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月娥
(江蘇省如東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 江蘇 如東 226400)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種常見的男性疾病。BPH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排尿發生障礙等。BPH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TURP)治療BPH。但很多此類患者在進行TURP術后會發生各種并發癥。因此,在圍手術期對行TURP治療的BPH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2]。臨床路徑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使用該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時,需由專門的護理小組針對患者的實際病情為其制定合理的護理計劃,并按照計劃有目的地對患者進行護理[3]。為探討對行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的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我院對近幾年在我院進行尿道前列腺切除手術的46例BPH患者使用兩種不同的護理方法,對其中23例患者進行了臨床路徑護理,獲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尿道前列腺切除手術的46例BPH患者。這些患者均無尿潴留或嚴重的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未發生嚴重的肺部感染。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3例患者。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50~86歲,平均年齡為(69.3±4.1)歲。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51~87歲,平均年齡為(68.9±3.9)歲。兩組患者的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進行病情觀察、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指導、功能鍛煉指導等常規護理。
為觀察組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在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護理前,由主治醫師、護士長及科主任等組成一個專門的護理小組。護理小組成員通過臨床調查,收集對此類患者進行護理時易出現的問題,并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計劃。對實施護理服務的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使其嚴格按照護理計劃完成護理工作。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具體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當天,護理人員詳細地向其介紹醫院科室的環境、責任護士及主管醫生的情況。為患者講解住院須知,指導其科學、合理地飲食和作息。2)在患者入院的第2天至手術前2天,責任護士向患者講解進行各項檢查的必要性,并協助其進行各項檢查。為術前需要服藥控制病情的患者講解服藥的方法及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并告知其應對藥物不良反應的方法。3)手術前1d,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交流,向其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使其能夠全面、充分地了解自身的病情。向患者介紹手術的方法、麻醉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手術的安全性很高,治愈疾病的幾率很大,不要過度擔心手術的成功率,使其積極、主動地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和護理。將患者的實際病情詳細、真實地告知其親友,并讓其親友安慰和鼓勵患者,使其能夠感受到來自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增強其進行治療的信心。4)手術當天,幫助患者做好保暖工作,使其體溫能相對穩定。5)術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身體狀況及實際病情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讓患者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確保其營養均衡,食物多樣化。讓患者多飲水。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24 h監測其心電、血氧飽和度等的變化情況,觀察其情緒波動的情況和意識清醒的程度。一旦患者的身體狀況或情緒發生異常,立即通知醫生,并進行相應的處理。為患者沖洗膀胱,結合其實際病情和耐受性合理地調整清洗液的溫度及沖洗的速度。協助患者進行功能訓練。若患者出現膀胱痙攣的情況,可先協助其做一些放松訓練。在患者拔除尿管后,指導其進行提肛肌訓練及膀胱訓練,避免其發生尿失禁、尿頻等癥狀。6)在患者出院當天,向其講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教會其辨識遠期并發癥的方法及預防和處理并發癥的措施。叮囑患者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
觀察兩組患者留置尿管的時間、術后臥床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深靜脈血栓、膀胱痙攣、切口出血、便秘、切口感染的發生情況。使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調查表滿分為100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對護理服務越滿意。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1.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
2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留置尿管的時間、術后臥床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留置尿管的時間、術后臥床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膀胱痙攣,有1例患者發生了切口出血,有1例患者發生了便秘,有1例患者發生了切口感染,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7.4%。對照組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深靜脈血栓,有2例患者發生了膀胱痙攣,有4例患者發生了切口出血,有1例患者發生了便秘,有1例患者發生了切口感染,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9.1%。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n,%)
近年來,BPH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加之人們對護理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使用常規的護理方法對行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的BPH患者進行護理已無法滿足醫生、患者及其家屬的要求[4]。臨床路徑護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進行臨床路徑護理時,護理人員需要制定護理計劃,并逐一落實護理計劃,從而有效地減少護理差錯,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臨床路徑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留置尿管的時間、術后臥床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及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明顯優于接受傳統護理的對照組患者。這與大多數學者研究的結果基本相符[6]。
由此可見,對行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的BPH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縮短其住院的時間,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 陳小慧,周作霞.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及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雜志,2010,7(22):123-125.
[2] 王莉,徐潔,張全云.臨床護理路徑在降低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8):1236-1237.
[3] 李敬霞.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醫療前沿,2011,6(12):81.
[4] 楊炯,李勁松,徐衛國.臨床路徑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與構建[J].中國醫院管理,2010,30(11):23-25.
[5] 劉美云,劉紅,江東紅,等.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及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病人實施臨床路徑的效果評價[J].現代醫院,2007,7(4):106-107.
[6] 熊麗.臨床路徑在前列腺電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0(5):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