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勇+譚紅梅+吳國雄等


摘要:良好緒論部分的教學是課程教學的良好開始。在橋梁工程課程緒論部分的課堂教學中,通過優化整合緒論部分的內容,如橋梁的定義與功能、橋梁分類、橋梁跨徑發展、橋梁美學與造型、技術創新、災害與應對措施以及全球交通網絡等知識點,讓學生對該門課程有個整體的認識,了解橋梁工程的發展現狀與發展歷史,激發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密切聯系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以培養素質高和創新能力強的橋梁工程專業人才。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0;TU99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15)06008604一、橋梁工程課程緒論部分內容的重要性
橋梁工程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其內容主要是各門專業基礎課知識在橋梁工程中的綜合應用,是一門實踐與理論并重的專業技術課[1]。橋梁工程課程實踐性很強,教學中應注意激發學生對橋梁工程課程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此外,課堂教學還應注意與工程背景相結合,以提高教學質量。“緒論”是課程的開始,良好的緒論教學是課程教學的良好開始。在橋梁工程課程緒論部分的教學中,通過優化整合橋梁的定義與功能、分類、跨徑發展、橋梁美學與造型、技術創新、災害與應對措施以及全球交通網絡等知識點,可以讓學生對該門課程有個整體的認識,了解橋梁工程的發展歷史與發展現狀,激發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同時,適應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需要,結合橋梁工程自身特點,在課堂講授中整合與優化緒論的講解內容,改善教學手段,對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橋梁工程課程緒論部分內容的整合優化
(一)橋梁的定義與功能
按百科全書的定義,橋梁是跨越障礙(河流、峽谷、道路等)的結構工程物。橋梁在學科分類上,屬于土木工程專業的一個分支,是道路工程的關鍵部位與核心工程;在環境美學上,橋梁往往又是當地的標志性建筑物。相對于隧道,橋梁固定于地表各處,形體龐大,構造各異,承受交通荷載及自然環境的影響。橋梁的本質特征為用自身的跨越能力實現連接,跨越行為是橋梁結構的本質。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學校周圍或本地的橋梁來講述橋梁的作用與重要性。
(二)橋梁的分類
高等建筑教育2015年第24卷第6期
曾勇 ,等橋梁工程課程緒論部分教學內容的整合優化
橋梁的分類很多,按橋梁用途來劃分,有公路橋、鐵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人行橋、農橋、運水橋(渡槽)以及其他專用橋梁(如用作通過管路、電纜等的橋),當然主要的是公路橋與鐵路橋。隨著軌道交通的發展,公路鐵路兩用橋也日益增多。按跨徑大小分類,依據中國《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橋梁可以分為特大橋、大橋、中橋與小橋。多孔跨徑總長L>1000 m,單孔跨徑Lk > 150 m,屬于特大橋;多孔跨徑總長100 m≤L≤1 000 m,單孔跨徑L k > 150 m,屬于大橋;多孔跨徑總長30 m(40 m) 由于橋梁分類眾多,課堂講授時應突出重點,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抓住主要的分類方式,如按結構體系、建筑材料、用途等進行分類的方式應作重點講解;而把按行車道的位置劃分橋梁的內容放到拱橋章節去講授,因為拱橋的主要分類方式是按行車道的位置來分類的。在后續講授斜拉橋或懸索橋內容時,也會涉及到按材料進行橋梁分類的知識點。同時,授課時還應注意各個分類之間的組合,如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等。 (三)橋梁的跨徑發展 近年來,中國的橋梁建設發展迅速,橋梁跨徑不斷增加,許多橋梁建設達到世界水平,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建成的著名橋梁有:主跨1 088 m的蘇通長江大橋(鋼箱梁斜拉橋),2012年前是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橋;主跨1 650 m的舟山西堠門懸索橋(世界第二跨度懸索橋);主跨550 m的上海盧浦大橋(鋼箱拱橋);主跨552 m的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鋼桁拱橋)。這些著名橋梁代表著中國橋梁建設的水平,受到世界橋梁界的高度贊譽。課堂講授時,應該對不同橋型展開講授,并注意內容的側重點,抓住幾種有代表性的橋型進行講述,力求簡單明了,與生活貼近。如,鋼懸臂桁架梁橋的主跨在19世紀初超過500 m,而后極少修建,該類橋梁中國也較少見,課堂講授時一般僅簡單提及。鋼連續桁架梁橋19世紀50年代至今,單孔跨度控制在200 m~300 m之間,向更大跨度發展的可能性較小,課堂教學時,可以結合武漢長江大橋與南京長江大橋來講授。中國混凝土拱橋,即萬縣長江大橋,則在1997年達到了420 m,超過了克羅地亞主跨390 m的KRK-1號橋。鋼拱橋在20世紀30年代就超過500 m,發展相對平穩。進入21世紀后,在中國出現了2座主跨500米以上的鋼拱橋,即主跨550 m的盧浦大橋與主跨552 m的朝天門長江大橋。鋼斜拉橋從1950年主跨約200 m到今天主跨超過1 000 m,鋼懸索橋主跨從1930年主跨約1 000 m到今天約2 000 m,發展都很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