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
在語法教學針對不同的課型、不同的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使每個學生參與學習。通過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原則,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引言
現存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問題突出,老師往往忽視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不能對學生的教育起到促進作用。新課改后教材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避免了超綱等問題的出現,本文以小學英語語法的教學為例,淺談對小學英語語法教育的經驗總結。
二、現狀及問題
1.教學缺乏實踐。一方面,現在的老師教學過于注重結果,一味地以提高成績為先。忽視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造成了“上課聽不懂,下可不敢問”的局面,所以這可能造成學生厭學的發生;另一方面,教材沒有深入實踐,所以實施后有的超綱,不能適合學生學習。當我們根本不給學生講語法的時候,我們發現學生在運用英語的時候錯誤頻繁,語言表達支離破碎,甚至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生的表達欲望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語言交際活動。可見,在小學階段適當進行英語語法教學有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教師素質有待提高。近幾年,老師素質遭到質疑。一方面,是體罰的制度沒有建立起來,一些老師為所欲為;另一方面,教育制度過于要求結果,以至于老師在德育方面的培養不夠。
3.沒有結合自己要講的對象。小學生在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上都有限,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和堅持力都相對于中學生較低,如何讓小學生毫無壓力地接收英語知識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三、小學英語教學原則
1.隱性原則。不少教師上課機械的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和開始新的一節課。這往往是取得不了很好的效果。小學生是一個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心的階段,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通過做游戲等方法引導學生接觸英語。讓學生覺得所學到的英語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而是有更多的趣味性。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被更好的激發。將教學目的隱藏起來,這就是所謂的隱性原則。
2.意義先行原則。所謂的意義先行原則就是讓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更多的理解學習的意義。這主要需要教師營造更好的學習意境,讓學生理解所學的英語具體有什么作用。這樣小學生可能就會想象某天身處哪個意境時英語的重要性了。意義先行,才能走的更遠。
四、促進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策略及建議
1.正確定位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現在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太過于“中國話”,用拼音標注英語也是屢見不鮮,所以很多學生語言不標準,影響了后來的學習以及語言的準確性。
為了扭轉這種語法教學局面,首先,教師要明確語法教學的目的。其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其次,教師要正確安排課堂時間。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選擇編制歌謠的方法。
2.關注學生情感態度,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讓學生在語法學習中動起來。小學英語語法是基礎,但是由于語法本身抽象枯燥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要結合小學生愛玩的天性,通過使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參與到學習當中,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下呈現一個較為成功的語法教學案例。
案例:小學五年級某英語教師在執教《牛津小學英語》5A中Unit 3 At a Music lesson一單元中關于“can”的語法教學。
在這節課中,教師以一首歡快的“In the classroom”歌曲進行了導入,學生們一邊拍手一邊跟著錄音齊唱,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在歡快愉悅的歌聲中被喚起,符合小學生活撥愛動的心理特點,調動了學生來的良好情緒為下面課堂教學做好鋪墊。之后教師以Can you... ? Yes,we/I can. No,we/I cant等熟悉的句子引出這次學習的內容。并通過在黑板上補全句子We can sing.The bird can fly.等方法,使學生學到了can的很多語法。
3.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語法教學中,沒有一成不變的英語教學法,所以教師也要“因地制宜”地去教學生,根據不同時期、學習者的不同以及不同教學內容,結合自身情況,引導學生學習語法。比如說,因為小學生自身學習方面的系統沒有完善,我們就可以幫助他們歸納總結知識,這對學生的終身成長是很重要的并且有意義的。
總之,在語法教學中,應該針對不同的課型、不同的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扎實小學語法教學,為初中語法打下良好的基礎是每位小學英語教師向往和追求的目標。只有生動有趣、重在實踐的語法教學方法才能營造出一個人性化的教學環境,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參與學習,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暢賢.關于改進英語語法教學的認知思考[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3.04.
[2]劉志輝.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新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