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正霞
(揚州市寶應縣中醫醫院 江蘇 寶應 225800)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內分泌疾病。此病患者多為老年人。最新的臨床研究發現,用二甲雙胍和甘精胰島素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有效地降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的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提高其空腹C肽的水平和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為了進一步探討用二甲雙胍和甘精胰島素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筆者選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間接收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基線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間接收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方案將這40例患者分成聯合治療組(20例)和常規治療組(20例)。在聯合治療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本組患者年齡的范圍在61歲至83歲之間,其年齡平均為(72.3±4.1)歲。本組患者的病程在3年至23年之間,其病程平均為(7.2±2.7)年。在常規治療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本組患者年齡的范圍在62歲至83歲之間,其年齡平均為(73.4±3.9)歲。本組患者的病程在3年至23年之間,其病程平均為(7.2±2.7)年。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1]。2)年齡大于60歲的患者。3)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1.3 排除標準 1)患有嚴重的心、肝、腎、肺功能不全的患者。2)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3)在入院時,生命體征不穩定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1.4.1 為常規治療組患者應用賴脯胰島素進行治療。賴脯胰島素(由Lilly France公司生產,進口藥品注冊證號為:H20090735)的使用方法是:1)使用0.2U/kg的賴脯胰島素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每天睡前注射1次。2)對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并重點觀察其用藥后是否出現不良反應,然后根據其實際情況為其調整用藥量[2]。3)治療4周為1個療程,應連續治療3個療程。
1.4.2 為聯合治療組患者應用甘精胰島素和二甲雙胍進行治療。甘精胰島素(由Aventis Pharma Deutschland公司生產,進口藥品注冊證號為:S20030079)和二甲雙胍(由Bristol-MyersSquibb Company生產,進口藥品注冊證號為:BH20040142)的使用方法是:1)使用0.2U/kg的甘精胰島素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每天睡前注射1次。2)讓患者口服0.5g的二甲雙胍進行治療,每天服3次。3)對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并重點觀察其用藥后是否出現不良反應,然后根據其實際情況為其調整用藥量。4)治療4周為1個療程,應連續治療3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3]治療結束后,觀察兩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的水平、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開始用藥至血糖達標的時間、空腹C肽的水平和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其中,患者空腹C肽的水平和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越高,說明其胰島功能越好。
1.6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血糖指標 治療結束后,聯合治療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為(5.41±0.34)mmol/L,其餐后2小時血糖的水平為(7.47±0.83)mmol/L,其開始用藥至血糖達標的時間為(5.33±2.14)d,其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為(6.29±0.51)%。常規治療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為(5.43±0.36)mmol/L,其餐后2小時血糖的水平為(9.64±1.27)mmol/L,其開始用藥至血糖達標的時間為(10.95±2.48)d,其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為(7.71±0.24)%。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常規治療組患者相比,聯合治療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的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更低,其開始用藥至血糖達標的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空腹C肽的水平和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 在進行治療前,聯合治療組患者空腹C肽的水平為(450.37±46.72)pmol/L,其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為(1031.38±227.62)pmol/L。常規治療組患者空腹C肽的水平為(451.14±46.93)pmol/L,其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為(1030.97±227.46)pmol/L。兩組患者空腹C肽的水平和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結束后,聯合治療組患者空腹C肽的水平為(553.67±59.92)pmol/L,其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為(1901.35±376.27)pmol/L。常規治療組患者空腹C肽的水平為(518.36±57.94)pmol/L,其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為(1442.68±312.75)pmol/L。與常規治療組患者相比,聯合治療組患者空腹C肽的水平和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血糖指標 ( ±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血糖指標 ( ±s)
組別例數(n)空腹血糖(mmol/L)餐后2小時血糖(mmol/L)開始用藥至血糖達標的時間(d)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治療組205.41±0.347.47±0.835.33±2.146.29±0.51常規治療組205.43±0.369.64±1.2710.95±2.487.71±0.24 t-0.25549.045910.850915.9334 P->0.05<0.05<0.05<0.05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空腹C肽的水平和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 ( ±s )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空腹C肽的水平和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 ( ±s )
組別例數(n)空腹C肽(pmol/L)餐后2小時C肽(pmol/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聯合治療組20450.37±46.72553.67±59.921031.38±227.621901.35±376.27常規治療組20451.14±46.93518.36±57.941030.97±227.461442.68±312.75 t-0.0521.89450.00574.1924 P->0.05<0.05>0.05<0.05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常規治療組患者相比,聯合治療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的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更低,其開始用藥至血糖達標的時間更短,其空腹C肽的水平和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更高。這與周國用、向日暉、秦艷東、李敏暉[4]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用二甲雙胍和甘精胰島素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有效地降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的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提高其空腹C肽的水平和餐后2小時C肽的水平。
[1]熊雨,龔智仁.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對糖代謝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2,21:4538-4520.
[2]王燕芬,鄔曉嵐,趙燕.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老年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10:624-626.
[3]鄭維霞.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老年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07:1020-1021.
[4]周國用,向日暉,秦艷東,李敏暉.二甲雙胍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2型老年糖尿病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2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