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的關系,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社會工作與社會心理學關系密切,而心理咨詢也要需要心理學來支持,同時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在工作技巧、方法有一定的交叉,且都是專業的助人活動,但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的性質不同,理論基礎與工作方法也存在差異,那么二者的關系到底是什么呢?本文將從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的異同點出發,探討二者的關系。
【關鍵詞】社會工作;心理咨詢;關系
一、問題的提出
從發展來看,社會工作自20世紀80年代末進入中國大陸以來,到2000年以后才有所突破,并逐漸建設專業的教學研究、培養實踐能力;心理咨詢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也不長,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直到2003年,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考試得以推廣,才逐漸步入職業化進程。在西方,已經存在成形的二者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合作形式,但這兩個專業對中國而言都是舶來品,其發展都尚處于初級階段,二者的合作形式在中國并沒有發展起來。因此,從社會工作的角度認識心理咨詢和社會工作的關系,對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在實踐過程中,許多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的異同認識還比較模糊,尤其在心理疏導方面,在服務過程中不能有效發揮自身的優勢,因此,區分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的異同,幫助社會工作者更好發揮服務的優勢十分有必要。另一方面,探討二者的關系可以使二者找準自己的定位,充分發揮優勢,同時還能相互借鑒,彼此補充,從而推動中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發展。
二、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的聯系
1、都是專業的助人活動
助人活動是指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活動,而所謂專業,格林伍德( Greenwood,E.) 提出了五個衡量標準: 系統的理論、專業權威、社會認可、倫理守則與專業文化。按照這五個標準,基本得到公認的專業助人活動有: 醫生、護士、律師、教師、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者等等。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伊根把助人者劃分為四個等級,其中,心理醫生、心理學家和社會工作者(簡稱社工)為一級助人者。伊根認為,作為一級助人者,專門處理人的社會、心理等問題的專業人員,必須接受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的訓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都有專業的知識技能培訓,都是助人活動。
2、工作技巧和方法有交叉
個案工作(Social Case Work)與小組工作(GroupWork)、社區工作(CommunityWork)是社會工作傳統的三大方法。其中個案工作與心理咨詢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他們對受助者都會采取個別化的方式,注重工作過程中的溝通技巧;其次,他們都關注受助者的心理因素,會幫助受助者緩解情緒,進行心理疏導,再者,在工作過程中,他們都尊重受助者,積極關注,表達同理心。而且,在工作過程中,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都注重人的行為和人際互動。此外,家庭治療模式都適用于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雖然有細微差異,但總體相似。
3、專業價值和倫理相似
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制定的社會工作者倫理守則指出,社會工作有六個核心價值(core value) : 服務 (service) 、社會公正 (social justice) 、個人尊嚴與價值 ( dignity and worth of the person) 、重視人際關系 ( importa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 、正直( integrity) 、能力( competence) 。美國心理學會( APA) 制定的心理學家倫理守則提出了五個本專業的核心價值: 行善不傷害( beneficence and non-maleficence) 、誠信負責任( fidelity and responsibility) 、正直( integrity) 、公正(justice) 、尊重人的權利與尊嚴( respect for people’s rights and dignity) 。從以上兩大守則里,我們不難看出,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都尊重受助者的價值和尊嚴,堅持非評判的的態度,為受助者提供專業的助人服務。
三、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的區別
1、性質不同
社會工作以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公平正義為目的,以有困難的群體,尤其是弱勢群體為服務對象,而且具有預防、恢復等功能,案主與社會工作者也是一種平等的關系,社會工作者扮演引導者、倡導者的角色,本質上具有福利性質;而心理咨詢,以保障人們的心理健康為目的,以存在心理問題的人群為服務對象,大多為收費服務,且提供的服務多為心理上的疏導、緩解,不涉及資源和政策方面,在服務過程中,心理咨詢師多扮演專家的角色,具有權威,本質上不具有福利性質。
2、學科、理論基礎不同
社會工作涉及的學科、理論基礎來源廣,包括社會學、心理學、哲學、倫理學、法學等多個學科及其理論基礎,強調“人在情境中”,注重案主與其他人的互動和周圍環境的關系。而心理咨詢涉及心理學、精神學、生理學等學科及其理論基礎,關注受助者的心理,對受助者的環境很少涉及。
3、工作方式不同
社會工作在工作過程中,關注案主和周圍環境的關系,注重調動案主周圍存在的資源,強調發揮案主的潛能和優勢,同時還會涉及社會政策、制度層面,調動案主的積極性,從而來實現助人自助的目標;而心理咨詢關注受助者的心理,追求心理健康,對受助者進行心理疏導,不涉及周圍環境和資源的調動以及社會政策層面。
四、結論
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同作為專業的助人活動,他們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他們的工作技巧和方法有交叉,同時專業價值和倫理又有相似性,都涉及到了心理學的相關學科知識,而他們的不同點在于性質、學科和理論基礎、工作方式,總之他們相互交融,又獨具特色。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社會工作既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同時又要學會借鑒融合,逐步建立完備的學科體系,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道路,實現中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
參考文獻
[1]黃耀明.略論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的關系[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9-12.
[2]姜海燕.交融與獨立——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關系探索[J].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36-43+91-92.
作者簡介
呂潔瓊(1993——),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南洛陽,單位: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學歷:河南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社會工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