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國聯邦職教所(BIBB)主席艾瑟教授在德國國會教育、研究和技術評估委員會上表示,德國雙元制職教體系的國際評價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與德國較高的社會福利和相對較低的青年失業率緊密相關。
然而,德國國內的研究人員對這一體系不再“無限制”地積極看待。相較于2005年,現在的培訓合同量減少了約10萬個,空缺崗位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仍有約8萬名青年沒有得到合適的培訓崗位。
艾瑟認為,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社會上日漸明顯的學術化傾向。雙元制職教體系和高等教育體系不應形成對抗爭奪關系,這樣的錯誤應該避免。更為重要的是,要重新提升雙元制職教體系的競爭能力,以增強其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同時,艾瑟將經濟活動的數字化變革視為雙元制職教培訓的重大機遇。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羅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