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亮
(邳州市議堂中學,江蘇 邳州 221300)
優化朗讀教學,創設魅力新課堂
劉兆亮
(邳州市議堂中學,江蘇 邳州 221300)
一直以來朗讀教學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教育的發展,朗讀環節也被不斷弱化。作者針對初中語文教學的朗讀現狀,結合實際教學案例提出看法,旨在提高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的地位,同時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
初中語文 朗讀教學 魅力課堂
語文學科融合了由古至今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因此語文教學不僅要重視對學生語文技巧的教學,更要注重發現語文學科的魅力,讓語文學科在素質教育的光環下熠熠生輝。
1.缺乏足夠的朗讀時間
就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現狀而言,教師重視講解教學要強于朗讀教學,一節課下來,教師絕大多數的時間都花費在了課文講解上,真正為學生示范讀,讓學生朗讀的時間則是少之又少。面對現狀,我們不禁要問:一節課45分鐘的時間,學生能夠用來朗讀的時間到底能有多少呢?久而久之在這種錯誤朗讀教學思想的引導下,朗讀教學便會逐漸淪為語文教學的一種形式,一種點綴。例如在講《看云識天氣》一課中,教師把大多數時間都用在了字詞和課文的講解上,并沒有給學生留出朗讀時間,即使有些教師安排了朗讀的環節,也只是給學生留出了很短的時間,在學生還沒有完整讀完這篇文章時,教師就會打斷學生朗讀,繼而轉到下一教學環節,如此,朗讀就成為語文課堂上的形式和過場,教師認為語文教學中已經囊括了朗讀的環節,因此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在教學上都得到極大安慰。
2.缺乏明確的朗讀目標
語文教學涉及了大量不同文體、不同情感的文章,教師在朗讀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將文章的這些不同之處有效區分開來。其實每一種文體,每一種情感都需要學生采取不同的朗讀目標,如果將其混為一談,那么朗讀教學就失去了真正意義。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教師,在布置朗讀任務時會這樣說道:“同學們,現在來朗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同學們,現在來朗讀《背影》。”等,教師在布置相應的朗讀任務時,并沒有幫助學生明確朗讀目標,只是單純讓學生以朗讀形式將文本表示出來,但是學生沒有正確意識到應該以歡快的情緒朗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還是應該以感人的情懷朗讀《背影》,很多學生往往是在錯誤信息的指引下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朗讀得過于沉悶,將《背影》朗讀得過于冷淡。試問:這樣混淆的朗讀是否真的可以提高朗讀的有效性呢?答案是否定的,這樣缺乏明確目標的朗讀是低效的、是枯燥的、是無趣的、是不被提倡的。
3.缺乏多樣的朗讀策略
在現階段的朗讀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在朗讀策略的把握上存在很大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朗讀的范疇有局限性。大多數教師會將教材作為朗讀教學的主戰場,這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除了教材中的內容之外,學生再無任何機會接觸其他形式的朗讀素材,那么這樣片面的朗讀內容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朗讀視野。二是朗讀的形式過于單一。不少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時只會單方面地采取同一種朗讀策略,即有的教師喜歡采取讓學生單獨朗讀的方式,有的教師喜歡讓學生采取齊讀的朗讀方式,有的教師喜歡采取為學生示范朗讀的方式,有的教師喜歡讓學生采取分角色朗讀的朗讀方式,等等,這些多樣化的朗讀策略并沒有任何錯誤,但是當教師將這些不同的朗讀策略分開進行的時候,便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朗讀效率。
1.給予學生足夠的朗讀時間
我們發現教師不愿意在朗讀教學上花費時間的一個很大原因便是教師不重視朗讀教學,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朗讀環節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因此,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語文教學中的任意環節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不能出于一己之見,也不能完全出于對應試教育的思考,斷然將朗讀環節認作是無效、費時的教學環節。對于這樣一門以交際為基礎而形成的學科,朗讀在培養學生語文交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古人有“讀書搖頭晃腦”一說,可見朗讀在古人看來是何等重要,那么為什么語文教育發展到今天,我們卻要忘本,卻要讓語文教學變成啞巴教學呢?事實上,沒有朗讀,學生怎能感受《春》的魅力呢?沒有朗讀,學生如何獲知《看云識天氣》的真理呢?沒有朗讀,學生如何欣賞《天上的街市》的優美?如果沒有朗讀,那么學生如何體味到《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人生感悟呢?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必不可少。
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過程中,我們不妨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朗讀時間,讓學生一遍一遍地朗讀這篇優美的文章,學生可以從童年充滿趣味的回憶角度進行朗讀,可以從言辭優美的角度進行朗讀,總之經過一番有效的朗讀,學生自然能夠在朗讀中感悟到更多東西,這些東西是教師想要通過單方面的講解和灌輸無法得以實現的。
2.樹立明確的朗讀目標
樹立明確的朗讀目標是朗讀教學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教師在朗讀教學中,首先應該幫助學生明確朗讀目標。那么何為明確的朗讀目標呢?明確的朗讀目標即學生是在準確的情感氛圍中,在言詞語調的正確把握中,以正常的語速進行朗讀的過程。明確的朗讀目標要求教師在布置朗讀任務的時候不能不分文章的類別和文體,對所有的文章采取相同的朗讀策略,這樣會讓學生忽視朗讀目標。例如在教學朗讀《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應該通過事先的講解讓學生明確本篇課文的整體基調,即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父親對作者濃濃的父愛,也感受到作者對父親帶有的慚愧心理及對父愛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時明確本文質樸的表達方式,學生只有對上述這些方面有明確認識,才能在后續的朗讀中表以真摯的情感和正確的朗讀基調。
其次,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時刻銘記并明確朗讀目標。鑒于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容易受到多重元因素的影響,如有的學生在當眾朗讀中會出現緊張心理,有的學生在朗讀中會被一些意外的事件吸引等,在學生因此而忘記了朗讀的目標時,教師應該及時提醒學生明確朗讀目標,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整個朗讀過程中都能保持明確的朗讀目標。
3.采取多樣化的朗讀策略
多樣化的朗讀教學策略既滿足了朗讀教學的需要,又滿足了素質教育對朗讀教學的需求,因此在朗讀教學中實施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是最正確的選擇。一方面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朗讀素材。除了語文教材中的朗讀素材之外,教師也應該通過多媒體等形式為學生拓展更多的朗讀素材,讓學生的朗讀視野變得更加開闊,也讓學生的朗讀情感變得更加豐富。另一方面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朗讀教學方式。針對單獨朗讀、齊讀、示范讀和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策略,我認為任何一種朗讀教學策略都不是完美的,都存在一些問題,如果能夠嘗試將這些不同的朗讀策略有效結合起來,則不僅可以使其達到優劣互補的效果,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長時間維持學生朗讀興趣的效果,同時可以從多個視角讓學生全方位感知朗讀素材的多重感悟,從而大大提高朗讀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要想打造語文魅力新課堂,朗讀教學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教師必須抓好朗讀教學這一重要環節,讓語文教學在朗讀中熠熠生輝,在朗讀中充滿獨特魅力。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針對朗讀教學現狀,結合日常教學實踐,給予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明確朗讀目標,并采取多樣化的朗讀策略進行朗讀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總之,就是要優化朗讀教學,創設魅力新課堂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
[1]馬彥敏.語文教學要關注朗讀的有效性[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02).
[2]陳小芳.語文課堂:向著“樂于朗讀”出發[J].成才之路,2009(27).
[3]王虹.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才智,2012(35).
[4]張群.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