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東蘭
(東臺市婦幼保健院 江蘇 東臺 224200)
產后出血是指產婦在產后的24個小時內,其陰道的流血量在500毫升以上。產后出血是產科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嚴重并發癥。此并發癥不僅嚴重地影響產婦的預后,也是導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為產婦做好產后出血的防治工作,對改善其預后,降低其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進一步降低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筆者對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間在我院分娩的28例有產后出血高危征象的產婦使用欣母沛進行預防產后出血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間在我院分娩的55例有產后出血高危征象的產婦。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為:①不能夠配合治療的產婦。②患有活動性心肺疾病的產婦。③存在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產婦。④患有青光眼、嚴重過敏、哮喘及胃潰瘍等疾病的產婦。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55例產婦分為常規組和欣母沛組,其中常規組有27例產婦,欣母沛組有28例產婦。常規組產婦的平均年齡為26.1±3.2歲。她們的平均孕周為40.5±1.5周。欣母沛組產婦的平均年齡為26.7±3.3歲。她們的平均孕周為40.7±1.2周。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為常規組產婦采用常規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①在胎兒娩出后,將20IU的縮宮素加入到500毫升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用此藥液對產婦進行靜脈滴注。②對出現產后出血現象的產婦進行輸血及常規止血治療。為欣母沛組產婦使用縮宮素和欣母沛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①在胎兒娩出后,將20IU的縮宮素加入到500毫升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用此藥液對產婦進行靜脈滴注。②在產婦的宮體注射250μg的欣母沛。如產婦陰道出血的情況較為嚴重,可每隔15分鐘使用250μg的欣母沛對其宮體注射一次,欣母沛的注射總量需控制在2mg以下。
1.3 觀察指標 按照全國產后出血防治協作組所規定的出血量測量方法測量產婦產后的陰道出血量,即在胎兒完全娩出、羊水完全流盡后,將1個接血盆放在產婦的臀下。在胎兒娩出的2h和24h時,采用容積法對接血盆中的血量進行測量,采用面積法或稱重法測量布類敷料的吸血量,將上述兩項測量結果相加即為產婦的陰道出血量。
1.4 療效判定標準 按照相關的標準將產婦的止血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①顯效:經過治療,在產后的10~15分鐘內,產婦的子宮出現明顯收縮的現象,其陰道的出血量顯著減少,其各項生命體征基本正常。②有效:經過治療,在產后的30分鐘內,產婦的子宮出現明顯收縮的現象,其陰道的出血量明顯減少,其各項生命體征明顯改善。③無效:經過治療,產婦的血壓持續下降,其陰道的出血量出現持續增加的現象,其出現無尿或尿量減少的情況。總有效率=(顯效的例數+有效的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我們使用SPSS19.9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后2h和24h的陰道出血量及其產后出血發生率的比較 產后2h,常規組產婦陰道的平均出血量為255.5±62.2ml,欣母沛組產婦陰道的平均出血量為175.5±20.7ml。產后24h,常規組產婦陰道的平均出血量為345.5±42.6ml,欣母沛組產婦陰道的平均出血量為210.7±40.8ml。欣母沛組產婦產后2h和產后24h的陰道出血量均明顯少于常規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為37.03%,欣母沛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為3.57%。欣母沛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2h和24h的陰道出血量及其產后出血發生率的比較(±s)

表1 兩組產婦產后2h和24h的陰道出血量及其產后出血發生率的比較(±s)
分組例數產后2h的出血量(ml)產后24h的出血量(ml)產后出血的發生率[n(%)]欣母沛組28 175.5±20.7 210.7±40.81(3.57)常規組27 255.5±62.2 345.5±42.610(37.03)
2.2 兩組產婦止血效果的比較 在欣母沛組的28例產婦中,止血效果為顯效者有20例,為有效者有7例,為無效者有1例,止血的總有效率為96.43%。在常規組的27例產婦中,止血效果為顯效者有15例,為有效者有2例,為無效者有10例,止血的總有效率為62.97%。欣母沛組產婦的止血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9.72,P<0.05)。

表2 兩組產婦止血效果的比較[n(%)]
2.3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在欣母沛組的28例產婦中,有1例產婦出現腹瀉的癥狀,有1例產婦出現嘔吐惡心的癥狀,有1例產婦出現面色潮紅的癥狀,其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為10.71%。在常規組的27例產婦中,有1例產婦出現腹瀉的癥狀,有1例產婦出現嘔吐惡心的癥狀,有1例產婦出現面色潮紅的癥狀,其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為11.11%。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這些產婦的不良反應均在短期內消失,不需要對其進行其他治療。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例,%)
產后出血是產科最為常見的具有高度危險性的并發癥之一。此并發癥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1]。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的主要表現為其陰道 急性出血且出血量較多,或其陰道出現持續性少量出血的情況。發生產后出血的產婦會出現畏寒、脫發、乳汁不通、水腫、腹瀉、食欲不振、嗜睡及頭昏乏力等癥狀,出血量較多時還可使其出現休克的癥狀。顧逢春等人的研究表明,對有產后出血高危征象的產婦,在其分娩時進行預防產后出血治療,可明顯減少其陰道的出血量,降低其產后出血的發生率[2]。目前,臨床上對產婦進行預防產后出血治療主要藥物 是縮宮素。縮宮素屬于肽類激素子宮收縮藥,此藥主要是通過促進產婦子宮的收縮功能來達到為其止血的目的。此藥能夠在短時間內起效,但其半衰期短,故其藥效持續的時間 較短。另外,當產婦的縮宮素抗體飽和后,即使增加縮宮素的使用劑量也無法起到促進其子宮收縮的效果[3]。欣母沛是卡前列素的氨丁三醇鹽。此藥的水溶性較強,可增加產婦對藥物的吸收量,從而增強其子宮平滑肌的收縮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治療,欣母沛組產婦產后2h和產后24h的陰道出血量均明顯少于常規組產婦,欣母沛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產婦,欣母沛組產婦的止血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組產婦,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此研究結果與郭衛東等人[4]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用欣母沛對產婦進行預防產后出血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減少其陰道的出血量,降低其產后出血的發生率。
[1]何桂華,張翠瓊,陳健飛,王冬梅,劉娟,蔡冬萍.欣母沛防治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護理[J].現代醫院,2012,18(07):81-82.
[2]顧逢春,朱玉蓮,陳霞,盧明霞,陳偉華.欣母沛對剖宮產后出血和泌乳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4):79-80.
[3]李志斌,曹引麗,劉嗣超,魯會英,董麗潔.產后出血率下降的原因分析[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1,2(05):219-222.
[4]郭衛東,王云嫦,張曉靜,梁麗笙,孔志偉.欣母沛在預防高危產婦產后出血中的價值及使用時機探討[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22):4281-428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