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慧
高中階段的班主任工作就是在起早貪黑的忙碌中陪伴、教導、感召、鼓勵一批批學子不斷成長,然后讓這些學子通過高考走社會舞臺。我自己也在班主任這個舞臺上“摸爬滾打”多年,在與學生打交道的點點滴滴小事中慢慢實現著自己的價值。也正是這些小事給了我對班主任工作的深刻認識:班主任不僅僅是一個稱謂,更是引領學生成長的引路人。這個引路過程也使我自己不斷成長、進步,遂總結以下幾點感悟。
感悟一:抓中等生來帶動班級整體學風的改善
有過班主任工作經歷的老師們也許都有同感:一個班級中,好學生首先會成為我們關注的對象。但事實上,好學生有很好的自我約束力和上進心,不需要班主任付出多少精力,況且,一個高中普通平行班里這樣的學生只占很少一部分。我們其次關注的對象,就是那些學習習慣差、學習成績差、桀驁不馴的所謂“雙差生”。這些學生雖然在班級中也是少數,卻讓我們耗費大量精力,絞盡腦汁。那些不好不壞的中等學生,卻往往容易被我們忽視。可實際上,這些學生卻是班級人數最多的群體。關注、鼓勵這些學生,他們發生轉化的效果會比“雙差生”顯著得多。而這些學生的轉化對整體班風的形成與好轉有極大的作用。班里大部分學生有了正能量,那些對班級有負能量的學生的影響力會慢慢減小,班級中的歪風邪氣自然也就消失了。事實上,那些長久以來被忽視的中等生更希望得到重視,年級越高,學生在這方面的需求就越明顯。我們在班級工作中要重視這些學生,讓他們知道雖然目前自己不是最好的,但與以前相比自己在不斷進步。他們的轉化是一股強大的正能量,定會帶動班級整體學風的改善。
感悟二:以柔克剛,最大限度消除班級負能量
面對學生,班主任一定要有親和力,千萬不能高高在上。如果我們過于嚴厲,和他們溝通交流少,師生之間距離太大,最終會使學生由敬畏到遠離,甚至和班里其他的消極力量聯合起來站在班主任的對立面。因此,解決學生問題要以柔克剛。
首先,遇到學生犯錯時,避免采用在教室公開“硬碰硬”的教育方法,這樣很容易發生沖突,使雙方都下不了臺,有可能兩敗俱傷。班主任一定要克制情緒,保持冷靜,將此事暫且擱置不處理。用冷處理的方法,既能使學生心悅誠服,也能體現教育者春風化雨的風范。對沖動急躁的學生要有 “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寬容大度。越是脾氣暴躁、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生對別人的要求越高,這就要求老師要有長者風范、智者修養。
其次,注意深入調查。對待學生出現的錯誤,班主任切忌處事武斷,應深入調查,查明緣由,再對癥下藥。一般遇到和其他同學或老師發生沖突的學生,要先要讓沖突的雙方分開,分別陳述事情經過,然后針對他們對事情的陳述再來談感覺和看法,并且引導學生換位思考體會對方的心理,最后讓他們以“如果我是班主任,我該怎么做”來思考用公正的換位方式來處理這件事,讓學生心服口服,避免學生因自己的偏激和狹隘而產生敵對心理。
另外,對那些歪理一堆、言辭鑿鑿、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生要欲抑先揚,先肯定學生的優點,然后再指出其不足,這樣教育效果會比較好。
做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時常提醒自己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90后”這些個性張揚、自我意識強的獨生子女。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對學生的過錯我們要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懷著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誨他們,這樣,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又不損害班主任的身心;既建立了融洽的師生關系,又樹立了自己的良師形象。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瑣碎而有創造性的工作,只要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在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啟迪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同時也實現了我們自己“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