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
摘 要: 審美能力是人們在長期感受美、創造美、鑒賞美的生活實踐中培養起來的一種能力。各大職業院校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審美習慣,提高其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本文簡要探討分析了音樂欣賞教學對培養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在職業院校中通過音樂欣賞教學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 陶冶情操 中職院校 音樂欣賞
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是美的產物,其能夠通過音響真實、生動地表達人們的情感內心世界,對人類文明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精神需求層次愈來愈高,人們每天所能接觸的音樂作品,既能釋放日常生活的工作壓力,又能陶冶情操,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中職院校設置音樂欣賞課程,能使學習者了解音樂藝術特征。通過音響感知、情感體驗,從中獲得審美情趣,進一步發展與豐富學習者的想象創造能力,提高其對音樂的認知與理解水平,還有助于讓學生了解并熱愛祖國文化藝術,掌握各民族不同的音樂風格,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因此,中職學校音樂課欣賞教學對于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形成獨特教學風格,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獨特的教學風格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要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深入研究教材。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學動態,將每一節課、每一個音符都熟記于心,將教學內容與自身特長相結合,不斷發現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長此以往,就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使自己教學個性化愈加生動鮮明。二是即興教學能力。在職校音樂欣賞課堂教學中,生搬硬套、“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會在某一領域或范圍內束縛自己的教學思路,抑制自己的教學才華,同時這種死板的教學方法,只會讓學生聽起來如同爵蠟,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而即興表演教師則能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充分展示教師的個人能力,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將教學知識內容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三是充分發揮教師專長。要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敬佩與仰慕之心,首先教師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并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將其呈現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有目的、有計劃、有意識地傳授知識。四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音樂欣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既要體現在書面語言的精確上,又要注重口頭語言的通俗易懂,有利于學生認可接受。同時,教師教學語言應當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其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從而有助于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職校音樂欣賞教學中,要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關鍵在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進行音樂鑒賞學習,不僅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接受音樂,還讓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對此,在職校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生動形象的話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值得注意的是,創設的問題需要新穎有趣、小而具體,有一定的挑戰性與啟發性。
例如,在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一節時,教師可以這樣簡要介紹梁祝的創作背景:《梁祝》是陳鋼與何占豪在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當學生所創作的,創作靈感來源于何占豪在杭州樂曲團當演員時對越劇音樂的喜愛,并決心從中取材,于是寫成這部單樂章小提琴協奏曲。故事講到這,教師可以進行作品的賞析,向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呂思清小提琴協奏音樂會視頻,將學生的聽覺、視覺相結合進行欣賞教學,并提出問題:“引自用的什么樂器演奏?樂曲節奏、速度都有什么特點,描繪出什么樣的場景?”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思考,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想象能力
音樂教學在人文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也是現代職業院校必修的一門課程,同時對于音樂的學習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技術越來越被廣大教師關注與重視,并逐漸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教學實踐表明,在中職音樂欣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感受與鑒賞教學活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其想象能力。例如,在執教阿炳二胡曲《二泉映月》一節時,運用多媒體電影錄像功能,將阿炳演奏錄音、弦樂合奏錄像、學生視唱演奏、本校合唱錄像等多種形式的樂曲風格呈現出來,在不知不覺中進入音樂意境。學習中學生會更關注樂曲本身,體會到樂曲本身所蘊含的深厚內涵:一種怒不可遏的力量,一種孤傲不羈的性格,這不僅是對不平的吶喊,更是一種內心深處對跌宕起伏命運的宣泄。它已不僅僅是個人身世的哭訴,更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對人命運詰問的精神層面。
總而言之,音樂欣賞既是激發學生審美興趣的重要手段,又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動力,學生通過對音樂欣賞的學習不但習得大量、豐富的優秀音樂作品充實自己,更關鍵的是欣賞音樂使學生懂得發現美、欣賞美的事物,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陶冶學生的情操。由此可見學生的音樂欣賞課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王霏霏.音樂心理學理論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初探[D].上海音樂學院,2010.
[2]延晉芬.談高校音樂欣賞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音樂大觀,2014,09:65-66.
[3]金悅.淺談音樂欣賞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09:28-29.
[4]常躍紅.音樂欣賞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職業技術,2012,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