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珊
【摘要】新課標對于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掌握有了新的要求,首次提出要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本文主要描述了文化教學的目標以及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結合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 文化教學
2011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掌握有了新的要求,它將英語課程定位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一門學科。新課標提到:“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國學者Ned Seely在他的著作Teaching Culture 一書中提出了在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素質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意識到人們的言行會受到所屬文化的影響;使學生能夠從文化的角度了解外語中詞和詞組的內涵,并且具備必要的查閱和整理有關信息的技巧,同時還要激發學生對外語文化的求知欲,鼓勵他們與該文化的人們有所共鳴。這說明文化教學在語言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了解或掌握一定的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從而能夠更加順暢的使用英語。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課本必修一Unit1 中的reading “Annes Best Friend ”為例,文章通過節選了安妮的一篇日記來表達一個人生命中朋友的重要性,因此,理解這篇日記就成了關鍵。安妮日記的產生是由于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對猶太人大量的殘殺,正在成長中的安妮和家人不得不躲避在她父親公司的密室里長達25個月,期間年少的她長時間不能到戶外活動,讓她覺得生活太過無聊和孤獨,于是她把日記當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并且給它取名為 “Kitty”,用這樣的方式來記錄她當時的生活,排解內心的孤獨。節選的日記描述了因為長期的封閉,使她對于大自然的一切都無比狂熱,以及她內心對自由的無限渴望。對于這樣的文章,如果沒有關于二戰時期的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學生根本無法真正理解文章的內涵。只有學生先學習了當時的歷史背景,才能深刻的體會到安妮一家當時的真實處境,才能讓每個學生珍惜現在的生活、熱愛和平,從而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讓學生在文化中學習語言,通過語言來體會文化。
人教版必修一Unit5“Nelson Mandela – a modern hero”通過與曼德拉相識的伊萊亞斯來描述他眼中的曼德拉是什么樣的,文中描寫了各種伊萊亞斯認為曼德拉偉大善良的事例。然而,曼德拉這個名字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已經不再熟悉,如果沒有關于曼德拉的文化背景的鋪墊,學生是完全無法理解一個不主張暴力的人怎么會指使伊萊亞斯去炸毀政府的辦公大樓;一個偉大的人又怎么會被關進監獄長達27年,這樣的一個人出獄后又怎么會成為南非的總統。任憑教師再怎么細致的講解翻譯文章中的句子,學生也僅僅是知道了某個句型如何使用而已。反之,當學生了解了文章的背景知識后,他們心中的疑惑肯定會得到解答,并且會對這樣一個偉人表現出無比的崇敬之情,從而真正的理解文章內容,也讓他們有了愿意去多讀一讀這樣一篇文章的欲望,使他們的英語學習過程能夠更加輕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看來,文化教學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主要具有以下意義:
首先,文化教學對于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水平,良好的學習動機自然就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去。不同于單純的學習枯燥無味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將文化教學貫穿到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從而使教學活動更加的豐富多彩,不再單調乏味,達到喚醒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其次,文化教學對于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具有促進作用。早期的文化教學主要倡導對學生進行一些文化知識的灌輸。學生從小在母語的熏陶下,接受著母語帶給他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價值觀念等等,學習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包括歷史、地理、風俗習慣、傳統節日、生活觀念、價值觀等,有利于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優化知識結構。
再次,文化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能夠正確和恰當地運用語言。在英語學習中,在經過系統的語言學習和大量的練習之后只能達到對英語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的掌握,但語言的文化內涵卻總是被教師和學生忽略的一部分,學生在使用英語的時候經常不經意地按照本族語的用語習慣進行簡單的套用。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忽視文化差異而產生的語用錯誤甚至比語法錯誤更加嚴重。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融入文化教學,更有助于學生在不同的交際情境中準確把握所要選擇使用的語言,從而達到有效的交流與溝通。
最后,文化教學也有助于學生對文化理解力和判斷力的提升。語言知識的學習通過練習則可以有所提高,但對于文化的理解和領悟卻要經過長年累月進行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獲得,文化教學可以讓學生對隱藏在語言背后的文化的內涵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文化理解力更側重于對目的語文化的理解、鑒別和鑒賞,通過文化比較對本國文化和異國文化的異同有更深刻和準確的認識。
總之,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語言就是在學文化。任何語言,由于受獨特的歷史背景、價值觀、世界觀和哲學思想的影響,都載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意義,是傳播該種文化的主要工具,也是人類用來進行思維和交流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工具。所以,想要讓學生的英語在高中階段更上一層樓,就需要將英語教學和文化教學相結合,這還需要我們每個英語教師的不懈努力,讓教師在快樂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研制組.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出版社,2002:29.
[2]Seely,H.N.Teaching Culture.LincolnwoodⅢ: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198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