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鋒
(張家港市中醫醫院兒科 江蘇 張家港 215600)
兒童慢性鼻竇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近年來,我國2歲~5歲兒童的慢性鼻竇炎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慢性鼻竇炎患兒的臨床癥狀有間歇性或交替性鼻阻塞、鼻涕增多、常流膿鼻涕等。此病患兒鼻腔內的分泌物常會向后流入其鼻咽部,使其發生腺樣體炎、中耳炎、鼻竇炎、咽炎和支氣管炎等嚴重的并發癥。相關的研究表明,約有40%的慢性鼻竇炎患兒伴有哮喘的癥狀,嚴重地影響其生長發育。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手術的方法治療慢性鼻竇炎。但是,由于兒童鼻竇的結構發育不完善,不適宜對其進行手術治療,故臨床上對慢性鼻竇炎患兒主要是使用阿奇霉素等藥物進行保守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1,2]。為了進一步探討治療兒童慢性鼻竇炎的有效方法,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150例兒童慢性鼻竇炎患者分別使用阿奇霉素和氨溴索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進行治療,其中使用氨溴索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進行治療的75例患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50例兒童慢性鼻竇炎患者。這150例患兒的病情經鼻竇CT檢查后,均被確診為兒童慢性鼻竇炎。這些患兒的家長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150例患兒分為阿奇霉素組和聯合組,每組各有75例患兒。在聯合組的75例患兒中,有男孩50例,女孩25例。他們的平均年齡為7.5±2.2歲。這些患兒的平均病程為5.0±2.6個月。在阿奇霉素組的75例患兒中,有男孩49例,女孩26例。他們的平均年齡為7.2±2.3歲。這些患兒的平均病程為5.1±2.4個月。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為阿奇霉素組患兒使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讓患兒口服10mg/(kg.d)的阿奇霉素,1次/天,服3天停4天,連續服用3個療程。阿奇霉素由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國藥準字H10960112。在此基礎上,為聯合組患兒加用氨溴索口服液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讓患兒每次服用5ml的氨溴索口服液,2次/天,連續口服30天。氨溴索口服液由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國藥準字H20031314。
1.3 療效評定標準 ①痊愈:經過治療,患者的癥狀、體征和各項炎性指標均消失,其恢復正常生活。②顯效:經過治療,患者的癥狀、體征和各項炎性指標均明顯減輕或好轉,其基本恢復正常生活。③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的癥狀、體征和各項炎性指標均明顯緩解或好轉,其未恢復正常生活。④無效:經過治療,患者的癥狀、體征和各項炎性指標均無好轉,甚至病情在加重,嚴重地影響其日常生活。總有效率=(痊愈的人數+顯效的人數+有效的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我們使用SPSS17.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定性資料用百分率進行標示,假設檢驗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a=0.05。以P<0.05標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聯合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3%,阿奇霉素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5.33%。聯合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阿奇霉素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比較[n(%)]
兒童時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敏感時期。由于此時期人體各器官和組織的生長發育均未健全,且機體的免疫力較為低下,故其極易受到各種致病微生物的感染。鼻竇口在兒童時期的發育不健全。兒童的鼻竇口異常狹窄,其鼻粘膜較為肥大厚實。因此,兒童一旦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就會出現鼻粘膜炎癥和增生肥大的現象,這就進一步加重了其鼻腔狹窄的情況,從而阻礙其氣道的換氣能力。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患兒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其鼻腔內的微生態環境極易發生改變,其鼻腔內就會出現菌群失調的情況,從而導致其發生急性鼻竇炎。由于兒童自身的遵醫行為較差,急性鼻竇炎患兒的家長若未能很好地遵從醫囑監督患兒用藥,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未能合理地為患兒使用抗生素,會使其所感染的致病微生物產生耐藥性,導致其病情出現久治不愈或反復發作的現象,最終可使其病情由急性鼻竇炎發展為慢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患兒的主要臨床表現有間歇性或經常性鼻塞、粘液性或粘膿性鼻涕、頻發鼻出血等癥狀,病情嚴重時其還會出現精神不振、納差、體重下降或低熱等癥狀,甚至可使其繼發貧血、風濕、關節痛、感冒、胃腸疾病或腎臟疾病等全身性疾病[3,4]。慢性鼻竇炎患兒因鼻塞的癥狀需要張口呼吸,若未能及時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療,極易使其因長期張口呼吸而出現“癡呆”樣面容。另外,慢性鼻竇炎患兒鼻塞的癥狀還會影響其夜間的睡眠質量,甚至可使其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有研究表明,繼發分泌性中耳炎的慢性鼻竇炎患兒會出現聽力下降、耳悶堵感等癥狀,給其生長發育帶來較大的危害。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導致兒童罹患 慢性鼻竇炎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細菌感染。因此,對慢性鼻竇炎患兒進行治療的關鍵是控制感染。目前,臨床上對成年慢性鼻竇炎患者主要是進行鼻內鏡手術治療。但是,由于慢性鼻竇炎患兒的生理結構發育不健全,故不適宜對其進行鼻內鏡手術治療,只能使用藥物對其進行治療[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阿奇霉素組患兒。這說明,用氨溴索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對慢性鼻竇炎患兒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綜上所述,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療小兒慢性鼻竇炎的療效顯著,可明顯改善其癥狀,且安全性高。
[1]胡珊.氨溴索口服液治療小兒慢性鼻竇炎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2013,33(1):90-91.
[2]薛貝.氨溴索口服液治療80例小兒慢性鼻竇炎的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2015,9(22):155-156.
[3]汪東,方平.鼻內鏡手術治療非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的臨床研究[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4,(3):405-407.
[4]宋穎燕.氨溴特羅治療兒童慢性鼻竇炎170 例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2399-2400.
[5]羅鴻,劉勝武,陶澤璋.鼻淵舒口服液加鹽酸氨溴索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 11,15(4):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