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茜泓
?
淺析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
文/孫茜泓
摘要:自《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發布實施以來,各事業單位積極推進內部控制建設,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為了克服內部控制建設的諸多問題,提出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內部監督
一直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政府部門通過建設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來切實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公共資金使用效益。而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薄弱,內部控制的研究與實踐起步較晚,沒有形成科學的內部控制系統,因此,如何建設和完善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各單位內部經濟和業務活動,防止內部權力濫用,是提高公共資金使用效益,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含義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等三種手段來實現對經濟活動風險的防范和管控。該內部控制可以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來理解,從靜態方面來說,內部控制是行政事業單位為了防范和管控經濟活動風險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內部管理系統,該系統由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五要素組成,具體表現則是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及落實這些制度所需要的一些控制程序和措施;從動態方面來說,內部控制是單位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為實現控制目標而應對風險的自我約束和規范的過程。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
自《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發布實施以來,各事業單位積極推進內部控制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是適應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要求,能夠變單純的事后監督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監督,有助于事業單位提高防范風險能力,強化對內部權力運行的制約,規范事業單位內部經濟活動和業務活動,促進內部治理水平不斷提高,從而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制約和監督體系,實現事業單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一)單位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很多單位負責人對內部控制建設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相關的內控知識,內控意識薄弱,認為內部控制建設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將內部控制建設簡單化,而且領導并未直接參與到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來,對人力、物力方面提供支持不夠,不能有效組織單位各個部門參與內部控制建設,內部控制建設流于形式,從而削弱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本應發揮的作用。
(二)內部流程控制程度較弱
目前,許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較分散,不能形成統一的體系。有的單位側重單位層面內部控制,有的單位側重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各個單位都是對當前矛盾凸現,亟需解決的問題加強控制,控制內容比較單一,不能形成單位的整體內控體系。另外,在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不能有效地梳理單位業務流程,確定關鍵流程節點,按照內部控制目標制定符合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對單位的整個內部流程控制程度較弱。
(三)內部權力制衡程度不強
事業單位需要制定完善的責任制度,落實崗位責任制。而事實上,很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過程中,分級授權不夠細致,造成權力有交叉,如果出現問題,很容易造成互相推諉,不能確定第一責任人,再有存在崗位長期不輪換現象,個別職工在一個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且這些崗位沒有采用專項審計等控制措施,對單位的正常經濟業務活動造成極大的危脅,而且有可能發生損害單位經濟利益的事情。
(四)內部監督機制缺乏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內部監督是單位對自身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而現實情況是很多事業單位本身內控體系就不健全,更談不上內部監督機制,有些單位雖然設立了內審部門,但在執行內部工作任務時或多或少受到行政部門的干預和制約,工作的獨立性得不到體現,再加上單位領導人對內部監督不夠重視,內部監督機制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對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來說,其核心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控制機制來防范經濟業務活動中的風險,以實現各項任務的控制目標。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內部控制
根據相關規定,對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的是單位負責人,因此,單位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采取積極的態度,并直接參與到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過程中,對內控建設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并責成單獨設置內部控制職能部門或確定負責內控建設的牽頭部門,以便在開展內控工作過程中,充分發揮財會、內部審計、政府采購、基建、資產管理等部門的作用,保證內部控制建設能夠有效開展和實施。通過單位領導人帶領全員提高思想認識,積極主動參與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才能為內部控制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促使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登上一個新臺階。
(二)健全內控體系,強化流程控制
建立和實施一套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有助于提高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和防范風險的能力,目前我國企業有一套規范體系,而行政事業單位大多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制定單位內控體系,內部控制體系不成熟,因此,事業單位應在單位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健全本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通過加強業務流程梳理,針對事業單位發生的
下接(第2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