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鴻 趙麗紅 張素敏
摘 ? ?要: 合作,顧名思義,就是一人一口,各抒己見,為了同一目標而傾盡全力,才能有所收獲。作者根據自己對合作學習理論的研究,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重點圍繞合作學習在口語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 英語學習 ? ?團隊合作 ? ?口語提升
很多大學生英語學了至少12年,證書拿了不少,高考成績也不錯,但口語依然是難以跨越的障礙。殊不知,語言要在互動和語境體驗中學習和運用才能更加有效。在有互動和交際需要的語境里學習外語,才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各自的優點,而個體差異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合作學習就是要合作者在外語學習中發揮各自的優勢,揚長避短,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眾人一心,共同克服困難把外語學好。
一、合作學習第一階段——語音突破
發音對口語的影響不容忽視。發音純正,口語就好,口語好就會有信心炫耀自己,而英語口語提高的重要條件就是在公共場合“炫耀”,得到大家的認可和鼓勵,從而提升對整個英語學習的自我評價和信心,形成英語學習的良性循環。
然而,學好語音不是簡單地發好幾個音,模仿語音語調問題,而是關系到對自己學習英語能力評價的問題;關系到學習信心和學習心態的問題;關系到英語學習能否堅持下去的問題。因此,英語一開始就應該著力狠抓語言訓練,培養健康的學習心態,開好了這個頭,終身受益。
只有開口,才有可能成功——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行動,要充滿自信,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基礎。為了把好這一關,筆者首先對2012級新生進行語音過關考試,針對出錯比較多的音標進行講解糾正,然后讓學生觀看語音錄像,兩兩練習,互相監督,共同把關,直到發音純正為止。
二、合作學習第二階段——語言輸入
語音過關了,再培養學生結合閱讀材料,自由表達自己想法和見解的能力。輸入過程理論強調讓學生利用輸入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聲,只有胸有成竹,才能言之有物,打開自我封閉之門,自信地脫口而出地道、流利的英語。這樣就可以避免“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的中式英語錯誤。高中應試教育的結果就是學生英語成績高但沒有養成開口說英語的習慣,不會用英語思維,不敢在公眾場合說英語,性格靦腆,害怕犯錯誤,害怕同學嘲笑,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點,缺乏冒險、積極進取的精神,只能保持沉默、被動地接受,使口語成為英語學習的障礙與軟肋。
英國語言學家亞歷山大認為:“朗讀是變無聲的文字為有聲的語言閱讀方式,它可矯正語音,使文字的音和形得以統一。”朗讀不僅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含義,還能變作品的語言藝術為口頭語言,從而提高純正的口頭表達能力,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習語言的自覺性、主動性。
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英語學習自信心,首先,筆者選取了趣味性強、文章短、內容通俗易懂的新概念第二冊十篇文章,把文章的文本和音頻發給大家,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背誦,糾正發音。在非常流利之后,利用語音室電腦軟件,進行口語測試、錄音,讓小組學生共同去聽語音、語調和原版進行對照,相互討論,發現問題找出改進的方法和措施。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在同學間來回巡視,對大家有難點或有爭議的地方進行指點。文章達到嫻熟之后,同學之間還要就課文內容進行漢譯英提問?;卮饡r,必須脫口而出,不能回答、出現錯誤、理解失誤的地方馬上糾正并夯實。最后,教師針對語音、課文內容和漢語意思在各組抽查,在班級進行比賽,評出最佳小組,并給予表揚和獎勵。通過兩周的有計劃學習,各個小組成員的口語都有很大的提高,都能脫口而出地道的英語,并學會用英語思維,而不是在頭腦中進行漢語思維,找到對等詞后,再翻譯成英語?!懊也挥谐?,鮮克有終”。習慣養成后,一以貫之,持之以恒,靈活利用。通過這種方法進行課文的朗讀和經典段落的背誦,使知識得到積累和拓展。
三、合作學習第三階段——語言輸出
