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輝
(邳州東大醫院泌尿外科 江蘇 邳州 221300)
前列腺增生癥是泌尿外科臨床上的常見病。臨床上對此病患者通常進行手術治療。經尿道保留前列腺前葉等離子剜除術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臨床上治療此病的兩種常用術式。為了比較用這兩種手術方法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53例前列腺增生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些患者的年齡在47~73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62.38±4.18)歲。這些患者IPSS(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量表)的評分均在7分以上,且均伴有嚴重排尿障礙的癥狀。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有尿路感染、嚴重的肝腎疾病、不存在進行手術治療指征的患者。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將這53例患者分為治療A組和治療B組。在治療A組中有27例患者,他們的年齡在48~73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62.61±3.81)歲。在治療B組中有26例患者,他們的年齡在47~72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63.17±4.6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腰硬聯合麻醉,為其取膀胱截石位。為治療A組患者使用經尿道保留前列腺前葉等離子剜除術進行治療,為治療B組患者使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進行治療。治療A組患者的手術方法是:在患者的精阜處做一個手術切口,暴露其包膜。用電切鏡的鏡鞘掀起其前列腺的中葉,將其前列腺的中葉鈍性游離至膀眺頸,然后將患者的精阜與前列腺的兩側葉切開,直至將前列腺的中葉剝離出包膜的平面。將患者前列腺的中葉快速切除,并用電切鏡的鏡鞘將前列腺的側葉進行鈍性剝離,直至其膀胱頸處。需要注意的是,膀眺頸以下的增生組織無需完全剝除。最后,對患者膀胱頸和精阜兩側前列腺尖部兩端不平整的殘余粘膜進行修剪,吸除其膀胱內前列腺的碎屑后,對手術部位進行止血。治療B組患者的手術方法是:先用葡萄糖溶液對本組患者的膀胱進行清洗后,用電切鏡探查其前列腺、膀胱各部及精阜的情況,評估其精阜與膀眺頸的距離。自患者膀眺頸至精阜的方向,先分別在5點鐘、7點鐘的方位進行電切,一直切至包膜層,然后再切割患者兩側葉傾塌的前列腺組織。對此處進行電凝止血后,將前列腺組織的碎片及血凝塊沖洗出患者的膀眺。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手術的耗時、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及腺體的切除量,結合IPSS及QOL(生活質量評定量表)的評分、RUV(剩余尿量)、Qmax(最大尿流率)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文中所有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X2)檢驗 。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情況的比較 進行手術后,治療A組患者手術的耗時為(61.27±11.36)min,其術中的出血量為(63.87±6.55)mL,其住院的時間為(4.82±1.22)d,其腺體的切除量為(62.37±5.14)g。治療B組患者手術的耗時為(82.84±13.18 min),其術中的出血量為(91.24±9.37)mL,其住院的時間為(7.31±1.64)d,其腺體的切除量為(45.68±4.23)g。治療A組患者手術的耗時、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及腺體的切除量均好于治療B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后其各項病理指標水平的比較 進行治療后,兩組患者的IPSS評分、QOL評分及RUV、Qmax的水平均好于進行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患者上述指標的水平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后其各項病理指標水平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后其各項病理指標水平的比較(±s)
注:#表示與進行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IPSS評分(分)QOL評分(分)RUV(mL)Qmax(mL/s)進行治療前進行治療后進行治療前進行治療后進行治療前進行治療后進行治療前進行治療后治療A組治療B組TP 22.41±4.12 22.57±4.28 0.1357 0.8715 5.63±1.17#5.71±1.25#0.2048 0.7986 4.51±0.32 4.52±0.33 0.0715 0.9348 1.12±0.21#1.14±0.22#0.1028 0.8962 72.21±9.35 71.98±9.27 0.3155 0.7142 9.83±1.07#9.96±1.12#0.0978 0.9120 6.51±1.12 6.63±1.18 0.2471 0.8723 22.74±3.24#22.45±3.17#0.0735 0.9254
臨床上關于前列腺增生癥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1]。有研究者認為,該病的發生與患者體內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的分泌失衡有關[2]。前列腺增生癥患者多為老年人。此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尿頻、尿急及排尿困難。此病雖不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但長期的病痛折磨會明顯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臨床上對此病患者通常進行手術治療。其中,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臨床上治療此病的常用術式之一。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使用此手術進行治療的前列腺增生癥患者在術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較高,因此效果并不理想。與之相比,經尿道保留前列腺前葉等離子剜除術在治療前列腺增生癥方面的效果較為理想。使用此手術對前列腺增生癥患者進行治療,可以完整地剝離其前列腺的包膜,且對其剝離面有較好的止血效果,從而有效地降低此病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3]。
總之,用經尿道保留前列腺前葉等離子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效果確切。
[1]陳斌,鄭嘉欣,張開顏等.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與電切術治療不同質量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3,34(8):608-612.
[2]王偉.經尿道保留前列腺前葉等離子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臨床觀察[J].河北醫學,2014,(3):455-458.
[3]李勝,梁麗.經尿道保留前列腺前葉等離子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5,(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