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鈣對頸動脈狹窄患者介入支架術后血炎性因子變化及預后的影響*
趙斌1,朱江1,王成凱2,劉瑞1
(1.陜西省榆林市第一醫院神經內一科,陜西榆林719000
2.陜西省銅川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陜西銅川727000)
摘要:目的:探討阿托伐他汀鈣對頸動脈狹窄患者介入支架術后血炎性因子變化及預后的影響。方法:收集頸動脈狹窄患者74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7例,對照組僅采用CAS治療,實驗組采用阿托伐他汀鈣輔助CAS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第1天、3天、7天時炎性因子的變化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術后第1天、3天時,兩組血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顯著高于同組術前(P<0.05);術后第7天時,對照組血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顯著高于同組術前(P<0.05),但實驗組僅有TNF-α水平高于同組術前(P<0.05)。兩組術前血清炎性因子無明顯差異,但實驗組在術后1d、3d、7d時,血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相同時間點時的水平(P<0.05)。實驗組總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阿托伐他汀鈣能有效減低CAS術后炎性因子水平,減輕炎癥反應,降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術后康復,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阿托伐他汀;頸動脈狹窄;介入支架術;炎性因子
文章編號:1006-6233(2015)10-1656-04
基金項目:*陜西省醫學會基金資助,(編號:2697)
文獻標識碼:B
頸動脈狹窄導致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原因,據報道,15%~20%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是頸動脈狹窄所致,特別是中度以上狹窄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明顯增加[1]。近年來,隨著介入治療技術的進步,頸動脈支架介入術(carotidartery stenting,CAS)在頸動脈狹窄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療效確切。近期研究發現,CAS后會引起患者血清一系列炎性因子升高,導致腦出血、急性腦梗死等致并發癥的發生,嚴重者可永久性殘疾或死亡[2],因此,如何降低CAS術后炎性因子水平,減輕炎癥反應,改善患者預后,一直是廣大臨床醫生關心的問題。本研究嘗試應用阿托伐他汀鈣輔助CAS治療頸動脈狹窄,獲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11年10月至2014年4月神經科收治的頸動脈狹窄患者74例,對象選擇標準:①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70%或癥狀性頸動脈狹窄≥50%。②經超聲檢查顯示頸動脈狹窄。③無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者。排除標準:①靶血管完全阻塞或導絲、導管不能抵達狹窄部位者。②有嚴重凝血障礙史。③伴有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者,不能耐受手術者。④腹主動脈瘤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對照組男23例,女14例;年齡48~68歲,平均年齡(54.2±4.6)歲;有癥狀狹窄18例,無癥狀狹窄19例。實驗組男24例,女13例;年齡46~67歲,平均年齡(53.4±4.3)歲;有癥狀狹窄17例,無癥狀狹窄2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狹窄類型構成比無明顯差別,符合可比性要求。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術前3d給予氯吡格雷75mg/次,1次/d、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口服。術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鈉10mg,在全身肝素化基礎上,經右股動脈穿刺將F8導管鞘置入頸總動脈。在微導絲引導下,將Angioguard RX和SPIDERX腦保護裝置定位于狹窄處并放置相應規格支架,球囊隨即擴張。使用吸引導管將術中產生的斑塊碎片從頸內動脈去除。斑塊去除完成后,收縮遠端球囊,恢復血流供應。術后經腹壁皮下注射0.4 mL依諾肝素,2次/d,連用3~5d。同時給予氯吡格雷75mg/次,1次/d、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口服,連續使用6個月。
1.2.2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鈣片。即術前3d和術后加服阿托伐他汀鈣片40mg/次,每晚睡前頓服。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第1天、3天、7天時血清超敏C-反應蛋(hs-CRP)、白介素-6(IL-6)、IL-8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變化及住院治療期間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炎性因子測定:采集患者肘部靜脈血5mL,離心獲得血清后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定,試劑盒采用上海博研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產品。并發癥包括腦并發癥(短暫性腦卒中、腦梗死、腦出血)、心血管并發癥(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局部并發癥(局部血腫、假性動脈瘤、神經損傷)。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包處理,計量數據用(±s)表示,血清炎性因子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標準。
