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檢成
著力解決問題抓好后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
梁檢成
面對后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政治工作要找準穴位、把準脈搏,有的放矢做好工作。為此,要緊貼后勤部隊政工干部短缺實際抓力量整合,著力解決教育關聯度不高的問題;緊跟后勤部隊官兵訴求多元現狀抓引導,著力解決教育吸引力不強的問題;緊扣后勤部隊信息環境閉塞特點抓資源聯動,著力解決教育貼近度不夠的問題。
解決問題;后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
習主席強調,政治工作要奔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去,找到穴位、把準脈搏、打準鼓點,有的放矢做好工作。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指示,就要緊盯單位實際,直面問題和短板,推動政治教育向“活”里抓、往“實”里走。
由于編制結構和使命任務的特殊性,后勤部隊基層單位大多營連編制、排班人數,干部尤其是政工干部人手少,近三分之二單位的政治工作由軍事主官“一肩挑”,且駐地相對分散,又需提供全時全程全域的保障,人員集中難,開展教育往往被迫見縫插針,甚至各自為戰。解決基層教育單打獨斗、教育力量空轉內耗的問題,必須打破機關部門之間、機關基層之間的“楚河漢界”,把“多條線”擰成“一根繩”,變“獨角戲”為“合唱團”,形成整體合力。
一要加大“統合”的力度。年初算好“時間賬”,結合年度大項工作,劃分時間節點,嚴格落實歸口管理制度,其他部門需要在教育時間安排的教育,政治部門要做好統籌,防止發生撞車問題。臨時做好“加減法”,對遇有重大事件、突發事件需臨時安排的教育,及時研究、梳理和分類,該重點落實的通過調整階段教育計劃加以落實,減少基層“五多”。備課授課“集約化”,按照區域臨近的原則,劃分教育協作區,重大教育、專題教育集中首長和機關職能部門力量備課,理論性、政策性、專業性較強的教育外邀部隊專家、地方領導作專題輔導,基礎性、經常性教育依托各片基層單位分工備課,有計劃地組織巡回授課或集中聽課,既減輕備課壓力,又凝聚集體智慧,提高教育質量。
二要把好“量變”的尺度。要充分尊重基層部隊抓教育“四種權力”,做到統標準不統方法、統時限不統進度、統意見不統方案,允許基層結合任務實際自主調整教育內容、時間節奏和方式方法,對多項教育相近的合并、重復的刪減、時長的壓縮,隨機教育能解決的不強求專門安排時間上課,只需領導干部掌握的不強求基層也搞教育,一堂課能講清的不強求開展系列教育,把教育目標體現到促進官兵思想覺悟提高、精神面貌改變、基層全面建設進步、訓練保障任務完成上。
三要提升“參與”的熱度。注重突出官兵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理論骨干的“酵母菌”作用,聚焦創新理論解析、社會現象透析、疑點問題辨析,廣泛開展小教員、小課堂、小授課等活動,變“我講你聽”為“官兵人人講”,變一人唱戲為多人訪談,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互動,形成人人參與教育、人人接受教育的生動局面。例如,我部依托“油龍大講堂”,將轉業退伍到地方的成功人士、業務能力突出的干部骨干請上講臺,袒露成長軌跡、講述心路歷程、分享成功經驗,組織赴駐地監獄、廉政教育基地等特殊場所聆聽“特殊人”的“特殊懺悔”,官兵深受教育。
當前,青年官兵主體為80、90后,甚至是95后,作為吃著薯片、看著大片、玩著芯片長大的一代,他們價值取向多元、思想行為多變、興趣愛好多樣、利益訴求多維,求新、求異、求變,趨利、趨急、趨于自我。教育如果還是老套的“教條式”“填鴨式”和“應景式”,必然走不進官兵內心、引不起共鳴。解決教育吸引力不強的問題,必須奔著官兵的活思想去,用真理說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
