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亭 陳 陽
(泗洪縣人民醫院眼科 江蘇 泗洪 223900)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該病發病的速度快,致盲率高。該病患者若未能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可發生視神經損傷,甚至失明[1]。一般來說,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進行手術時,應保證其眼壓處于正常的范圍內。但部分該病患者在用藥后,其眼壓仍持續處于較高的狀態。為探討使用小梁切除術對持續高眼壓狀態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我院對近幾年收治的38例(42眼)處于持續高眼壓狀態下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小梁切除術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8例(42眼)持續眼壓過高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20眼),女性患者21例(22眼);其年齡為39~65歲,平均年齡為(52.8±0.7)歲。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進行綜合治療,其眼壓仍≥30 mmHg,且視力較差。
1.2 方法 為所有患者在術前30 min靜脈滴注250 ml濃度為20%的甘露醇。術前30 min為患者肌肉注射0.5 g的酚磺乙胺注射液和0.1 g的苯巴比妥注射液。使用35 ml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在患者的上直肌旁路球結膜下進行浸潤麻醉。在患者的角膜緣內10點位置的透明角膜處穿刺至前房,緩慢地放出房水,降低眼壓。以穹窿為基底作矩形板層鞏膜瓣,將滅菌棉片放在鞏膜瓣下,使用平衡鹽溶液沖洗鞏膜瓣。在鞏膜瓣下作一個小切口,繼續放出房水,進一步降低眼壓。切除2 mm×2 mm的小梁和虹膜周邊組織。嚴密縫合鞏膜瓣,根據鞏膜瓣滲漏的情況,使用10-0尼龍線在鞏膜瓣頂角縫合2針,在鞏膜瓣上方中間縫合1針。在角膜緣內的前房穿刺口注入平衡鹽溶液,形成前房,按照原球結膜的位置緊密地縫合球結膜切口。在球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完成手術[2]。術后為患者使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預防感染,預防其發生炎癥。為患者局部使用典必殊、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嚴密監測患者的眼壓、視力、前房深度、眼內及眼底的情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一次性或分次拆除可調整縫線[3]。
1.3 觀察指標及效果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治療的效果。顯效:治療后,患者在不使用任何藥物的情況下眼壓≤21 mmHg。有效:治療后,患者在聯用抗青光眼滴眼液的情況下,其眼壓≤21 mmHg。無效:治療后,患者在使用抗青光眼滴眼液的情況下,其眼壓>21 mmHg。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前房深度、矯正視力、眼壓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這些患者的眼壓、矯正視力及前房深度
治療后,這些患者的眼壓明顯降低,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這些患者的矯正視力及前房深度均明顯增加,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這些患者的眼壓、矯正視力及前房深度(±s)

表1 治療前后這些患者的眼壓、矯正視力及前房深度(±s)
注:*表示與治療前相比,P<0.05。
指標比較眼壓(mmHg)矯正視力前房深度(mm)治療前33.1±3.70.55±0.252.1±0.5治療后13.5±4.3*1.25±0.20*4.4±0.3*
2.2 這些患者治療的效果 治療后,在這些患者的患眼中,治療效果為顯效的患眼有23眼(54.76%),為有效的患眼有17眼(40.48%),為無效的患眼有2眼(4.76%),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24%。
2.3 這些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在這些患者的患眼中,有1眼出現眼角膜輕度水腫的情況,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38%。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一種因前房角突然關閉而導致眼壓急速升高的眼科疾病。該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功能,降低其生活質量。一般來說,對眼壓較高的患者進行眼部手術的風險較大,其術后易發生惡性青光眼、脈絡膜出血等并發癥,醫生應在術前將患者的眼壓調整至正常水平[4]。但部分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經藥物治療后,其眼壓仍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如何對此類患者進行手術成為臨床醫生研究的重點。
小梁切除術是治療青光眼的經典術式。隨著手術技術的不斷改進與發展,該術式幾乎適用于所有需進行眼外濾過手術的青光眼患者,持續眼壓過高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也可使用該術式進行治療[5]。使用小梁切除術對持續眼壓過高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進行治療時,需在患者角膜緣內建立新的眼外引流通道,將前房內的房水引流至球結膜下間隙處,由周圍組織吸收,從而降低其眼壓,保護其視功能[6]。同時,鞏膜板層可以覆蓋引流口,防止房水流出過量,避免脈絡膜脫離、脈絡膜出血等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此外,在鞏膜瓣外放置可調整縫線,既能在術中緊密地縫合鞏膜瓣,防止房水過多、過快地流出,也能在術后根據患者的眼壓、前房深度等情況一次性或分次拆除,有效地調節房水濾過量,避免其發生眼壓過低等與濾過道相關的術后并發癥[7]。
綜上所述,使用小梁切除術對持續眼壓過高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明顯降低其眼壓,提高其矯正視力,增加其前房深度,且安全性較高。
[1]陳再洪,涂運輸,劉玨,等.白內障合并急性閉角性青光眼手術方式的臨床評價[J].重慶醫學,2014,(21):2701-2702,2706.
[2]王曉冰,劉立民,唐廣賢,等.外路小梁切開聯合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1,29(3):255-257.
[3]李維娜,梁宗寶,鄧藝萍,等.睫狀體光凝術與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持續性高眼壓療效比較[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4,32(3):266-269.
[4]毛麗,馬文瓊,謝玲玲,等.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閉角性青光眼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6):286-287.
[5]張洪洋,余敏斌,頓中軍,等.白內障超聲乳化術與超聲乳化聯合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Meta分析[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3,31(3):270-274.
[6]孟楊,陳經偉,湯誠,等.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小梁切除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46):98-99.
[7]黃萍,王雯倩,石硯,等.貝伐單抗聯合小梁切除術或睫狀體光凝術治療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療效比較[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5,33(4):36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