只有給學生提供更寬廣的舞臺,他們才能更精彩地展現自己的風采。為了幫助學生夯實英語語言基礎,提高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鍛煉學生自由表達能力,筆者開辟了英語第二課堂,它不僅與第一課堂緊密銜接,還是第一課堂的有機延伸和補充。在講到新視野第一冊,艾滋?。ˋIDS)這一課時,為了引起大家對艾滋病的重視,筆者把引起艾滋病的原因、癥狀、結果、預防等問題分發到不同的小組,讓他們課下查資料,用英語總結(這個環節可以求助老師),然后以PPT形式展示給大家,并進行評比,最后老師進行總結、點評、補充更加有益的材料。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課程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們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英語運用和口語表達能力,還充分意識到艾滋病的危害和預防措施,從而做到潔身自好,并正確地對待艾滋病。對艾滋病患者的態度,也由原來的談“艾”色變,“敬”而遠之,漠不關心,心懷恐懼,轉換為對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理解、關心與支持,積極參加紅絲帶宣傳的活動,號召廣大同學們共同抗擊艾滋病,用“心”來參與預防艾滋病的工作。
怎樣忘我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是口語水平提升的下一個目標。老師指導學生學唱英語歌,詩歌朗誦,將課文改編成話劇,進行才藝表演,所有這些都是以小組為單位并有相應的獎勵機制。他們不僅充分掌握了課本知識,拓寬了知識面,更大大地提升了英語口語表達的信心、興趣,實現了樂學的目標,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優勢所在和團結就是力量的精髓。
四、合作學習的成果
1.合作學習可以改變學生對待問題的態度。
行為主義認為語言是一套習慣,而習慣需經過大量的反復的刺激——反應(S—R)才能養成,并保持相當長的時間。合作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至少兩個學期的強化影響。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們深刻體會到影響英語學習效果的并不是性格特征,而是學習態度和動力。面對問題不應逃避,而是坦然面對,迎難而上;不是獨自忍受,而是共同努力,集思廣益。因為問題是智慧之源,一旦解決了問題,就提升了自信心,提高了智慧。發現問題的著眼點越清晰、越明確,對人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越有幫助,完成任務就越及時,總結也會越有針對性。學生們在互相合作中認識到合作伙伴的思維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且是越利用、越增值的資源,越能接近自己奮斗的目標,使良好的合作習慣伴隨并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2.合作學習有利于減輕學習者焦慮、提升自我價值。
合作學習能增加學習者語言交流機會,促進課堂互動;能提供符合學習者領悟水平的語言輸入和輸出;有利于增強學習者的自信和自尊水平;有利于增強學習者學習動機(Crandall,2000)。合作過程中,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身份地位是相同的,因此參與者能夠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不斷利用自身的優點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自己在團隊中應有的作用,為團隊創造價值。筆者任教的兩個實驗班分別獲得了省級優秀班集體和省級優秀團支部的稱號。其中任智芮同學獲得全國大學英語比賽一等獎,另兩人獲得世紀之星演講比賽二等獎。這些成績都與他們個人的努力和集體的合作是分不開的。
3.師生關系發生變化,工作價值得到提升。
在“合作式”體驗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者,而是被拉下神壇和學生們融為一體的合作者:共同設計學習任務、創造學習環境、開發學習資源、評價學習成果,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合作學習提升了教師工作的價值,增強了教師的教學責任感,樂于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更新知識、設計教學任務、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這種責任感和投入的增加意味著更符合學生需求的語言教學,這種有意義的教學能激發學生語言學習的興趣,實現師生間教與學的良性循環。
英語學習,只有選擇正確的方式,進行團隊合作,才能發揮學生各自的優點,揚長避短,才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改善學習效果,讓所學到的知識真正發揮出作用,實現預期的價值。
參看文獻:
[1]張正東.外語教育技巧新論[M].科學出版社,1999.
[2]高達.激發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思考[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
基金項目: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SZ129009,河北師范大學第十二批教改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