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偉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營利性事業單位也要適應現代經濟管理的需要,不斷完善審計工作,為營利性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奠定好基礎。本文從審計對營利性事業單位工作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就如何做好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目的在于提高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工作的水平,促進我國營利性事業單位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營利性事業單位 審計工作
一、審計概述
(一)審計概述
營利性事業審計,是建立于同級政府體系內部、服務于審計機關、人大、政府部門等的一種獨立的檢查、監督和評價活動,它既可用于對內部牽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檢查、監督和評價,又可用于對會計及相關信息的真實、合法、完整,資產的安全、完整,以及企業自身經營業績、經營合規性進行檢查、監督和評價。審計機構在主管機關及政府內部專門執行審計監督的職能,不承擔其他經營管理工作。它直接隸屬于主管機關及政府系統,并在主管機關及政府內部保持組織上的獨立地位,在行使審計監督職責和權限時,內部各級組織不得干預。但是,審計機構終屬主管機關及政府領導,其獨立性不及外部審計,它所提出的審計報告只供主管機關及政府內部使用,在社會上不起公證作用。
(二)審計在營利性事業單位中的重要作用
營利性事業單位可以說是在事業單位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所謂營利性事業單位是指由國家興辦、向社會提供物資和精神產品等業務活動而產生收入,采取事業編制、登記為事業法人的單位。大家要對營利性事業單位有正確的認識:第一從編制方面來看,營利性事業單位是事業編制,因此首先營利性事業單位是事業單位;第二營利性事業單位的活動目的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為社會提供物資和精神產品;第三從社會功能方面來看,營利性事業單位是社會提供物資和精神產品,涉及的范圍、對象都比較廣泛;第四從投資主體方面來看,國家黨政機關、群眾團體是營利性事業單位主要的投資主體。由于營利性事業單位是利用國有資產來創造利潤,在經營上存在著私營性,在產權上存在著國有性,這就導致了營利性事業單位存在著產權不明晰的特征,因此在營利性事業單位日常的經濟活動中就要做好審計工作,可以說審計工作對營利性事業單位的作用非常重要,審計在營利性事業單位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促進作用
審計部門不僅僅要及時的發現營利性事業單位經濟活動中的問題,還要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通過審計可以及時的為營利性事業單位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降低運營的成本、增加了收入,大大促進了營利性事業單位的發展,為營利性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保駕護航。
2.制約作用
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的執行是結合了國家相關的審計法律法規,還有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等,同時綜合了政府財經紀律和企業審計準則,所以審計工作更加復雜。相對于其他事業單位來說,營利性事業單位可以獲得的國家補貼較少,需要通過社會提供物資和精神產品等業務活動來創造收入,因此對營利性事業單位內部經濟活動進行監督,有效地遏制了營利性事業單位內部的違法亂紀行為,維護了我國營利性事業單位正常的經濟秩序。
二、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審計制度
目前,大多數營利性事業單位中審計制度還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制度不夠全面,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制度與財務管理制度相比還不夠全面,并沒有涵蓋所有的審計崗位和業務環節,例如對于大多數營利性事業單位的審計人員參與營利性事業單位物資、設備的招標工作,并沒有制定相應的業務操作制度;其次,現行的審計制度的可操作性不高,文件中只列明了規章制度,并沒有與審計崗位建立起對應的關系;再次,在審計制度的更新方面,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制度存在著滯后性,不能按照新審計制度的要求進行及時的更新。
(二)審計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大多數的營利性事業單位都只是單純的注重經濟效益和業務能力的提高,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認識,一些營利性事業單位的審計人員僅僅是由財務人員或者是管理人員兼任,雖然具備較強的財務和管理經驗,但是缺乏相應的審計經驗,平時也得不到社會審計部門和政府審計部門的指導,在實踐中積累的審計經驗不能夠滿足現代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工作的需要。
(三)審計工作質量較低
我國大多數營利性事業單位的審計工作質量并不是很高,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審計工作的獨立性較差,在我國營利性事業單位實行同政府一樣的首長負責制,審計工作要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進行,不像社會審計那樣獨立性較差;另一方面,審計工作的方法不科學,在營利性事業單位實際的審計工作中依然停留在事后審計,方法和程序都不是很科學,審計工作也沒有按照審計的原則進行,導致了審計工作隨意性較大。
三、做好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工作的對策
(一)健全審計制度,科學設置審計機構
做好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工作離不開健全的審計制度,因此營利性事業單位在制定審計制度要充分考慮到評價內容、考核措施、工作內容等方面,要明確相應的獎罰制度,避免審計人員鉆制度的空子。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制度中要明確審計人員的責任,嚴肅責任追究制度,同時要建立整改情況通報公報制度,注重審計制度的修改和更新。同時,營利性事業單位也要科學設置審計機構,明確劃分好審計機構中權利,保證審計機構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不受其他部門的干涉,配備專業的審計人員。
(二)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由于我國大多數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人員的素質還不是很高,不能夠將審計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來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第一,從錄用審計人員的源頭出發,加大對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人員從業的限制,要求審計人員必須持有審計從業資格證上崗,并進行嚴格的篩選,從源頭上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第二,營利性事業單位要加大對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培訓力度,采取在職培訓、短期培訓、脫崗培訓等方式,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并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使其在提升專業技術的同時具備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的職業道德素質;第三,營利性事業單位也要適應時代的需要,要將審計工作向電算化方向轉變,注重提高審計人員的電算化水平;第四,要定期的對審計人員進行考核,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審計人員的工作狀態、工作內容等,并建立相應的激勵獎罰制度,實行優勝劣汰制度,鼓勵審計人員不斷學習審計知識。只有通過提高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人員的素質,才能不斷提高營利性事業單位審計隊伍的素質,才能保證審計的質量,使審計職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三)引進先進的審計方法,提高審計質量
隨著計算機的普遍應用,營利性事業單位的審計工作也要適應現代化的要求,在審計工作中運用計算機技術,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財務工作與審計工作之間的聯系,而且可以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避免審計工作在收集數據方面出現遺漏。同時,營利性事業單位在審計工作中運用信息化管理,應該注意對數據日常安全的維護,避免數據流失問題的出現。
四、總結
綜合所述,審計工作在營利性事業單位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營利性事業單位領導要加強對審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及時地發現審計工作中的不足之處,結合營利性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審計工作,努力將審計職能發揮到最大化,為營利性事業單位健康穩定地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靜.淺淡審計如何開展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J].時代金融,2011(17).
[2]于紅軍.濟南市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2.
[3]吳思.基于內部控制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
(作者單位:華中電力科技教育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