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語感能夠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小學低年級是學生學習書面語言的起始階段,也是訓練語感的啟蒙階段,因此,小學低年級是培養學生語感的關鍵階段,所以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語感訓練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探討了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感訓練時,應當采取的策略,僅供交流應用。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感訓練;策略
良好的語感能夠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小學低年級是學生學習書面語言的起始階段,也是訓練語感的啟蒙階段,因此,小學低年級是培養學生語感的關鍵階段,所以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語感訓練非常重要。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語感訓練。”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入學不久,積累語言、感知文本、運用語言能力非常有限,因而對小學生的語感培養難度比較大,這既需要教師了解一定的語感訓練方法,同時還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語言積累,具備基本的文本感知能力和基本的語言運用能力。換言之,語感的培養需要教師與學生雙方相互配合,才能夠成功。尤其是教師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要能夠讓低年級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化語感,以便為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提供幫助。
一、指導朗讀,訓練語感
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理性思維比較弱,形象思維卻非常強,因此與其他方法相比,朗讀是最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一種語感學習方法。朗讀的內容有很多,比如生字、句子、課文等。由于低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并有限,再加上進入學校學習的時間也不長,這為語言學習和語感訓練帶來了一定難度。對此,小學低年級教材明確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數量的生字,讓學生的語言有一個初步積累。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農村小學生的語感,教師可以按照教材中有關朗讀的要求,來指導學生朗讀,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語感加以培養。現如今,人教版教材中有些課文課后要求朗讀并背誦課文,如二年級《秋天的圖畫》;而有些課文課后要求則是朗讀課文,分角色演繹。比如二年級《稱贊》,還有一些課文要求有感情朗讀,此時教師就需要結合要求,借助插圖來對學生進行語感訓練。具體方法如下:
(一)通過插圖來引導學生朗讀
人教版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本圖文結合,非常生動形象,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這一特點,引導學生看插圖,對圖意有一個基本了解,如果有不認識的生字,可以查詢字典,自由朗讀,直到把課文理順。以二年級《找春天》為例,這篇課文配有三幅插圖,第一幅為桃花盛開、第二幅為小朋友找春天、第三幅為小朋友放風箏。這幾幅圖與課文內容正好相符,教師首先對插圖內容進行講解,而后再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這樣學生的生活體驗就會非常容易被激發出來。對于農村學生來講,對春天的接觸更多,在路面、田野里,甚至自家小院子里都會有春的痕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將自己找春天的經歷敘述出來,這樣不但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也會更愿意朗讀,從而初步完成學生語感的培養。
(二)合理引導學生品讀文章
教師要給予恰當引導,品味關鍵詞、關鍵字、關鍵語句的感情。小學低年級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比較少,知識水平也不高,無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但是就某一個詞語、某一字詞來進行理解則可以做到,這也是教師語感訓練的一個重點內容。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閱讀時,要依據教材特征,恰當好處的引導,以此讓學生逐步掌握精讀文章的方法。以二年級下冊課文《泉水》為例,教師要求學生在讀的時候,思考“天然水塔”指代的是什么?學生要想理解該詞語,就需要聯系上下文;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閱讀的時候思考泉水經過的地方它們之間有哪些對話?如果自己村莊或者自己家附近正好有泉水,平時看到的泉水是什么樣子的?低年級的課文學習,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培養語感,并結合生活實際,獲得對課文的理解。
二、語言實踐,提升語感
語感的提升需要建立在足夠的語言積累與實踐的基礎之上,語言的積累需要學生在朗讀中加深理解,在語言實踐中運用語言。低年級學生的語言實踐主要讀準字音,懂得聽讀、跟讀、仿讀,懂得不同句式讀的情感不一樣,能清楚表達,會簡單復述課文等。語言實踐是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重要過程,對學生以后的寫作有著重要的鋪墊作用。教師要積極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扎實打好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同時,挖掘教材中的語言實踐因素,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提升語感。如二年級下冊《我不是最弱小的》,故事情節的發展在人物對話中推進,如何指導二年級學生讀好這些對話,讓他們體會問句、感嘆句表達的情感?為了訓練學生的語感,教師要將這些句子放在具體語境中,讓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在讀中理解句子表達的情感。又如在學習二年級下冊《動手做做看》、《充氣雨衣》時,這些課文內容比較簡單,語言簡潔,是訓練學生復述能力的好素材,但低年級學生復述的內容不宜太長,教師要選取一個片斷讓學生進行復述或轉述,同時,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鍛煉語言思維。
三、體會情感,深化語感
語言文字主要是用來表達情意,而要讓學生理解語言文字中包含的感情,就需要讓學生聯系到自身的情感體驗,當學生情感與文本情感達到共鳴時,學生的語感就會得到深化。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情感世界單純,但想象力卻非常豐富,語感訓練期間,教師要能夠找到激發學生情感的語句或者是字詞,讓學生慢慢的體悟。教師要能夠將文章中情感豐富的語句以一種形象化或者是趣味性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對此有深刻的情感體驗,由此學會應用類似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語感訓練時,要著重對學生語言詞匯進行積累,提升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既要以學生實際為基礎,又要兼顧教材特征。另外,語感的訓練方法盡量帶有趣味性,不要過于死板,如若讓學生感到壓抑,這是非常不利于學生語感學習的。只有充滿樂趣和想象的教學方式,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增強語感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呂硯芬.低年級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1(20)
[2]苗春梅.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語感訓練[J].文學教育(中),2011(06)
[3]鐘永發.談語感的本質[J].中國校外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