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賽君
【摘 要】朗讀和默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兩種最重要的基本功,必須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朗讀不僅能夠加深并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陶冶情操。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能夠獲得豐富的認知經驗,提升自己的發散思維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促進學生語文語感的形成。下面本文將從朗讀時間、朗讀興趣、朗讀方法三個方面探討提升小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朗讀能力;策略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是學生綜合語文素質中的重要內容。小學生要在朗讀中理解文章內涵、感悟情感、陶冶情操,從而提升語文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縱觀當前小學語言朗讀教學現狀,朗讀時間的缺失、朗讀目標盲目、朗讀方法死板、教師范讀缺失等問題接踵而至,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朗讀教學作用的發揮。筆者得出以下四點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一、重視朗讀地位,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
朗讀作為一種重要的語文教學方法,首先必須得到教師和學生的充分重視。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然而在傳統應試觀念的禁錮下,教師逐漸縮短了朗讀時間,片面地將朗讀看是一項耗時耗力的教學活動,課文朗讀一帶而過、敷衍了事,或常常將朗讀時間用作分析課文,剝奪學生朗讀的機會。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合理分配課堂時間,擴充朗讀訓練課堂時間。此外在課堂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齊讀或自由朗讀的方式靈活分配朗讀時間,尤其是在自由朗讀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找熟悉感,在朗讀中提高自己的情感感知能力,切勿敷衍了事。
二、激發朗讀興趣,提高學生朗讀參與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和熱忱,營造寬松自由的朗讀環境,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朗讀帶來的快樂。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參與朗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盡量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到自信與快樂,善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利用多媒體、錄音、影響等手段營造朗讀情景,讓學生快速融入在朗讀氣氛中。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金色的草地》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示范閱讀的方法,讓學生閉上眼睛,加上背景音樂,讓學生在朗讀中想象和思考,感受自然萬物的魅力。教師范讀是最直接的朗讀教學指導方式,是拉近師生情感交流的工具之一。范讀過程中要把握好輕重緩急節奏,調節好抑揚頓挫的語調。教學內容題材要選取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的內容,語氣要富于變化,注重創建情感情境,正確把握文本內容的情感傾向,理清閱讀文本的邏輯順序和情感軌跡,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震撼學生的內心,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范讀情境中增強注意力,并體會到語文文本的言語之美和情感之美。
三、教會朗讀方法,讓學生有目的、有情感地朗讀
教師的朗讀指導對于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當前學生的朗讀能力欠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師指導不科學。在平時的朗讀訓練中,教師教授的朗讀方法落后單一,不具備針對性,與實際的語文閱讀內容的關聯性不強,存在生搬硬套的嫌疑。有的教師只重視朗讀技巧,卻忽視學生的朗讀情感的體驗,最終使得學生朗讀成為徒有其表卻無情感內涵的狀態。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創新朗讀方法,加強對朗讀訓練的指導教學,對朗讀中的技巧進行舉例講解,做到生動形象、具體可感,讓學生充分理解重音、輕音、停頓、節奏等的應用方法[2]。在現代文朗讀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讀懂整篇文章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表達,將自身帶入到作品中,設身處地地尋找作者的情感軌跡,從而正確把握朗讀的語速和語言表達。在詩歌朗讀時,教師要注重教會學生分辨不同題材和思想內涵的節奏和情感計調,注意劃分節奏,針對情感濃烈的地方適當用重音,從而放大朗讀的情感表達效果。小學朗讀教學中,有許多朗讀技巧需要學生掌握,比如輕重音、停頓、語速的控制與運用等[3]。朗讀技巧的運用關鍵在于學生對文章內容和情感的理解。因此正確運用朗讀技巧的前提是充分理解文章內容和情感。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深入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制定好朗讀的目標,善于運用各種標記符號對文章中的重音、停頓等進行標記。針對文中有些句子需要急速、緊張的語速時,教師要重點指導,并示范朗讀,針對一些情緒激昂、愉快、舒張的句子,聲音要高亢、響亮一點;針對那些美好自然物的描寫,語氣要柔和舒緩一些。比如在《翠鳥》一文的朗讀教學中,當獨到描寫翠鳥那種美麗、靈動、可愛的句子時,語氣輕快而跳躍。當朗讀翠鳥習性的時候,語氣較重,可以將翠鳥那種靈敏的特征強調出來。
四、結束語
朗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朗讀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個漫長而系統的過程,它需要廣大語文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選取切合實際的朗讀教材,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價值之處,感悟朗讀教材的實質,善于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要能夠以細心負責的態度精心指導學生朗讀,重視朗讀過程中的細節,教會學生基本的朗讀技巧,從而通過有效的朗讀將一篇篇魅力的字詞句篇扎根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從而開出思維活躍、豐富創新、語言優美的智慧花朵。除了開展以上朗讀提升教學策略外,教師還必須培養學生科學正確的朗讀習慣,選擇一些情感豐富、韻律優美、含義深刻的作品進行朗讀訓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
項目基金:本文系2013江西省社科規劃課題“ 提高小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EA2013-196)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盧一明.提高小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4,27:63.
[2]邢艷萍.提高小學生個性化朗讀能力的有效策略[J].華夏教師,2014,12:79-80.
[3]張嚴冰.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J].考試周刊,2015,05:30.
成長·讀寫月刊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