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慧 徐躍華 李陽新 黃介梅 李 琮
(安徽醫(yī)科大學黨委組織部,安徽 合肥 230032)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大學生黨員質量再提升
沈 慧 徐躍華 李陽新 黃介梅 李 琮
(安徽醫(yī)科大學黨委組織部,安徽 合肥 230032)
本文針對當前社會思潮多元化對大學生黨員價值觀的沖擊,結合高校黨建工作實際,發(fā)現并提出大學生黨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存的突出問題,從實踐育人、機制保障、情感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廣泛宣傳等四個方面,提出通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大學生黨員質量再提升的有效路徑,為提升高校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提供借鑒。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大學生黨員質量 提升途徑
在十八大報告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這12個詞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當前,在多元文化交互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大眾形成社會價值共識和共同價值追求,擴大主流價值觀念的影響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戰(zhàn)略任務。高校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隊伍中的先進分子,是先進文化的引領者和踐行者,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生力軍和骨干力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可以確保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現實需要。
新時期的大學生黨員擁有很多時代賦予的特質,具有難能可貴的優(yōu)秀個人素質和品質,在政治上展現出思想過硬,業(yè)務水平高,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好,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開拓精神,有著較強的自主意識和獨特的想法,為黨員隊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帶來了挑戰(zhàn)。
(一)價值觀多樣化態(tài)勢沖擊了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面對鋪天蓋地的網絡信息和各種異質文化,還處于感性思維階段的一些學生黨員,易受到情感和思緒波動的影響,認識問題浮于表面,不可避免受到一些非主流文化的影響,價值觀體系呈多元化發(fā)展,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尤其在就業(yè)形勢、升學考研、社會競爭等壓力逐年增加的趨勢下,有的學生思想認識產生困惑,很容易產生非理性的精神追求,進而出現部分學生入黨動機多元化、理想信念不堅定、入黨前后態(tài)度不一等現象。
(二)知行分離現象阻礙大學生黨員有效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有研究表明,大學生黨員群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次的內容認同度都很高,但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因為多元文化思潮、認知程度、實用主義、培養(yǎng)模式、教育環(huán)境、競爭壓力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行為表現出矛盾和功利化,進而有部分人表現為道德行為不一致,“口號在左,行動在右”。在調查中,認為學生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發(fā)揮很好或是比較好的有53.2%,認為發(fā)揮了作用但不明顯的占41.5%,有5.4%的學生認為沒有發(fā)揮作用。進一步加強對發(fā)展學生黨員工作的質量監(jiān)督和控制,有效引導學生黨員加深對黨的認識,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成為提升大學生黨員素質的瓶頸所在。
(三)一些高校在黨員再教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訓重理論輕實踐
大學生黨員學習黨的政治理論知識是以“三會一課”為基礎平臺,其他學習形式相輔相成,有機結合。但當前一些高校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多以宣傳教育、講座學習或座談討論為主,“以學生為中心”的宣傳教育模式運用不足,活動形式單一化、程式化,教育內容重理論輕實踐,導致教育培訓實效性不佳。實際調查顯示,廣大青年愿意接受的黨員教育培訓形式,依次為組織生活、專題教育、參觀學習、社會實踐、互動式討論學習、學習競賽、黨員大會、理論研討會和先進事跡報告會。同時,對于現代教育技術在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培訓中的運用越來越受重視,但創(chuàng)新實踐育人平臺欠缺,網絡教育平臺資源未充分開發(fā)。
(四)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考核評估體系尚不健全
科學的考核評估機制是大學生黨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助推器。據調查顯示,大學生對于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表示相當認同[2]。但存在學習主動性不夠的問題,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乏健全合理的考核評估機制,培育效果、構建成果,難以準確衡量,一些大學生黨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教育缺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
核,是對我國社會多元價值觀的引領。高等院校承擔著人才培養(yǎng)、知識創(chuàng)新和社會服務的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高素質黨員隊伍的前沿陣地。加強和改進高校大學生黨員發(fā)展再教育工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凝聚思想共識,夯實高校基層組織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是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舉措。
(一)以實踐育真知
社會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根本途徑。馬克思曾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3]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為指導,從日常學習和生活出發(fā),在實踐中引導大學生黨員由內容認同、價值認同,逐步轉變?yōu)榍楦姓J同,最終實現從思想上、行動上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通過針對性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驗教學、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主題實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我在行動等活動,逐步實現理論學習—實踐領會—行為內化的引導目的,構建高素質的生力軍,從而影響并帶動更多的大學生群體構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的核心價值觀。
(二)以機制做保障
1.規(guī)范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和作用發(fā)揮機制。充分發(fā)揮“三會一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結合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定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理論教育學習,明確學習目標,規(guī)范學習范圍。進一步發(fā)揮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范作用,設計基礎性作用發(fā)揮路徑和發(fā)展性作用發(fā)揮路徑。基礎性路徑針即對全體大學生黨員提出在思想、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發(fā)揮榜樣作用的要求,發(fā)展性路徑針對有特殊才能和典型特點的學生黨員提出發(fā)揮先進典型作用的要求。
2.設立評價考核和監(jiān)督機制。建立包括理論素養(yǎng)、思想政治素質、學業(yè)成績、作用發(fā)揮、群眾基礎等五個一級指標的發(fā)展質量考核體系,明確每單項考核要求和標準,通過黨員自評、支部點評、學生議評、組織考評的立體式評分辦法,定期考核,及時反饋。通過設立黨員公告欄、黨員亮身份、定期在支部黨員大會上匯報個人情況等形式,自覺接受監(jiān)督。
3.建立健全獎懲激勵機制。在培育考核過程中,科學量化的制定合理的獎懲激勵措施和約束辦法,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互補充,做到有功必獎,有過必懲,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培訓的長效性和實效性。
(三)以情感聚人心
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思想共識,僅有認知和行動的統(tǒng)一還不夠,情感認同也同樣重要。沒有情感認同作支撐的價值觀,易受非主流文化思潮和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只有從情感上肯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不偏不倚。可借助正反實例現身說法、情境角色體驗教學、團隊輔導訓練等方式,開展情感認同教育,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大學生黨員的行為指南。
(四)以創(chuàng)新注活力
創(chuàng)新是進步的加速器。通過大力改進和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方式方法,設立興趣小組,組織開展如典型引領、知識競答、學習接力等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組織活動,充分調動大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同時,發(fā)揮老黨員的模范帶領作用,在高年級學生黨員中選拔覺悟高、素質優(yōu)、業(yè)務強的優(yōu)秀黨員,設立“黨員導生”制,領跑入黨積極分子隊伍,既借助朋輩教育有效開展一對一幫扶培養(yǎng),又促進新老黨員與時俱進,共同進步。
(五)以宣傳造氛圍
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建立網絡專題學習平臺,配合報刊、電視、手機等媒體手段,打造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效果。利用大學生黨員喜聞樂見的微信、微博、論壇、郵件等方式,進行理論學習、思想匯報、交流討論、宣傳典型等,尤其加強先進典型的宣傳示范,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人文素養(yǎng)、社會公德、傳統(tǒng)美德等方面的正能量作用,進一步營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有效提升大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18.
[2]王晨艷,李奎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與培育探析——以大學生為例[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1(1):37-6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項目(編號:2014xszh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