠并發癥由第3 位變化為第7 位。兩組剖宮產指征順序變化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1 2002~2011 年本院產科剖宮產統計

表2 2002~2011 年剖宮產指征變化[n(%)]

表3 兩組剖宮產指征及構成比位序比較
3.1 2002~2011 年本院剖宮產率變化情況 本研究顯示,本院2002~2011 年10 年間剖宮產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02~2006 年剖宮產率為27.46%,2007~2011 年剖宮產率為32.41%,10 年間平均剖宮產率為29.94%,明顯高于WHO 提出的不高于15.00%的目標。
3.2 剖宮產率上升原因分析
3.2.1 剖宮產手術技術發展 如麻醉、急救及抗生素的應用,使手術安全性提高,使剖宮產成為一種成熟的易于推廣的助產技術[1]。同時,隨著醫護人員對剖宮產技術的熟練,使手術時間明顯縮短,大大提高了母嬰的安全性,避免了過去陰道助產給母兒帶來的損害,所以剖宮產指征上升。
3.2.2 剖宮產指征變化[2-6](1)難產:傳統的陰道難產由剖宮產逐漸替代。既往用產鉗、胎吸來解決的大部分陰道助產性難產孕婦及家屬害怕胎兒損害,以及醫生害怕醫療糾紛而共同選擇剖宮產,加之很多年輕醫生沒有機會掌握產鉗、臀位助產、胎吸等技術,年長醫生會迫于各方壓力盡量減少各種陰道助產手術,使陰道性難產大大降低,剖宮產率不斷升高。(2)胎兒窘迫:胎心監護儀的使用,有時可能未做認真分析而出現假陽性或當胎心音發生改變時未進行有效處理和觀察,以及羊水輕、中度糞染即選擇剖宮產,使得陰道試產機會減少,陰道性難產率降低,剖宮產率相應升高。(3)臀位:自1959 年國外學者Wright 提出臀位行剖宮產安全以來,剖宮產率很快上升[7],使得很多胎兒不大、軟產道條件很好的臀位,特別是第二胎,提前選擇了剖宮產術而失去試產機會。在本院幾乎100%孕婦行剖宮產,使很多醫生不會臀位助產。(4)臍帶繞頸:隨著B 超技術的提高,使臍帶繞頸在產前基本能診斷準確,孕婦及家屬擔心孩子意外要求剖宮產。醫生如不按其要求,一旦在試產過程中發生意外,會導致醫療糾紛,故而選擇剖宮產。(5)社會因素:據本院統計剖宮產的社會因素在逐年上升。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推廣使初產婦比例增加, 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醫療糾紛增加醫護人員各方面的壓力,還有社會上一些人對醫學知識不了解, 錯誤地認為剖宮產較陰道分娩對胎兒更安全,且將來小孩更聰明。還有當今年輕孕婦害怕疼痛,不能耐受分娩陣痛,加之基層醫院分娩鎮痛條件有限,不能廣泛推廣而要求剖宮產。另外,由于封建思想選擇良辰吉日要求剖宮產。(6)頭盆不稱或胎頭位置異常及骨盆異常:2007~2011 年剖宮產率較2002~2006 年明顯下降。醫生害怕醫療糾紛,很多相對頭盆不稱枕橫位、枕后位在第一產程早、中期過早做出診斷并手術,使之失去轉成枕前位的可能[8]。因此,產科醫生要提高處理頭位難產的水平。(7)瘢痕子宮:剖宮產率升高造成瘢痕子宮增多,導致再次剖宮產率增加。
3.3 合理掌握剖宮產指征,降低剖宮產率[9]首先,全社會應重視對自然分娩的宣傳,從而避免剖宮產誤區,降低社會性剖宮產。加強醫患交流,減少孕婦恐懼心理,積極開展無痛分娩,普及產科知識。同時,社會各界也應該理解和支持產科醫護人員的工作,在發生各種醫療糾紛時能正確處理,使醫護人員能更好地工作。醫護人員要加強責任心,提高產科技術,同時,還需加強產科與兒科醫生的合作,提高新生兒復蘇搶救水平。總之,降低剖宮產率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需要全社會及孕婦、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
[1] 陳世紅.對剖宮產的思考[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1,9(12):68.
[2] 韓華,魏新亭,李萍艷,等. 剖宮產率與剖宮產指征分析[J]. 寧夏醫學雜志,2011,33(8):772-773.
[3] 姜正霞,孫曉珍.5 年剖宮產指征變化及剖宮產率增高原因分析[J]. 河北醫學,2011,17(9):1219-1221.
[4] 衛曉霞. 產婦分娩選擇剖宮產手術原因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0):1613-1614.
[5] 曹瑾瓊,付郁. 近年剖宮產率上升的原因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1,6(17):221-222.
[6] 侯淑鳳. 剖宮產術近遠期并發癥臨床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08,10(24):106.
[7] 王衛疆,段曉瓊,褚淑華.10 年間剖宮產率及指征變化與圍產兒死亡率的關系[J].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6,14(9):69-70.
[8] 吳玉華,陳秀平. 剖宮產術1623 例指征分析[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11):697-698.
[9] 鄭懷美. 婦產科學[M].3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