2結果
2.1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血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變化情況:術后第1天、3天時,兩組血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顯著高于同組術前(P<0.05);術后第7天時,對照組血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顯著高于同組術前(P<0.05),但實驗組僅有TNF-α水平高于同組術前(P<0.05)。兩組術前血清炎性因子無明顯差異,但實驗組在術后1d、3d、7d時,血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相同時間點時的水平(P<0.05)。見表1、2。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對照組1例發生短暫性腦卒中,腦梗死、腦出血各2例,1例心肌梗死、1例局部血腫,1例神經損傷,總并發癥發生率為24.3%(9/37)。實驗組1例發生腦出血,無心血管并發癥,1例發生局部血腫,總并發癥發生率為5.4%(2/37)。實驗組總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5.232,P=0.02)。

表1 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血清hs-CRP IL-6 IL-8及TNF-α水平變化情況
注:F組內=30.528,P=0.00;F交互=13.418,P=0.00;F組間=6.350,P=0.00;a與術前比較,P<0.05

表2 兩組相同時間點比較的t值和P值
3討論
頸動脈狹窄由于無典型臨床表現易被患者和醫生忽略,許多研究表明,頸動脈狹窄與腦卒中的發生、進展密切相關[3]。過去,針對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多采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治療,療效確切。近年來,隨著CAS的出現及療效逐漸得到臨床醫生的認可,CAS有逐漸取代CEA的趨勢。選擇何種術式,目前普遍認為,對70歲以上患者采用CEA效果較佳,而對70歲以下采用CAS術式能獲得更滿意的效果。但不管何種術式,頸動脈患者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較高,易導致不良預后發生。本研究患者年齡均小于70歲,故本研究采用CAS治療。研究表明,CAS術后的炎性因子(如IL-6、IL-8、TNF-α、hs-CRP等)水平與術后早期炎癥反應和病情變化密切相關,且與術后心腦血管并發癥發生相關[4]。因此,采取降低炎性因子的干預措施可能對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有著積極作用。
阿托伐他汀是臨床常用的調脂藥之一。近期許多研究已證實,阿托伐他汀可通過抑制動脈血管內膜炎癥反應而起到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5]。張曉東等[6]研究發現,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角叉菜膠所致氣囊滑膜炎大鼠模型血清中的hs-CRP水平,還可降低丙二醛水平及丙二醛反應體內脂質過氧化程度,減少氧自由基的釋放,進而發揮抗炎的作用。IL-6、IL-8、TNF-α、hs-CRP是炎癥反應發生的重要介質,因此,本研究將其作為判斷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炎癥反應的狀態,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CAS后第1天時IL-6、IL-8、TNF-α、hs-CRP明顯升高,術后第3天、7天逐漸下降,說明患者機體炎癥反應在術后第1天達高峰,在術后3d、7d下降趨于正常,但比較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發現,應用阿托伐他汀輔助治療的患者IL-6、IL-8、TNF-α、hs-CRP在不同時間點均低于對照組,且在術后第7天達術前水平,提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抑制CAS術引起的炎性因子釋放,其機制可能為:①阿托伐他汀具有直接抑制炎性細胞因子合成與分泌的作用。②阿托伐他汀作用于內皮型NO合成酶(eNOS),促進NO的合成并刺激內皮細胞對NO的釋放,間接抑制炎性因子的釋放。③阿托伐他汀可下調可溶性細胞間粘附分子及金屬蛋白酶在巨噬細胞中的表達,減少炎癥細胞聚集,從而降低炎性因子的分泌。④阿托伐他汀是HMG-CoA還原酶的抑制劑,可降低IL-6重要成分類異戊二烯前體甲羥戊酸的合成,從而減少IL-6的合成。
CAS術后炎癥反應會影響斑塊的穩定性而增加血栓形成風險,而血栓是導致術后急性腦梗死的重要因素;多種炎性因子是腦出血、神經損傷、心血管的炎癥反應的重要促使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腦并發癥、心血管及局部并發癥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阿托伐他汀鈣能有效減少CAS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王林,熊全庚,張春莉,等.頸動脈超聲在篩查頸動脈狹窄及腦卒中高危人群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2):129~130.
[2]苑楊,鐘華,杜世偉,等.介入支架治療頸動脈狹窄患者術后凝血因子和炎癥因子變化的研究[J].天津醫藥,2013,41(4):331~334.
[3]李毓萍,劉穎萍,何秉賢,等.頸動脈狹窄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10(3):236~237.
[4]覃星悅,肖海,樊金蓮,等.頸動脈支架置入后炎癥因子與大腦缺血性損傷的研究[J].廣西醫學,2012,34(12):1641~1642.
[5]Munk PS, Butt N,Larsen AI.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predicts clinical restenosi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Scand Cardiovasc,2011,45(9):139~145.
[6]張曉東,李輝,宋潔,等.阿托伐他汀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的影響[J].武警醫學院學報,2011,20(5):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