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岳林
【摘要】如今,文學研究的范疇興起了關于中日文學領域的研究。中國雖與日本國界不重合,但是從日本現狀來說,方方面面都有著中國文化的影子。縱觀日本文壇與中國文壇,不難發現,他們之間是由許多重合的地方。因此,中日兩個文學的關系并非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他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首先,他們之間是具有極大的相似性的。其次,日本文化與中國的文化有是有區別的。今天,我們就中日文學的關系進行討論,探討中日文學的之間關系。
【關鍵詞】中日文學;關系;差異
一、中國文學對日本的影響
眾所周知,每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學特色。中日文學之間的各種探討,大都是根據兩國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來分析的。研究的人員也都是通過不同國家的文學作品,將兩者之間的文化差異進行對比,并推論出它們之間的關系。比如說中國的古代小說中神話成分就比較突出,有神話小說,詩歌詞賦等題材。這些元素在日本文學中影響比較大。首先,日本的《日本書紀》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其中都含有大量的中國相似的神話傳說,其中就有很多被人們解剖出來的具有中國秦漢時期的文化因素。很明顯地看出文字的借鑒。其次,說說它們在詩詞上的異同。日本的詩集也是多種多樣、紛繁復雜的,其中《萬葉集》與中國詩歌在句式上就有雷同的痕跡,其中借鑒最多的要數樂府的古詩了。這也難怪,唐朝時期的中日兩國在經濟與文化上交流就是比較密切的,其文化的相互滲透也就不足為奇了。在唐朝時期,日本曾派遣很多的學者前往大唐去學習唐朝文化,他們都注重中國的文字與文學的研究。在風格上受唐朝文化的影響。其早期著作中的《文鏡秘府論》大量使用中國的修辭手法與平平仄仄的變化與對偶手法,并將中國的風俗名族文化等傳到日本。在公元10世紀的時候,日本的文人們都將白居易的詩作為學習的對象,將白居易看成文學的偶像。并創造與他有關的《白氏文集》作為收藏,并用來做考核當地官員的典范。當然,中國最著名的小說也應該在其中,日本江戶時代的小說在形式與內容上也頗受人們的關注與模仿。元明清時期是中國小說發展比較繁盛的時期,日本派出的一批精通漢語的“唐通事”,對文學進行深刻的研究,對當時文學具有較大貢獻。其《奇異雜談集》就是對中國明代小說《剪燈新話》的改編。隨著人們傳播與喜歡,這種小說逐漸被人們模仿與仿寫,而更多的中國小說被人們以不同的形式傳播,以致成為日本的怪誕小說誕生的源頭。
二、日本文化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在唐朝時期,為了學習日本文化,唐朝統治者曾多次派遣使者出使日本,不僅學習到了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也將其當地的本土文化潛移默化地帶給中國。在中唐文獻中,也不乏隨處可見的中日詩人一起演奏的詩歌,日本的和歌也如期的傳入了日本。在當代作家中也有不少學者突破了個人之間詩和唱的普遍形式,開始學習以日本風情的題材的創作。要學習從未挑戰過的藝術形式即嘗試用日本本國語言進行劇本寫作。并結合中國的文學藝術,從而創作出在中國有選集的漢譯的系統。中國的很多作家的創作都與日本有關,像魯迅、矛盾、郭沫若等都曾經在日本留過學或者流亡過日本,他們直接受到日本文學的影響,深處環境中還翻譯過很多日本的現代文學名著。最著名的魯迅先生就翻譯過《現代日本小說集》等多部作品。他們對日本的作家也持支持態度,如武者小路實篤等人,對于他們提出的個性自由、人道解放精神,為當時的中國文學文壇帶來不一樣的氣息。日本現代曾出現很多無產階級資產家,通過對他們的作品的譯介活動,給中國的白話文與新文學的成長帶去了催化作用。郭沫若、郁達夫這些著名的作家都是受日本某些私小說的影響,在他們的創作中,隱約有日本文學的痕跡。
三、中日文學在作品中的異同
說到文學上異同最主要的就是分析其語言風格、創作技巧、人物形象等。
日本的古代文學在特點上受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比較大,導致日本文人們創造了一個風格變換、體裁多樣的文學模式,隨著中國的文學風格的變化而演進。所謂的日本漢文學其實是指日本人直接用中國的語言文字進行創作的文學作品,而日本人用日文語言創造的日本文學則是另一種命脈。《紅樓夢》在中國文學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它有著最精彩飛揚的氣魄布局,在人物刻畫上豐富細膩,對社會的揭露無情而深刻。而《源氏物語》也是日本文學上最為偉大的一部古籍,成書比《紅樓夢》早幾百年,它被人們稱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的寫實小說,主要講述了源氏貴族的愛情生活。以上兩部巨作都以相似的背景為寫作對象,其主人公都是多情的性格,無形中有異曲同工的妙處。曾有人把“源氏物語”稱為日本版的“紅樓夢”。有名人曾說日本的文化特征是“苦澀”與“閑寂”,而《紅樓夢》的文字大都體現出人物們的寂寞與愁苦。兩部名著“和中有同,同中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