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扁平化”作為一種新的設計風格,短短的幾年間迅速發展起來,并幾乎滲透到所有的設計領域,其優勢在于它拋棄了一切擬真的視覺效果,將信息以更加簡潔、直觀地方式表現出來,減少了人們的認知障礙。本文從歷史上的信息呈現載體,Windows、Apple等主流虛擬載體圖形界面呈現方式的進化入手,分析了擬物化與扁平化的呈現方式與載體的關系,論證了科技發展對圖形界面呈現方式的影響。
【關鍵詞】圖形界面信息呈現擬物化扁平化
自2010年起扁平化設計逐步流行,關于扁平化設計和擬物化設計的討論就一直喋喋不休,擬物化設計和扁平化設計孰優孰劣成為爭論的焦點,表現出非此即彼之勢。扁平化設計在形式上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拋棄漸變、陰影、透視、紋理、高光等擬真視覺效果,使用簡單純色塊打造出一種看起來“扁平”的界面效果,讓信息以更加簡潔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擬物化設計,是通過高光、紋理、材質、陰影或漸變等方式模擬現實物品的造型和質感,對實物進行再現,讓人們看到圖標以后可以迅速反映出圖標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筆者認為,扁平化或者擬物化只是圖形界面的呈現方式,二者并不是完全相反,只是設計的理念和出發點不同。
(一)歷史上的信息承載方式
回望人類歷史記載信息的方式,我們不難發現扁平化和擬物化設計早就同時出現在了。繼上古時期結繩記事之后,象形文字是最古老的信息呈現方式,來源于原始社會的圖畫和花紋,象征性質強。用線條或筆畫勾畫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征,可謂是最早的扁平化表現。中國的甲骨文、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古印度文都是象形文字,我國的東巴文和水書是僅存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從載體上看,我國商代廣泛使用的甲骨文以利器為工具把符號刻在龜甲、骨器上,用以記載和占卜;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現的古埃及圣書字,常被刻在廟墻、宗教紀念物和紙草上;公元前3200年左右蘇美爾人所發明楔形文字多寫使用蘆葦桿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經過曬或烤后變得堅硬,少數寫于石頭、金屬或蠟板上;我國麗江地區納西族的東巴象形文字比甲骨文還要原始,是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象,后來才把寫在紙上;水族的水書,主要以象形結構描繪花、鳥、蟲、魚等自然界事物和圖騰物,主要載體有口傳、紙張手抄、刺繡、碑刻、木刻、陶瓷鍛造等。
早期的信息傳播載體由于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戰國至魏晉時代廣泛使用的竹簡,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是傳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但是甲骨、動物皮、竹簡都比較笨重,絹帛雖輕便但成本昂貴,直至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成為信息呈現載體的又一次革命,它便于攜帶取材廣泛,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
從甲骨、石頭、紙草、絹帛到竹簡、紙張,受這些信息呈現載體的局限扁平化表現方式是唯一的選擇。直至彩色印刷技術的出現,很多復雜的視覺效果才得以呈現,扁平化的表達方式逐步走向擬物化。同期,剛剛誕生不久電子屏幕只能做到簡單粗糙的單色圖像,幾乎不能夠做到擬物化表現。
(二)Windows界面信息呈現方式的進化
1985年微軟發布的Windows 1.0,用戶可以使用鼠標完成任務,單色的表現比較簡潔;第二代顯像技術也沒有太大的進步,在界面上沒有太大的變化;1990 年發布的Windows 3.0支持16 色的高級圖形效果,經過重新設計的圖標使視覺效果大大提升;1995 年發布的Windows 95在用戶界面上是一場革命,出色的多媒體特性、人性化的操作、美觀的界面令windows 95獲得空前成功。配合Photoshop等繪圖軟件的興起,擬物化表現的逐步興起;2001年發布的Windows XP提供了全新的界面,集成眾多軟件,是個人操作系統史上的偉大變革,視覺設計師可以使用漸變的手法繪制比較細膩的寫實圖標,例如“皮膚工廠”在此階段已經能夠完成逼真的質感寫實作品;2009年發布的Windows 7用戶界面包含了Aero 晃動、Ribbon界面、桌面透視、觸控支持等,是對Aero界面的一次改進;2012年發布的Windows 8主要面向平板電腦并兼顧傳統電腦,界面簡潔明快,圓角變成直角,透明變成白色,任務欄融入了桌面壁紙,取消一些漸變、陰影效果,趨向扁平化用戶界面變得更加現代和中性。
(三)Apple界面信息呈現方式的進化
在圖形用戶界面方面做出了最為矚目成就的無疑是蘋果公司,窗口重疊、窗口自動重繪、可拖放圖標、窗口固定菜單條、可直接操作的文件對象、菜單鍵盤快捷鍵等都是蘋果公司的發明,如今成為GUI系統的標準概念。
1984年,蘋果公司推出了Mac機的鼻祖第一代麥金塔什機 Macintosh 128K,它是個人計算機發展史上第一個成功的商業化圖形用戶界面系統。它采用了采用擬物化的紙張圖形的文件的圖標和文件夾圖形的而文件目錄,桌面上有一組“附件”應用程序快速訪問圖標。用戶通過這些圖標可以快速打開如計算器,記事本和時鐘等常用的應用程序,圖標對象的拖放功能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Macintosh系統在后來發布了比較重要的版本 System 7,也是從這個版本起 Macintosh 更名為 Mac OS。2001年推出 Mac OS X,這個版本帶給用戶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它使用 PDF 格式作為圖形布局并實現了窗口間的快速切換。前蘋果公司CEO喬布斯也極力推崇擬物化設計,在蘋果公司推出IOS系統之前,擬物化設計大多應用在網絡游戲和視頻游戲中,用以提高了畫面的真實感,引起用戶的興趣。
綜上所述,任何的視覺表現手法都是隨著生產力和科技的改變而改變,載體無法表達擬物時只能夠扁平化,而擬物發展到難以滿足工作效率時也要被扁平而代替。科技的發展為扁平化的設計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其幾乎滲透到了所有類型的設計中。扁平化設計并不是單純為了扁平而扁平,視覺上的扁平只是它的外在表現形式,其深層次的含義則是縮短用戶信息訪問的時間,提高信息訪問的效率。技術的進步和社會人文環境的變化無可避免的對圖形界面呈現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