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妙艷
摘要:音樂欣賞課作為對學生實施藝術教育的載體,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對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音樂教師要轉變觀念,增強意識,充分認識音樂欣賞課的重要意義,成為學生真正進入藝術殿堂的引領者。
關鍵詞:音樂欣賞 美育 教師意識
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職業教育要求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將對學生的終身幸福發展服務列為主要內容之一,在職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實施音樂教育,并以音樂欣賞課作為載體,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整體推進都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一、音樂欣賞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音樂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是人類情感的表達,也是人類靈魂搏動和思想的表達,首先人的思想體系是由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兩部分構成的,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人的所作所思、所感所為無不帶有著感情的烙印,無不通過藝術的動作,無不通過豐富的想象,無不通過文字的描述,無不通過各異的曲調旋律去表達生活,表達勞動,表達情感,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最通俗、最普及、最感興趣、最易接受的載體——音樂。縱觀古今中外,不分男女老幼,不論文化高度,人們的喜怒哀樂盡情展現,娛樂功能充實感官,美感作用豐富精神,作為學生更能激發其興趣。
音樂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職業學校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質,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不懂音樂的人,其知識結構是不完整的。忽視音樂教育,必然導致人才素質的缺陷,影響精神文明的全面落實和發展,美育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青少年特別是對中職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徑。在中職生的成長發展過程中,美育有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而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其它教育形式無法替代的。
音樂欣賞課程的內容包括聲樂、器樂知識和作品欣賞,要求全體學生通過學習提高兩個能力,一是提高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二是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力,并激勵、鼓舞、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追求和創造美好的未來,通過聲樂知識和作品欣賞、中國民族器樂和作品欣賞、西洋管弦樂和作品欣賞,以及中外音樂家、作曲家和相關作品的介紹,使學生了解音樂藝術的特性,感知音樂的魅力,從而理解音樂、欣賞音樂,并拓展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的、有個性的發展。
二、發揮音樂教師的引領作用,要增強四種意識
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課時,對提升學生人文素養以及傳承優秀的音樂文化有著不可忽視的橋梁作用,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因此,一定要從職業學校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發,增強四種意識。
(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強責任意識?!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關鍵是更新教育觀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養機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水平”。職業學校實現辦學目標,首先要更新人才培養觀念,樹立全面發展的觀念,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就業創業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素養,不僅教會學生一技之長,而且培養其全面發展。職業教育要圍繞這一目標,推進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職業學校藝術教育開設音樂賞析系列課程,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體驗和感悟音樂之美,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全面素質,開發學生智力,為學生的發展創造充分的自由發展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更是加強職業學校美育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
(二)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增強審美意識。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說:“藝術就是感情?!倍魳访谰褪撬枷牒退囆g的結合,是情與美的交融,是特殊的情感再現。因此,音樂教育就要求做到以豐富的情感感染人,以真善美的思想去教育人。教學的基本要求,就在于有感情的教師面對有感情的學生,音樂教育的全部過程,應是一種自覺的審美過程,音樂教師的任務應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幫助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從而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凈化自己的心靈、陶冶情操、創造智慧。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敏銳的審美判斷能力,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例如:通過欣賞音樂讓學生感受《高山流水》的優美高雅、《梁?!返募儤恪ⅰ恫讲礁摺返臒崆楸挤?,以及《時間都去哪兒了》、《倍兒爽》、《天亮了》等流行歌曲的教學,使學生掌握時代的脈搏,激發對音樂的無盡情感。
(三)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增強人本意識。音樂教育的對象是人,以學生為本位,以學生自身的發展為中心,即以人為本。同其它課程一樣,首先是培養人,然后才是傳授知識,培養藝術家和其它專門人才,因此音樂課程的根本目的,也是為了開發學生的音樂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在職業生涯和人生之路上從音樂的美育中獲得裨益,促進其它方面的發展。同時還要為具有音樂特長、對音樂有特殊愛好的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滿足不同學生發展需求。所以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學生的愛好、基礎和發展方向面向全體,分類施教,在普及中注意重點,在重點中把握全體。
(四)增強創新意識,加強音樂實踐。新的時代要求有新的課程理念,加之音樂的傳播性極快,示范性、模仿性極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在講授知識點和方法技能的同時,一定要注重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體驗,多去嘗試,認真反思。因此,教師的任務是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啟發學生和指導學生參與、體驗音樂,與音樂融為一體,自己親自去探索、領悟、體驗,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