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是我國廣大農民賴以生存和維系生活的重要基礎與保障,但由于現階段我國農村所埋伏的大量有關失地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導致傳統農民的就業問題隨即引發一系列的動蕩與變革,間接影響到其正常的生活、我國整體農業發展進程以及社會和諧安定問題。本文以“失業農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簡單論述了當前我國廣大失業農民的具體生活現狀,然后分別從三個角度論述了其具體的解決農民就業問題的社會保障策略。望本文的論述能促使當前從事我國農民就業問題以及農村失地問題研究的廣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啟示。
【關鍵詞】失業農民;農民就業;社會保障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目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或以土地經營使用為主要生存方式的農民當中有近5000萬人正面臨著大量失地的困擾,各種國家強制性土地征用,不僅影響到了其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基礎,更從根本上影響到其就業和生活質量問題,而由此間接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也影響到人們所渴望的社會和諧與進步。鑒于此,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該如何從根本上認知和改變這一現狀,有效緩解矛盾,提升廣大農民的就業水平和改善就業問題,是本文中筆者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
一、失業農民的生活現狀
在我國,由于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劇,廣袤農村的土地逐漸成為大量非農用建設所需土地的關注對象,伴隨著大量土地合法以及不可抗力地被征用,無數以農業耕作為主要經濟來源和生活依靠的農民陷入了無地可耕的窘困局面。而這一部分陡然間陷入失業局面的農民由于本身文化素質較低、也很少接受過較為高級的技術與勞動技能學習,因此一旦離開了土地,其實際工作能力以及生活本領都將受到嚴格的沖擊。盡管目前有關方面以及國家政策當中的相關內容會對這樣一部分因為失地而陷入失業局面的農民進行一定程度的補償措施,但是從長遠意義上來看,其就業問題如果不能從深層次意義上得到解決,那么不僅會威脅到個體生活質量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更會引發各類社會矛盾的加劇以及全社會、長期范圍內的長治久安。
二、解決失業農民就業問題的社會保障策略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失地與失業問題,不僅需要輔助以嚴格的立法與政策規定,同時還要保障我國城市化進程當中合理非農化用地以及農民所必需的生活基礎之間的平衡,通過對其采取有利的保障而促使各項方針政策的進一步實施與落實。
(一)嚴格控制農村用地,防止非法商用和其它類型占用
根據我國目前已經出臺的土地規劃的相關文件,我國土地使用總量擁有明確的規范與限額,凡是由政府出臺或者由其它層面對土地進行占用或者商用的情況,會由政府出面從其它角度為農民開墾新的土地進行合理擬補。同時為了進一步貫徹和落實各項方針政策的出臺與使用,相關耕地保護法規還必須考慮到一定的地區差異性,尤其是因為我國部分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所引發的對于土地資源的高速需求,仍需國家在城市規劃用地以及經濟發展協調性方面進行慎重考慮和統一規劃,要盡可能地將農村用地的保護與大面積地城市發展規劃格局相統一,這樣既有助于在一定的空間內進行合理有效的土地保護,還能有助于滿足對城市用地開發的規劃與設計,防止因為非法和盲目進行土地資源占用所帶來的對農民利益的損傷以及正常生活節奏的破壞。
(二)廣拓渠道促進農民就業
很多農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會習慣性轉投向其它就業領域。因此政府層面除卻必要的經濟補償之外,還要考慮到廣大農民日后的發展前景以及其失去土地之后的長遠利益。政策應從勞動就業的角度對其予以廣泛的就業指導,加大對其的培訓力度,為其提高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為其能夠廣泛參與社會競爭,獲取就業崗位提供更多的選項與支持。同時,各地政府還應設立一定的就業扶助機制及流動資金機制,在鼓勵失業農民進行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的道路上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比如失業農民如果想要申請個體工商經營,則可以由相關負責部門為其簡化流程、享受下崗職工的稅費待遇等;如需基本投資支持,則允許相關金融部門為其降低信貸條件,鼓勵農民大力發展生產和自主創業等。
(三)全社會范圍內構筑農民就業安全網絡,保障其基本權益
從長遠視角來看,政府層面為保障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為其日后的就業問題以及耕地問題得到更好、更為妥善的解決辦法,最為根本的措施就是建立社會保障機制,保障其個人的基本權益。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一次性予以經濟補償的做法,而是有政府、集體以及個人三方面共同出資來進行社會保障制度機制的建立。通過為廣大農民構建社會保障基金,儲備土地被征用之后所換置的一定金額的資金,用以維系和保障其日后的基本生活來源,倘若日后土地被征用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那么政府也要從所獲得的財政收益當中拿出一部分作為補償注入農民的社會保障基金,一方面為維系其日常基本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礎,同時也要為相關政策的長遠落實提供必要的保障與支持。
三、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提升,農村土地征用問題逐漸成為埋伏在社會不斷發展前行之中的隱含性導火索,隨時會影響到農民的正常生活,以及社會內部不和諧因素的躁動。同時,對于廣大農民而言,土地使其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其得以獲取一定經濟收入、維系生存的重要保障,當因土地問題所引發的農民失業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時,相關政府部門就要從根本上嚴格控制農村用地,防止非法商用和其它類型占用,廣拓渠道促進農民就業,全社會范圍內構筑農民就業安全網絡,保障其基本權益,為廣大農民拓展就業渠道、實現多層次就業開辟道路。
參考文獻
[1]張曉紅.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J].消費導刊,2012(08):8-9.
[2]岳紅偉.城鎮化進程中實地農民社會保障研究——基于轉移再就業視角[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