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秀云
(豐縣中醫醫院 江蘇 豐縣 221700)
近年來,剖宮產手術日漸成熟,進行剖宮產手術的人數在不斷增多。但有研究發現,通過剖宮產手術進行分娩的產婦易出現產后出血的并發癥,其進行母乳喂養的幾率較低[1]。因此,對此類產婦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十分必要。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實施護理的有效方法,本文選取近期在我院進行剖宮產手術的4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的20例產婦在產后進行了個性化護理,這20例產婦均取得了較理想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剖宮產手術的40例產婦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在所選的這40例產婦中,年齡最大的42歲,年齡最小的20歲,這些產婦的平均年齡為(29.45±7.15)歲。其中,孕周最短的37周,孕周最長的41周,其平均的孕周為(39.45±1.07)周。在這40例產婦中,有初產婦28例,有經產婦12例。這40例產婦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40例產婦平均分為個性化組和常規組,每組各有20例產婦。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手術結束后,對兩組產婦均進行常規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是:指導產婦采用適當的方式進行喂養,并對其進行疼痛護理、飲食護理等。在此基礎上,對個性化組的產婦進行個性化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1)在產婦入院時,由責任護士對其相關資料進行搜集,了解產婦的家庭情況、經濟狀況、胎兒情況、母體狀況及性格、喜好等。然后根據產婦的經濟狀況為其安排合適的病房,確保其病房的整潔及溫度和濕度的適宜[2]。護理人員根據產婦產后的具體情況指導其定時變換體位。在產后的第2天,護理人員可指導產婦下床活動,以促進其腸道的蠕動,防止其出現腸粘連的并發癥,促進其宮內積血的排出。同時,護理人員密切觀察產婦的血壓、呼吸、心電等相關指標的變化情況。產婦如果出現異常情況,護理人員要及時通知主治醫生,并協助主治醫生對其進行處理。(2)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及時排除其緊張、擔心、恐懼等負面情緒。在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多安慰、鼓勵產婦,使其能夠建立起順利分娩的信心[3]。手術結束后,為了防止產婦出現產后抑郁,護理人員要鼓勵產婦的家屬多與產婦進行溝通,對其存在的負面情緒進行疏導,將其出現產后抑郁的幾率降到最低。(3)在產后的30分鐘內,護理人員讓母嬰進行胸貼胸、腹貼腹、下頜貼乳房式的接觸。在胎兒娩出后讓母嬰同室,使他們分離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以促進母嬰之間的親密接觸。(4)護理人員嚴密觀察產婦產后出血的情況及子宮收縮的情況,觀察其在術后2小時內宮底的高度,每隔一段時間對產婦的子宮進行按摩。對于產后出血量較大或子宮收縮情況較差的產婦,護理人員要及時向主治醫生報告,并協助主治醫師對該情況進行處理。在通常情況下,產婦在產后的5天內其尿量會明顯增加,因此,護理人員要在產婦產后的24小時之內為其拔除導尿管,并鼓勵產婦自行排尿。護理人員指導產婦注意保持會陰部位及手術切口周圍皮膚的清潔。在術后的1天內,護理人員應仔細檢查產婦的手術切口是否存在滲液、滲血的情況,及時為其更換切口敷料,防止其發生切口感染及切口愈合不良。(5)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使其了解母乳中的營養成分能夠充分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求。乳汁是最自然、最健康的嬰兒食物,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能有效地預防其出現營養不良、腹瀉等癥狀。在對產婦進行健康宣教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教會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方法,告知其采用環抱式坐位哺乳的方法才能使新生兒吸吮到乳汁,在進行哺乳時應讓新生兒吸入乳頭與大部分乳暈,避免因吮吸方式不當導致產婦的乳頭出現疼痛和皸裂的情況,進而影響到母乳喂養的順利進行。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產后并發癥(產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產后抑郁)的發生情況、進行母乳喂養的幾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產婦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該調查問卷中包括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及不滿意三個標準。總滿意率為非常滿意率及比較滿意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文中所有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X2)檢驗 。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后并發癥及母乳喂養情況的比較 接受護理后,在個性化組中,出現切口愈合不良的產婦有1例,出現產后出血的產婦有1例,該組產婦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0%。在常規組中,出現切口愈合不良的產婦有1例,出現切口感染的產婦有1例,出現產后抑郁的產婦有2例,出現產后出血的產婦有2例,該組產婦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0%。個性化組產婦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個性化組中,進行純母乳喂養的產婦有15例,該組產婦的母乳喂養率為75%。在常規組中,進行母乳喂養的產婦有11例,該組產婦的母乳喂養率為55%。個性化組產婦的母乳喂養率明顯高于常規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產婦及其家屬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接受護理后,個性化組產婦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常規組產婦及其家屬,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n(%)]
剖宮產手術是產科臨床上一種常見的輔助分娩方式。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剖宮產手術已經日趨成熟。剖宮產手術解決了因胎兒過大、產婦盆骨過窄、胎位不正、胎兒宮內缺氧等導致產婦無法正常分娩的難題,有效地提高了產婦分娩的成功率。該手術方式的問世讓很多難產的產婦受益,同時也有很多產婦主動要求進行剖宮產手術[4]。然而,剖宮產手術對產婦的身體具有一定的破壞性,產婦在術后易出現產后出血、切口不愈合等并發癥。這些并發癥的發生嚴重影響產婦產后身體的恢復。研究發現,進行剖宮產手術后,產婦若沒有得到有效的護理,可能會出現切口感染、惡露排不凈等并發癥。這些并發癥的發生不僅會影響產婦傷口的恢復,還有可能影響其再次妊娠。另外,部分初產婦對剖宮產手術并不了解,其會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此類產婦一旦出現不良情緒,其產后身體的恢復也會受到影響[5]。因此,對進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實施有效的護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為個性化組的20例產婦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同時,進行了個性化護理。我院為該組產婦營造舒適的病房環境,密切觀察其子宮的收縮情況,防止其出現產后并發癥。同時,我院還加強了對該組產婦的心理疏導,使其建立起能夠成功進行母乳喂養的信心。除了提高上述護理服務以外,我院還加強了對該組產婦的健康宣教,有效地提高了其自我護理的能力。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實施個性化護理的效果較理想,可有效地提高其進行母乳喂養的幾率,降低其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從而提高了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 蔣承玉.個性化護理在剖宮產產后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4):1853-1853.
[2] 覃清華.剖宮產術后應用個性化護理128例[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3):134-135.
[3] 董躍彥.個性化護理在剖宮產產后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9):169-170.
[4] 巫蘭芬.個性化護理在剖宮產產后護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4,(23):5299-5299.
[5] 馮萍萍,王學芹,杜靜等.個性化護理在剖宮產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3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