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宗 中山市中等專業學校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linux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李先宗 中山市中等專業學校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linux操作系統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人們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體驗。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linux課程作為一門理論性、實踐性以及操作性較強的專業課,吸引了大批生源。如何讓學生既能熟練掌握知識和技能,又能將之有效應用到實際生活、工作中,教學方法至關重要。本文在對任務驅動教學法作出分析和簡述的基礎上,重點就任務驅動教學法在linux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linux課程教學;應用;提升實效
近年來,在互聯網時代環境的影響下,linux操作系統應用愈加廣泛、發展十分迅猛,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越來越高。不同類型的高校相繼開設了linux教學課程,培育了大批專業人才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經濟市場需求。有關linux課程教學方面的研究備受關注。
了解和認識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其有效應用的前提和基礎。本節主要從內涵與類型、優勢與作用等幾個方面對任務驅動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其具體表述如下:
1.1 內涵與類型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新型教學方法,它強調以教師為引導,注重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郭紹青曾就“任務驅動教學法”作出了詳細的論述: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以富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好奇心的情景為基礎,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任務為載體,使學習者在完成特定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教學方法。深度剖析來看,任務驅動教學推行素質教育的“以人為本”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協作能力等為任務,是一種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途徑。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大致可以將任務驅動教學的“任務”分為幾種類型,即封閉性任務、半封閉任務以及開放性任務。在linux課程教學的初級階段,學生知識水平有限,需要進行新知識的汲取與積累,這時一般會采用封閉性任務,教師的主體地位突出。而在一定時間的學習和積累之后,教師可以采用半封閉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完成,以鞏固其學識成果、鍛煉其綜合能力。此后,為了幫助學生建立更加系統的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教師應該組織開放性任務活動,減少限制條件,由學生自主完成任務設計、操作以及評價等工作,使其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
1.2 優勢與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兩者最大的不同體現在指導理念上。任務驅動教學法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遵循學生主體發展的客觀規律,強調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和輔助作用,其對以生為本思想的滲透可謂淋漓盡致。同時,任務驅動教學構筑了師生間良好的互動關系,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想法得到了認可與尊重,其擁有了更大的自由發揮余地。任務驅動教學法在linux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更符合linux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在有趣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參與linux課程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調動起來,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成功與失敗、順利與挫折等生活種種,有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體驗失敗后的成功,學生成就感將得到極大滿足,進而參與linux課程教學的興趣大大提升。同時,任務還是檢驗學生知識水平、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徑,可以有效指導其制定更加完善的學習計劃,并督促其奮發努力。此外,在完成預定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的性格、能力等個性特征凸顯,有利于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進而提供有效的引導和教育。事實同樣證明,任務驅動教學法更易于被師生接受和喜愛,其在教育領域創造的價值不容忽視。
作者基于上文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認識,主要分設計、引入、實踐以及評價四個階段就其在linux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可行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2.1 設計任務
任務設計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linux課程教學中應用的基礎。 Linux課程教學目標不僅僅在于傳授學生知識,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以使之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在此目標的指導下, linux課程任務設計應遵循難度適中、貼合生活、注重實踐等幾項基本原則。具體而言, linux課程教師應該認真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在教學要求范圍內,合理地設計學習任務,兼顧學生全體,保證任務難度適中,既要有效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又不可打擊其自信心。同時, linux課程任務設計還要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貼合在一起,善于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并將本階段教學內容滲透其中,引導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如此,不但檢驗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效果,還培養了其良好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補充了理論知識課堂的不足,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
2.2 情景引入
情景是任務驅動教學法最好的“引入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任務目標、內容等,并使之快速進入狀態。在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前期準備工作中,教師應明確linux課程教學的目標,并創設與相關內容相符的情景,細化任務規則、內容以及要求等,并精準地傳達給學生,以有效完成教學目標。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更加便捷、豐富的信息體驗。Linux課程教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功能,以圖片、視頻等形式還原任務場景,加以繪聲繪色的語言解說,加深學生對任務主題的認識與理解,以免其出現偏離中心課題的現象。在此過程中,教師作為情景中的一部分,同時扮演著引導者、解說者以及參與者等多重身份,要注意表達語言的精準性,及時解決學生問題及困惑,以保證linux課程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2.3 操作實踐
如上文所述,不同時期的linux課程教學重點不同,并依此決定任務類型。在前期階段,教師主要采用封閉性的任務進行教學,補充學生的知識含量,著重強調理論灌輸,要求學生做好課堂記錄,并就其中存在的問題答疑解惑。教師在確定學生理論知識達到一定積累程度之后,可布置半封閉任務,組織學生協作完成。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分配小組,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能發揮作用,引導其進行明確分工,防止個別學生“偷懶”,以檢驗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之綜合能力得到鍛煉。最后,教師應設計開放性的任務,由學生自主完成課題設計、方案制定等工作,在研究和確定其可行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予以完成。在這一時段,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十分重要,對教師引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對待學生一視同仁,認真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實踐情況,并作及時的引導和教育,督促其積極展示成果,樹立學生良好的自信心。
2.4 客觀評價
評價是linux課程任務教學最后階段的內容,為后期課程改進與學生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要盡可能保證其客觀性、全面性以及積極性。客觀評價要求教師對待學生一視同仁,認真觀察其教學中的一系列思想、行為表現,肯定其成績的同時,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并作進一步的引導教育;全面評價主要包括主體全面和內容全面兩個要點。其中評價主體全面是指有機地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組合在一起,并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分配,從不同的視角總結學生表現,以保證教學評價的客觀性。評價內容全面是指要對學生的理論知識、能力素質等進行評價,合理地確定占考核體系權重,深度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和不足,揚長避短,使之成為全能型而又不失個性的人才;積極評價則要求充分肯定學生學習成效,善于發現其優勢和特點,并進行重點培育,在不傷害其自尊心的情況下,通過相對委婉的語言或方式指出其缺點,激勵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自行改進。
總而言之,任務驅動教學法在linux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巨大。由于個人能力有限,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作者希望各院校加強對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研究,并結合linux課程教學的特點與需求,采取更多有效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策略,以提高課程教學實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譚昆峰. 淺談“職業任務驅動”教學法在Linux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職業,2012,18∶39-40.
[2]楊雨鋒. 項目驅動教學法在Linux操作系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6,03∶27.
[3]張永亮,郭鋒,張偉,莫方偉. 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職業教育研究,2013,09∶84-85.
[4]張麗君.“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8∶233-234.
李先宗,男(1972.7-),漢族,籍貫:湖南藍山,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