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 黃美益
【摘 要】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對技能競賽越來越重視,如何在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成了高職院校和老師關注的熱點;為培養高技能高水平的計算機實踐型復合人才,將計算機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有效銜接是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的發展趨勢和改革方向。
【關鍵詞】高職院校 計算機技能競賽 常規教學 銜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1C-0036-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職業教育要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明確了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職院校跟本科院校有所不同,高職院校要想得到飛躍發展,必須以質量求生存,以技能求發展。而職業技能競賽能夠檢驗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成效,是職業教育的試金石。所以高職院校必須調整姿態,高度重視職業技能競賽,要積極參與到職業技能競賽中去,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會友。
一、計算機技能競賽的重要性及分類
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是為了適應IT產業快速發展,促進計算機應用技術以及產業前沿技術在高職院校中的教學應用,引導高職教育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改革方向,優化課程設置;深化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促進高職畢業生實訓與就業。通過技能競賽可以檢查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跟高職院校的特點相一致。
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按照競賽級別高低可以分為校級、市級、省級以及國家級四大類。按內容來分,計算機類的職業技能競賽包括網頁設計大賽、計算機網絡管理員大賽、網絡綜合布線技術大賽、電子商務大賽、全國計算機應用大賽、Flash動畫設計與制作大賽等技能比賽。舉行這些技能競賽目的是檢查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在項目中體現出實際操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這從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計算機專業的職業性、權威性、參與性以及競技性。同時,職業技能競賽也可以提高職業院校的知名度,提高學校的招生率。
二、計算機技能競賽跟常規教學銜接的重要性
(一)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要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社會和民族要發展離不開自主創新,而單純的常規教學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將計算機技能競賽跟常規教學進行有效銜接,培養社會上需要的技能型綜合人才,不僅符合高職院校發展的要求,也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有利于促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
職業教育舉行技能大賽的目的是讓學生學以致用、讓老師教有所獲。在傳統的教學中,高職院校跟企業之間的溝通非常少,這就導致了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造成了畢業生就業難,而企業卻招不到人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將計算機技能競賽跟常規教學進行有效銜接,改變常規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從而在培養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會友”。
(三)有利于促進教學團隊的建設
目前,職業教育內涵建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是“普教有高考,職教有競賽”。職業技能大賽是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平臺,通過技能競賽可以展現各個學校的風采,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同時也能發現自身的不足。以技能競賽為契機,促進老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以及促進教學團隊建設。通過相互交流參賽經驗、心得,能有效提高教師的各方面能力,從而推動整個教學團隊建設。
三、計算機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相銜接的方法
(一)大力宣傳,培養“人人參賽,參賽光榮”的氛圍
技能競賽對于高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老師要高度重視技能競賽,同時也要讓學生養成積極參與技能競賽的習慣,主動參賽。我們可以利用學院的網站、宣傳欄以及召開技能競賽專題講座等形式來宣傳職業技能競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得學生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技能競賽,在整個學院營造濃厚的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的氛圍,激發學生人人參賽,形成參賽光榮的意識。
(二)以技能競賽為契機,合理設置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目標
目前,各個院校都在抓技能競賽,根本原因是技能競賽不僅能檢查學生,同時也在檢驗著老師,體現出一個學校的教學水平。要想在技能競賽中取得好的成績,首先就得設置合理的課程標準。現在我們學校基本上每門課都有課程標準,但是有的課程在設置課程標準時還是按照老的模式來設計,沒能將社會上最前沿的技術體現出來。而技能競賽將職業崗位要求和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融入到大賽中去,體現出行業的最新行業標準和行業技術,所以要以技能競賽為契機,將職業技能競賽的項目設計及標準融入到課程標準中去,合理設置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目標,保證課程體系的先進性、實用性和創新性。
(三)改變常規教學方法,采用以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
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以學生為主體,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手段,遵循計算機職業教育規律,在計算機行業企業的積極參與下,提供了與計算機崗位需求零距離的對接平臺。項目教學法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合理,更適合當今社會的發展。項目教學法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具有“任務啟發、項目導向、重在操作、突出技能”等特點,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而作為高職院校,培養出實踐型的創新型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我們必須以技能競賽作為導向,合理的將技能競賽的項目設計及標準融入到課程的各相關項目中去。
(四)實行“引進來,走出去”的機制
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跟行業企業有著密切關系,它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各種職業技能競賽的題目都是以行業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為根本依據,而大賽的大部分評委來自一線的技術人員或者專家,所以作為高職院校的老師要積極主動的走出去,走到企業中,積極參與企業項目的研發,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綜合技能。計算機行業更新非常快,教師只有走出去,才能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最前沿技術,才不會跟社會脫節。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可以聘請一些企業中高水平的專家來校教學。
(五)建立激勵機制,定期舉行院級技能比賽
目前,高職學校非常多,要想在龐大的競賽隊伍中獲獎是有一定困難的,特別是偏遠山區的高校。針對這一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一套有效的獎勵機制。高職院校應該加大對教學科研的獎勵,提高老師參加比賽的積極性。以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參加技能競賽獲獎的學生,參照全國職業技能競賽的標準給予適當獎勵,同時可以優先參評獎學金;作為輔導學生參加比賽獲獎的教師,除了可以獲得獎勵外,在評職稱時,條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可以優先考慮。其次,面向全部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根據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的參賽標準和要求,每個學期在校內舉行一次技能競賽,并邀請企業中的專家和其他院校的骨干教師擔當評委。賽后,對比賽中表現比較突出的學生進行培訓,組織他們參加省市級的技能競賽。
【參考文獻】
[1]李銳.職業技能競賽與高職人才培養相融合的研究[J].職業時空,2012,8(7)
[2]李亞琴,李金祥,周德富.基于技能競賽的高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32(1)
【基金項目】2015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
【作者簡介】周小平(1981- ),女,廣西河池人,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信息檢索,室內設計。黃美益,廣西河池人,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