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努魯爾·伊斯拉姆·納希德

仁川會議之后,我們又在青島開會。在仁川,我們回顧了2000年之后取得的一些成績,回顧了過去面臨的一些挑戰,也談到了2030年教育議程的一些可能性。讓我們為建造一個公平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體系而奮斗。
女士們、先生們,自2000年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很多成員國在中小學入學率上有巨大的提升。我們可以讓適齡兒童上學。但是,更大的一些挑戰,比如孟加拉國面臨的挑戰是成人的識字率提升——很多成年人現在還不在我們的觸及范圍之內,因此識字率很難提高。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開設了遠程大學系統,還組織很多職業技術教育學院開發一些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這些都可以幫助那些成年人完成學業。不同年齡的人也可以在這樣的項目中取得成功。遠程學習中心在孟加拉國遍布各地。
除此之外,政府還開展了學生的電子書項目,并在網站上發布了課程。這些電子書都是免費的,很容易就可以下載。孟加拉國政府為了讓這些課程變得更有意思,制作了很多電視短片以提高大家對教育的認知度。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都知道在現在的情況下,如果我們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是很難讓人民成為全球公民的。我國政府出臺了一些終身學習政策來促進社會學習,確保宗教、性別等因素不會造成教育不公,促進全球的友誼、對人的尊重等。此外,我們希望在教育的不同層面設立較高的標準,讓這些學習者可以在全球的環境下完成自己的學習。另外,我們在2011年制定了國家的技術培訓政策。這個政策的目標就是解決和技術、職業培訓相關的問題,培養更多人才。
我們希望培養有技術能力的員工和國民,為達到這一點,我們開始執行全國性的多媒體策略,讓學校互聯,讓教師幫助培養年輕人。我們著重發展基于就業、需求的教育,不斷促進信息技術現代化。此外,整合教育信息化過程和教育中所用的技術。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孟加拉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也發現了很多機遇,如可以通過教育信息化減貧。恰當地使用信息技術可以使我們達到預期的目標。全國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在2009年實施,現在已經反映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與政府提出的2021年的目標相符,我們希望讓這些信息化項目促進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我們還推出了信息通信技術的總體規劃,以促進教學中信息化的應用。
現在,2500所學校都有多媒體的設施,這些學校的教師也受到了培訓,并開發了很多多媒體課程。我們也有全國性的項目來培訓年輕人在全世界找工作,主要對象是大學生,讓他們成為外包項目的員工。在項目第一期,我們培訓了1.5萬名學生。在每個區域,我們都有這樣的培訓項目,希望把每個區域的信息中心都轉化成為外包信息中心。
說到區域,其實就是當地的區域政府,這是政府達成“數字化孟加拉國”目標的重要里程碑。這些區域級別的信息中心作為一站式的服務中心,在4500多個不同的區域中發揮作用。在這里,人們可以獲得公共的考試資料、網上申請大學入學資格。這些中心也可以給學生們提供一些就業的信息,我們希望年輕人開發收集應用程序。這樣的話,我們的大多數服務都可以通過信息收集來提供,這也是最有效地惠及那些偏遠地區人們的方式。政府通過培養人才,讓他們為實現“數字化孟加拉國”目標作貢獻,不同區域的高科技園也得以建造,我們的目標就是開發基于信息化的產業。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希望把信息化滲透到生活的每個方面。在孟加拉要實行課程的信息化并不難,我們有1.1億人使用手機,有4300萬人已經聯網。當然,信息通信技術也會帶來的一些負面作用。因此,我們要在道德、社會、宗教、家庭價值等方面維護自己的核心價值。我相信,我們的信息化專家會拿出一些有益的解決方案來根除信息化對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子孫后代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后,我想感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組織了本次重要會議,我也想感謝中國政府的熱情款待,謝謝大家!
(本刊根據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現場錄音整理,標題系本刊所加)
編輯 郭偉 校對 許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