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畑
在新課標形式下,英語授課的時間在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一般每周4節課,但我校是5節),要完成那么多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確實有難度。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獲取信息,提高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要渠道。如何使課堂教學產生高效,就教學中如何做到有效教學,其實也就是現在大力提倡的高效課堂,為了實現高效優質的高中英語教學這個目標,在新課改新理念的指導下,針對新教材的特點,根據自身的一些實踐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認真編寫好導學案,抓住學生
高效課堂建設的第一步就是教師要編寫好導學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導學案并不是簡單地把要處理的知識點呈現、羅列在學案上,而是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我們要科學設計學案導學,突出講練結合,精講多練,時間合理安排。最好能當堂批改部分小組。注意啟發性,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逐漸學會自己去總結、歸納、思索。
二、 作精彩的新課導入
我們要重視新課導入,巧設懸念,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見的導入方法有很多,如名言警句、奇聞趣事、幽默笑話、時事新聞等。在這個環節,老師是主角,學生參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老師要通過豐富的語言、表情等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為下一個環節打下基礎。教師的課堂講述一定要做到精準,集中時間優勢重點突破課堂中要求必須突破的疑點、難點、要點和考點。這無疑有賴于教師本人課前的精心準備,包括對學院講述題目的反復構思和有效篩選。同時,教師在課時內能否實現精講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學生的實際接受水平,課堂回歸到以人為本。教師要樹立英語教學聯系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理念,使教材走近學生的生活,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生活。在語言實踐中培養運用英語能力,激發學生樂學興趣,思考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創新性。
三、運用“交流與互動”教學模式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引入小組討論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我把班上的根據座位的編排分成10個小組,每個小組6人,每個小組安排2個英語基礎好的學生當小組長,帶領其他同學,尤其是帶好英語薄弱的同學。小組討論是“交流與互動”的主體,我在日常教學中,把每一個教學中要掌握,要突破的重點、難點,先布置到小組,組長帶領本組同學先自學,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學習中的主角,而不是配角甚至是觀眾,這樣也同時解決了課堂上老師有時候不能關注到所有學生的問題。也改變過去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一支筆,一張嘴,既是導演又是演員,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從上課講到下課,身心疲憊但收效甚微。高效課堂可以把教師從過去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成為主導,成為主角。學生通過激烈的思想碰撞,相互建立了自信心和強烈的興趣,小組互動結束后,由小組長把本組存在的問題提出來,教師有針對性的加以解釋和指導,這樣就抓住了學生的薄弱點、遺漏點,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 利用現代的先進的教學輔助設備
現在很多學校教室都配備了網絡、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室可以把這些輔助設備充分利用起來,教室通過下載時事新聞、時新的聽說讀寫材料來作為課題的輔助教學材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資料,把資料發給大家,通過看視頻、讀材料、教師講解,讓學生了解異域趣事等,并且學到地道的英語,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網絡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和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關系,突出具有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共同構建和諧、互助、合作的學習過程,達到具有創造性的學習成果的一種全新高效教學。所以,隨著科技的進步,課堂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網絡資源教學的優勢及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一些教學內容均可利用網絡資源,如進一步了解電腦,下載科技短片,可使學生了解現代科學技術,增加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五、 教師應積極地進行反思 教師根據上課情況自我檢查
每次上完課后,教師都要抽出一段時間來回憶一下課上講的內容、學生的聽課情況,從中找出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然后記錄下來,作為課后反思,以備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用;其次是教師間的交流,即上完課后教師之間互相交換信息,介紹各自的經驗和發現的問題,共同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并記錄下來作為資料。要從學生的作業中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找出上課過程中的不足,給以后的教學提供經驗和借鑒,避免重復性錯誤的發生。開好學生座談會。教師有時不能準確地找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缺點和不足之處,通過座談會這種方法請學生來提意見,可以反映一定的情況。須注意的是教師不可諱疾忌醫,應以求教者的身份虛心請學生發言,少聽贊揚,多聽批評,盡量不為自己辯解。這樣做不但不會降低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反而會密切師生關系,聽到學生對自己教學的真實意見,有助于自己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對教學過程的各基本要素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和比較,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訂出改進方案。
真正的課堂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幸福中成長;在學習中感受著快樂,在成長中收獲著幸福。這是教學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師能力發揮的極致。此時的學習,再不是負擔,再不是迫不得已,而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競爭、一種收獲,學生在愿學、樂學的氛圍中,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激發,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