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梅
(陜西省寶雞市人民醫院 陜西 寶雞 721000)
泌尿系結石是臨床上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該病在男性中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男女患者的發病比例約為4.5:1。泌尿系結石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尿頻、尿急、尿痛、腰腹絞痛及血尿等[1]。目前,臨床上多使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該病。此方法具有操作簡單、療效好、安全性高等特點。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證實,在使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對泌尿系結石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對其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緩解其不良情緒,縮短其排石所用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且能減輕其術后的疼痛感[2]。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間,我們對在我院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的40例泌尿系結石患者實施了綜合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的40例泌尿系結石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泌尿系結石的診斷標準,均經B超檢查或X線檢查得到確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尿路感染,且其均為自愿參與此項研究。在這些患者中,排除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尿路狹窄的患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40例患者分為常規組(20例)和綜合組(20例)。在常規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16:4,其年齡區間為26~56歲,平均年齡為(40.0±8.9)歲。其中,有腎結石患者2例,有輸尿管結石患者16例,有膀胱結石患者2例。在綜合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17:3,其年齡區間為25~59歲,平均年齡為(41.6±10.2)歲。其中,有腎結石患者1例,有輸尿管結石患者17例,有膀胱結石患者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詳見表1、表2和表3。

表1 兩組患者年齡的比較(歲)
表2 兩組患者性別的比較(±s )

表2 兩組患者性別的比較(±s )
組別/例數男(n)女(n)綜合組(n=20)173常規組(n=20)164 χ20.677 P>0.05

表3 兩組患者結石部位的比較[(n)%]
1.2 護理方法 1)對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內容包括:術前,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地講解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的目的、方法、療效和安全性,以提高他們對手術的信心。協助患者進行各項相關的檢查,了解其結石的部位、數量和大小。同時,協助患者做好各項術前的準備工作。術后,叮囑患者多飲水,以增加其排尿量,促進其體內結石的排出。2)對綜合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1)進行術前的心理護理: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絕大多數泌尿系結石患者在使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進行治療前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及恐懼等不良情緒,從而可對其治療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手術前,護理人員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向其講解此手術的治療原理、療效和安全性,并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從而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對手術的信心。(2)進行術前的準備工作:術前,仔細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腰腹部的疼痛情況及其飲食和起居的情況。對于腰腹部疼痛較為劇烈的患者,應遵醫囑對其進行相應的治療,待其疼痛緩解后,再對其進行手術。手術前3天,告知患者忌食豆制品、牛奶等易引發腹脹的食物。手術前1天,叮囑患者洗澡,并對其進行常規備皮,清除其皮膚表面的油垢,以利于術中沖擊波的傳播,提高其治療的效果。同時,在手術前1天要為患者服用緩瀉藥,以減少其腸內的氣體,防止其因腸積氣、積糞而阻礙沖擊波的傳播。(3)進行術中的護理:術中,協助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并根據其結石的部位為其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如在腎結石患者的胸背部墊上保護墊,以免損傷其肺組織;用氣囊腰帶對輸尿管結石患者的腹部進行壓迫固定,以免結石隨著其呼吸進行大幅度的擺動,降低其結石的中靶率。同時,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及其面部表情和疼痛情況,對于疼痛較嚴重的患者,應主動與其進行交談,分散其注意力,從而減輕其疼痛感。(4)進行術后的護理:術后,叮囑患者多飲水,確保其每天的飲水量達到3000~4000ml,從而減輕其血尿的癥狀并促進其體內結石的排出。同時,告知患者要多活動,以促進其排出結石。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制定科學的運動方案,如對輸尿管結石患者,可指導其進行原地跳躍等運動;對腎結石患者,可指導其采取彎腰的體位并用手拍打其腎區,以促進其結石隨尿液排出。此外,告知患者少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多吃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草莓、橘子等。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尿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時間、排石所用的時間及其住院的時間。2)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術后腰腹部的疼痛情況。我們將兩組患者術后腰腹部的疼痛程度分為0級、Ⅰ級和Ⅱ級。其中0級表示患者無疼痛,Ⅰ級表示其存在輕微的疼痛,Ⅱ級表示其存在重度的疼痛[4]。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錄入到電腦中,用SPSS19.0軟件對錄入后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尿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時間、排石所用的時間、住院時間的比較 與常規組患者相比,綜合組患者尿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時間、排石所用的時間及其住院的時間均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尿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時間、排石所用的時間、住院時間的比較(d)
2.2 兩組患者術后腰腹部疼痛程度的比較 與常規組患者相比,綜合組患者術后腰腹部的疼痛程度更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術后腰腹部疼痛程度的比較[n(%)]
臨床研究表明,泌尿系結石的發生與患者的飲食習慣、營養狀況、泌尿系統發生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該病。此方法具有定位結石準確、安全性高、無創、碎石效果明顯和治療的費用低等多種優勢。近年來,楊貞[5]等學者研究認為,對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的泌尿系結石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能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從而可提高其治療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的泌尿系結石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縮短其排石所用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減輕其術后腰腹部的疼痛程度。
[1]黃鳳榮.護理干預對經皮腎鏡手術治療上尿路結石患者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2,34(1):102-104.
[2]徐國江.連續性護理干預對上尿路結石ESWL術后患者排石及健康相關行為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0):2332-2334.
[3]周仁花.B超引導下經皮腎鏡激光碎石術患者的手術室護理[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4,12(2):205-206.
[4]高靜,馬春艷,劉美等,微造瘺脈沖灌注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性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4):340-341.
[5]楊貞,蘇依萊,蒙有軒等,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后并發大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2):2687-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