一要講揭示真理的話。真話不等同于真理,但真話卻最接近真理。因為真話的特性就是真心、實在,更能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當前一些基層官兵之所以反感教育,很重要原因是教育缺少真實,缺少新意吸引不了人,缺少情意感動不了人,缺少真意取信不了人,缺少擔當說服不了人。要講出真話,就需接實地氣,經常深入兵中收集真實想法、鮮活語言和生動事例,圍繞關系官兵成長進步、關聯個人發展需求、關乎切身實際利益等軍營熱點調查思想,聚焦“豆腐渣”工程頻發危機、“老虎蒼蠅”紛紛落馬、炫富仇富仇官話題不斷等社會焦點理性剖析,不與現實脫節、不回避矛盾問題,用真話去揭示真理、用真話去詮釋現實、用真話去說服官兵。
二要上啟發自覺的課。把自己思想裝進別人腦袋,是一件很難的事,我們不可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于人,但卻可以用自己的思想火花去激發教育對象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就要求施教者必須對自己講的理論堅信不疑、深思熟慮,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明白自己要提倡什么、摒棄什么。在此基礎上,區分受教層級、環境和時機,借鑒《開學第一課》《開講啦》等電視節目,采用“大家議”“拉家常”的方式,用群眾化的語言把大道理講實、小道理講深、難道理講透、老道理講新,讓教育對象掌握蘊含在真理之中的根本立場、基本觀點、科學方法,不斷啟發思想和行為自覺。
三要辦解決問題的事。善于把開展教育與解決官兵現實思想問題結合起來,做到一人一事、一題一課、一難一解,有什么模糊認識就澄清什么、有什么疑難問題就解答什么。特別是要貫徹整風精神,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對照檢查、討論辨析,把與“四有”標準要求不相符和不適應的思想觀念、能力素質、精神狀態、品行操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找出來、解決好。近年來,我部廣泛開展“單位發展之我見”“人有書讀、書有人讀”等活動增知強智,組織建隊50周年隊慶、大項任務前誓師、重大節日升旗等儀式教育凝魂聚氣,官兵反應熱烈。
抓不住特點就找不到重點,教育就點不到穴位、敲不到鼓點。后勤部隊尤其是后方倉庫大多駐地偏遠,遠離市區,官兵獲取信息知識的手段相對單一,對社會新思想、新知識、新發展片面知點有余、全面感悟不足,加上組織教育時與社會時事、新聞熱點等聯系不緊、切合不夠,致使有的教育苦口婆心搞了很多次,但戰士一次探親、一次外出、一次上網沖擊就效果全無。解決教育貼近度不夠的問題,關鍵是統籌盤活教育資源,網上網下、軍內軍外整體聯動推動。
一要運用現代傳媒搞好及時教育。在堅持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抓教育的基礎上,要注重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把握網絡的主流趨向,積極引入時代元素,引導官兵參與網上互動交流,用好博客、論壇等網絡平臺,開展網上思想調查、網上備課授課、網上宣傳引導、網上自主學習、網上談心交流,及時回應官兵關切,解答敏感熱點問題,引導官兵辨別是非曲直,消除負面情緒,堅決抵制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和“三俗”文化的侵蝕影響,提高官兵思想免疫力。
二要優化軍營環境搞好滲透教育。完善硬環境,以直觀的形式讓主流精神元素“進櫥窗、進走廊、進寢室”,在營區安裝強軍目標等內容的勵志燈箱,在學習室、閱覽室和文體活動場所張貼名言警句和英模畫像,在院墻醒目位置刷寫標語口號,營造“進門受感染”的教育氛圍。提升軟實力,創新開展“油龍文化”系列活動,組訓“油龍桶鼓隊”,編輯《天涯油龍》小報,每月評選“油龍精兵”,每周開播“油龍影院”,常態組織“油龍杯”籃球聯賽、軍體運動會和文藝創演等文化活動,發揮其對官兵精神激勵、價值引導、文化熏染作用。
三要依托駐地資源搞好特色教育。善于用好傳統教育資源,發揮革命紀念地、軍史館和歷史文化名勝地的教育熏陶作用;善于用好民族文化資源,廣泛開展學民族語言、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等活動;善于用好軍地人才資源,拓寬視野,為抓教施教注入新元素新活力,在盤活用好各類資源中助推教育提速增效。近年來,部隊先后與駐地圖書館共建共扶,組織官兵祭掃烈士陵園,學習飽含當地少數民族風情的舞蹈等,受到官兵的歡迎。
【作者系91133部隊政治委員】
E2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