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明
(米易縣中醫院 四川 攀枝花 6172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腹脹、惡心、嘔吐、噯氣和食欲不振等,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使用中醫療法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這10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況:(1)其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標準,且均經實驗室檢查和內鏡檢查得到確診[2]。(2)他們在入院時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脹、反酸、胃灼熱和惡心等癥狀。(3)他們均未患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4)他們均未患有高血壓和血脂異常。(5)他們均無嚴重的藥物過敏史。(6)他們均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我們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在對照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27例。本組患者的年齡在19歲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3±2.1)歲。本組患者的病程在7個月至8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3±0.8)年。在觀察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本組患者的年齡在18歲至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7±2.4)歲。本組患者的病程在8個月至9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5±0.8)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為對照組患者使用西醫療法進行治療。進行西醫治療的方法是:使用多潘立酮片對患者進行治療。多潘立酮片的用法為:每天服3次,每次服10mg,應連續用藥1個月以上。
1.2.2 為觀察組患者使用中醫療法進行治療。進行中醫治療所用中藥方的藥物組成和用法為:柴胡12g、甘草6g、陳皮10g、白芍15g、炒枳殼15g、川芎10g、香附10g、法半夏15g、黃芩15g、黃連6~15g、干姜3~12g、黨參10g、大棗6g。將上述藥物一起入鍋用適量的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天服1劑,分早晚兩次服下。用藥7天為一個療程,應連續用藥四個療程。患者上腹部疼痛的癥狀若較為嚴重,可在此方中加入延胡索和川楝子。
治療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病情的復發率。
(1)治愈:經治療,患者的上腹部疼痛、腹脹、惡心等臨床癥狀和體征均完全消失。(2)顯效:經治療,患者的上腹部疼痛、腹脹、惡心等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明顯好轉。(3)有效:經治療,患者的上腹部疼痛、腹脹、惡心等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有所好轉。 (4)無效:經治療,患者的上腹部疼痛、腹脹、惡心等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未好轉,甚至在加重。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我們使用SPSS21.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結束后,在對照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治愈者有15例,為顯效者有12例,為有效者有13例,為無效者有10例。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0.0%(40/50)。在觀察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治愈者有20例,為顯效者有15例,為有效者有13例,為無效者有2例。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0%(48/50)。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腹瀉,有1例患者發生了頭暈。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4.0%(2/50)。對照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生了腹瀉,有2例患者發生了頭暈,有1例患者發生了便秘。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0.0%(5/50)。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現了病情復發的情況,其病情的復發率為2.0%(1/50)。對照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現了病情復發的情況,其病情的復發率為12.0%(6/50)。觀察組患者病情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中醫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于痞滿、胃脘痛、嘈雜等范疇[3]。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肝氣郁結和脾失健運引起的。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中醫療法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使用西醫療法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病情的復發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這與王文秀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4]。
綜上所述,用中醫療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效果確切,安全性高。此療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張芬.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 24(7):1534-1535.
[2] 王志意. 中醫治療消化不良25例的療效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 2011, 9[14]:60-61.
[3] 譚登永.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證治探討[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07, 23(4):253-253.
[4] 王文秀, 馮培民, 范昕建. 中醫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現狀[J]. 西部醫學, 2012, 24(03):6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