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藝寧 宋福勤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狀腺細針穿刺(FNA)細胞學檢查對甲狀腺疾病的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60例接受FNA檢查的患者的臨床資料及病理診斷結果。結果 60例患者中, 2例無法診斷, 40例良性病變, 11例可疑似惡性病變, 7例為惡性, 總體診斷準確率達96.67%(58/60)。良性病變中, 喬本甲狀腺炎占80.0%(32/40), 其所占比率顯著高于其他類型的良性病變(P<0.01)。7例經甲狀腺細針穿刺檢查診斷為惡性者, 均被臨床確診為甲狀腺癌, 細針穿刺活檢對于惡性甲狀腺疾病的診斷準確率達100.00%。結論 甲狀腺細針穿刺病理診斷具有損傷小、診斷率高等優勢, 值得在甲狀腺疾病(特別是惡性腫瘤)的術前診斷中加以應用。
【關鍵詞】 甲狀腺細針穿刺;病理診斷;術前診斷;應用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2.038
術前篩查、診斷對于不同病型的甲狀腺疾病的預防、治療和預后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FNA檢查操作方便、診斷準確, 其在甲狀腺疾病的術前良惡性和病型鑒別中的應用具有廣闊空間[1]。為了分析FNA對甲狀腺疾病的術前診斷、篩查價值, 本文特選擇本院臨床確診的甲狀腺病變患者60例作研究對象, 并對其臨床資料、FNA檢查結果進行回顧分析,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臨床確診的甲狀腺病變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 均符合以下標準:①所選患者應接受術前FNA檢查和術后病理檢查, 且其臨床癥狀、相關檢查結果均符合各類良惡性甲狀腺疾病的判斷標準而被臨床確診;②排除取樣失敗、穿刺活檢禁忌證病例。本組患者中男23例、女37例, 年齡14~80歲, 平均年齡(43.2±8.6)歲, 觸診穿刺20例、超聲穿刺40例。
1. 2 甲狀腺細針穿刺 穿刺前使患者處于仰臥位, 充分暴露頸部甲狀腺處, 在超聲或觸診引導下對取樣部位行穿刺、抽取樣本, 穿刺過程應盡量小心。為了保證樣本的活性應在抽取后及時進行涂片, 涂片時在玻片右側滴加適量穿刺液, 并保持30°角輕緩退片完成涂片過程(至少作2片涂片), 對樣本進行固定、蘇木精-伊紅染色(HE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記錄樣本的細胞學、組織學特征。
1. 3 病理診斷標準
1. 3. 1 FNA診斷標準 對穿刺活檢樣本進行細胞學觀察, 并依據巴氏細胞學分類法對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分類, 良性:非腫瘤形態細胞;惡性:腫瘤細胞, 超聲、常規檢查結果揭示具有典型惡性病變特征;疑似惡性:具有腫瘤細胞形態但缺乏觸診、超聲結果支持;無法診斷:樣本細胞學特征并不符合上述三種病型特征。
1. 3. 2 臨床確診標準 在術中切除患者的甲狀腺病灶、疑似病灶組織, 經冷凍、涂片等處理后送至病理科進行病理檢查, 并由醫師仔細分析患者癥狀、初診和影像學檢查結果、術后病理檢查結果(組織學、細胞學)結合甲狀腺疾病診斷標準對病型、良惡性作出診斷, 良性病變包括喬本甲狀腺炎、甲狀腺囊腫等病型;惡性病變則包括甲狀腺癌、甲狀腺淋巴瘤、轉移瘤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細胞病理診斷情況 術前經FNA檢查, 在60例受檢者中, 甲狀腺良性病變40例、疑似惡性病變11例、惡性病變7例、無法診斷2例;術后病理診斷結果中, 確診甲狀腺良性病變42例、惡性病變18例, 以術后病理確診結果作參照標準, 術前FNA檢查的總體診斷準確率達96.67%(58/60)。
2. 2 良性病變構成比 在60例受檢者的術前FNA檢查結果中共有良性病變(包括良性腫瘤)40例, 其中喬本甲狀腺炎占80.0%(32/40)、亞急性甲狀腺炎占12.5%(5/40)、甲狀腺囊腫占7.5%(3/40), 其中喬本甲狀腺炎患者比率顯著高于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比率,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6.656, P=0.000<0.05), 且高于甲狀腺囊腫比率,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718, P=0.000<0.05)。
2. 3 惡性病變構成比 在FNA檢查結果中, 惡性、疑似惡性病變分別有7例、11例。在臨床確診結果中, FNA診斷為惡性病變的7例患者均證實為甲狀腺癌, 其中乳頭狀癌4例、髓樣癌2例、濾泡癌1例;而在11例疑似惡性病變中, 有甲狀腺癌6例(乳頭狀癌4例、髓樣癌2例)、轉移瘤3例、淋巴瘤2例。細針穿刺活檢對于甲狀腺惡性病的診斷準確率達100.00%。
3 討論
甲狀腺疾病在臨床中十分常見, 可分為良性和惡性病變, 良性病變主要包括甲狀腺功能疾病(如甲狀腺炎、甲亢)以及甲狀腺良性腫塊(腺腫、囊腫)等, 而惡性病變則包括甲狀腺癌、轉移瘤、淋巴瘤等, 由于甲狀腺疾病的種類繁多、病因復雜、部分疾病的癥狀特征特異性差, 因此在臨床中誤診、漏診的情況常常發生, 這既耽誤了治療時機, 同時也增加了非必要手術性病理檢查的負擔, 如何選擇方便、準確、安全的術前篩查、診斷方法是值得關注的問題[2]。
觸診、超聲影像檢查作為傳統的甲狀腺疾病檢查手段, 雖然能夠為甲狀腺疾病的診斷提供依據, 但其對于良惡性鑒別、病理特征鑒別的準確性達不到臨床診斷的要求, 而術后病理診斷雖然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可靠性, 但病理檢查的進行往往需要借助手術取樣, 而對于一些良性甲狀腺病變則顯得不夠必要[3]。FNA是一種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經濟、微創的術前檢查方法, 而由于甲狀腺良惡性病變的細胞學特征有顯著差異, FNA的診斷準確性也值得肯定[4]。
本文的研究結果證實, 以臨床確診結果作參照標準, FNA對于各類甲狀腺疾病的總體診斷準確率高達96.67%, 同時期對于惡性甲狀腺疾病的診斷準確率更是高達100.00%。
綜上所述, FNA診斷結果與術后病理檢查結果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可通過對病灶局部進行快速的穿刺取樣、病理檢查并結合影像檢查、觸診檢查結果實現術前的病型鑒別、良惡性鑒別, 值得在甲狀腺疾病的術前篩查、病型鑒別中加以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彥寶.甲狀腺細針穿刺病理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中外醫學研究, 2015, 13(15):71-72.
[2] 楊槐, 劉祿. 60例非甲狀腺頸部腫塊細針穿刺臨床病理診斷分析. 臨床醫藥實踐, 2013, 22(12):914-916.
[3] 陳波, 周黎光, 曾慶東.細針穿刺技術對腔鏡甲狀腺手術的影響.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5(4):246-247.
[4] 李小民.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在甲狀腺癌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5, 13(8):1.
[收稿日期:201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