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俊峰
?
論合營企業治理結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文/李俊峰
摘要: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合理的企業治理結構,本文主要介紹了在合營企業治理結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揮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各自職能,以完善企業治理結構,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合營企業;治理結構;問題;對策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各種投融資形式發展的模式也有了新的不同的模式,合營企業應運而生,合營企業按合同約定對某項經濟活動所共有的控制,是指由兩個或多個企業或個人共同投資建立的企業,該被投資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必須由投資雙方或若干方共同決定。公司治理結構,指為實現公司最佳經營業績,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基于信托責任而形成相互制衡關系的結構性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結構一般由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構成。在實際工作中,公司治理結構在董事機制,監督體系,日常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筆者結合本單位實際對此探討,希望對提高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有所幫助。
(一)董事會留于形式,沒有發揮應有的職能
合營企業的一般不設股東會,董事會是企業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成員安排不合理,有的董事會成員還是經理層成員,甚至有的總經理還兼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會缺乏獨立性,內部難以形成有效的監督與制衡,另外由于外部董事不參與公司管理,對企業的情況不了解,缺乏必要的信息來源,很難對企業的決策正確性提供意見。
(二)監事會受治理結構的限制,作用有限
監事會的職責是負責監督董事、經理等管理人員有無違反法律、法規、公司章程及股東大會決議的行為,同時負責檢查公司業務、財務狀況和查閱帳簿及其他會計資料,負責核對董事會擬提交股東大會的會計報告、營業報告和利潤分配等財務資料,發現疑問可以公司名義委托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師幫助復審。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監事會的權力有限,沒有很好地擔負起監督作用。
(三)經理層的委派制,造成高管的同床異夢
合營企業各股東出于各自利益的目的,為達到各股東之間制衡需要。對合營企業的高管一般采用委派制,比如經理層中由甲方股東委派總經理,乙方股東委派財務總監。由于委派到新公司的人員與派駐單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致使高管在公司重大業務決策時第一考慮的是各自代表的是股東的利益,當存在股東利益沖突時,發生負面利益會影響公司的整體利益。
(一)強化董事會建設,發揮應有職能
董事會作為企業最高權力機構,是股東代理機構。要在股東間形成了一種共識:“只有董事才能管理公司”。健全董事會組織架構,完善董事會決策機制。根據內部控制要求,董事會要通過自身活動,擔負起經營決策機構職責。同時要優化董事會成員結構,避免董事會成員與經理的高度統一,有的單位董事長和總經理為一人,董事長和總經理兩權合一,這樣安排一方面有利于決策和執行的效率,但是對經理的監督降低了。實行董事長和總經理兩權分離,可以充分發揮董事會的獨立性,體現制衡原則,使決策層與執行層各自發揮自己的職責。董事會作為企業決策中心,必須不斷提高決策專業化和科學性。董事會成員中應包括行業專家、財務、稅務專家及管理專家,提高董事會經營決策水平,發揮董事會應有職能。
(二)發揮監事會作用,強化監督職責
保持監事會地位的獨立性,避免人為干擾。要進一步完善監事會職權的實體性規定,企業章程中規定的監事會職責。完善監事會監督權行使程序規范。諸如監事會主席與監事的關系、監事會集體決議與監事個人工作的關系、監事會召集股東會會議的條件、監事會聘用注冊會計師、律師、職業審計師等專業機構人員對公司財務進行審計的規定、監事會可以代表公司的情形等等涉及公司治理中的具體問題都應有明確的程序性規定。其次要優化監事會會成員結構,控制內部監事數量,增加外部監事數量,減少兼職監事數量,增加專職監事數量。加強監事會成員業務培訓工作,全面提高監事會成員的素質,使監事會成員成為管理公司的內行,保證監事會監督機制的運轉。
(三)規范經理行為,提升管理能力
在企業中,經理負責企業日?;顒樱瓿啥聲逻_的戰略目標。基于在合營企業中高管人員的委派制,為保證經理履職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偨浝淼雀呒壒芾砣藛T應從經理人市場招聘,同時公司應制定符合實際的業績考核機制,用業績來考核高級管理人員來履職。激勵與約束是法人治理結構高效運轉的關鍵。既要根據合營企業實際情況決定高管報酬的激勵機制,又要對高管人員實行聘任制為主市場約束機制。對不同層次高管人員確定社會化薪酬標準,不能參照委派單位的薪酬標準,參照合營企業的經營業績來制定薪酬標準,確保合營公司高管對工作盡心傾力。在合營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要規范化,程序化,民主化。在經理中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提高經理整體民主意識,堅持“三重一大”事項集體研究,集團決策,在集團討論的基礎上實行表決制,并做好會議記錄,將決策的過程,決策的依據形成書面文件。在分工負責上,要以抓落實為中心,做到事實有人管,人人有專責。經理成員要維護團結和領導集體的權威。不能片面強調各股東利益,不關心合營企業整體利益。做到成事不敗事,補臺不拆臺。同時還要加大監督力度和制約措施,合營企業中經理之間既要相互監督,又要自我監督,自我反省。董事會要加強對經理的考核力度。確保經理層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升管理能力。
合營企業的治理結構是保障企業合理運行的基礎,在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改進過程中,完善合營企業治理結構變得愈加重要。因此,針對合營企業治理結構中出現的問題 要加以重視,做到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發現問題中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積累經驗,理順法人治理機構的關系,促進管理水平提高,更好的推動企業發展。
作者單位:(安徽省安慶市石門湖航運綜合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