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冷鏈物流的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探討
文/鄒毅峰謝如鶴劉廣海
摘要:本文基于冷鏈物流的本科畢業設計指導實踐,提出以市場調查、冷鏈實驗和物流方案為主體的“三位一體”的畢業設計基本思路,并從設計選題、調查和實驗過程控制、經費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認為在畢業論文環節中引入冷鏈物流畢業設計,可以加強學生應用能力、動手能力和工程設計能力培養,突出專業特色,解決本科畢業論文難選題、難管理、難綜合應用等問題,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關鍵詞:冷鏈物流;生鮮電商;畢業設計
作者簡介:鄒毅峰(1971.5-),副教授,廣州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
基金項目:廣州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物流管理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環節改革研究”。
一、引言
冷鏈是根據物品特性,為保持其品質而采用的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始終處于低溫狀態的物流網絡。冷鏈物流是一種新興的物流方式,對于保障食品安全,降低食品和農產品損耗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近年來以“互聯網+農產品+冷鏈”為特色的生鮮電商成為物流行業的亮點。據有關資料顯示,2015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預計為521億元,且年均增長將保持在50%以上(如表1),更是對冷鏈物流專業人才提出了非常迫切需求。

2013-2018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報告(2015)
但我國冷鏈物流發展起步晚,冷鏈物流人才相當缺乏,目前國內大多數高校物流類專業尚未開設冷鏈物流相關課程,基于冷鏈物流的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還處于探索階段。我校自2004年成立開始就將冷鏈物流作為物流學科與專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學校的共同資助下建立了國內首座“冷鏈物流技術條件仿真試驗臺”,之后又完善相關生化檢測功能和模擬計算軟件,該試驗臺可模擬各種氣象條件下冷卻儲藏、運輸設備、貨物的各種狀況。在冷鏈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我校依托冷鏈物流技術試驗平臺,開設了特色課程“冷鏈運輸管理”、“食品冷凍學”,并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相應的實驗項目,每年約四分之一的本科生畢業論文或設計均以冷鏈物流為專題;有3屆全國挑戰杯作品均以冷鏈為研究對象,所完成的作品分別獲國賽一等獎、國賽交叉創新二等獎、省賽特等獎、省賽二等獎等,在冷鏈物流教學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二、“三位一體”基本思路
物流管理專業是以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的新興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1]。因此要求學生在畢業論文環節中,能夠應用物流管理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結合企業生產實習,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為社會輸送懂技術、會管理的人才。因此,鑒于物流管理專業偏于工科要求和應用性強的特殊性,有必要在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中引入工程化教育這一理念。[2]我們在冷鏈物流的本科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三位一體”的基本思路(圖1),即整個畢業設計應包括市場調查、冷鏈實驗和物流方案3個部分,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市場調查是冷鏈實驗的基礎,即冷鏈物流實驗方案必須以實際的食品或農產品物流過程為參照;而冷鏈實驗又是物流方案的基礎,物流方案和措施的制定必須基于實驗結果,有的放矢,不能泛泛而談。

圖1 “三位一體”基本思路
冷鏈物流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主要對象是初級農產品、加工食品、花卉、藥品等,因此技術性和工程化色彩較濃,如果沒有具體食品的冷鏈物流實驗做支撐,沒有市場調查掌握的第一手資料,物流方案肯定沒有針對性,也就沒有深度,達不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要求。但是,如果單純以一個冷鏈物流實驗作為物流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設計,則對物流管理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應用不夠,畢竟我們是管理類專業,不同于食品和制冷類專業,必須將設計重點放在物流方案的制定上。冷鏈實驗結果僅是對物流方案和措施的設計提供量化的支撐。
三、實踐分析
畢業設計一般包括選題階段、調查和實驗階段、論文撰寫階段。目前物流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存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選題難,據我們調查,大部分學生在論文選題階段花費的時間要1~2個月,有的甚至更長;二是管理難,目前,很多高校畢業實習、考研、找工作和撰寫論文在同一時間內進行,在以就業為導向的思想支配下,很多學生整天忙于實習和找工作,無暇參加討論、調研和寫論文。一些指導教師鑒于當前的形勢,也對這種行為網開一面,往往只在畢業論文的最后階段,才將學生召回,平時疏于指導;三是難綜合應用,論文往往只能針對物流管理的某個方面進行較深入的研究,既沒有深度,也沒有廣度。[3]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進行了以下探索和實踐。
近年來,我校冷鏈物流團隊承擔和完成了幾十項相關研究課題,在國內系統開展冷藏物流技術條件的試驗研究,先后承擔了包括東亞運輸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等在內的一系列國際、國內冷鏈物流項目。在選題環節,鼓勵指導教師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長和承擔的課題,提供畢業設計選題;并在召開選題動員會時,詳細介紹自己指導畢業設計的課題來源、主要內容以及要求,吸引有興趣的主動報名參加。由于畢業設計來源于指導教師的課題,簡化了選題環節,又基本上杜絕了抄襲和雷同的現象。如指導教師根據承擔的生鮮農產品物流安全方面項目,分別提供了木瓜、龍眼、荔枝、鯇魚、鯽魚、冷鮮牛肉等品類的冷鏈物流設計選題。而且,部分指導教師改進論文選題方式,采用將畢業設計與學生科技創新等活動相結合起來等形式,使學生更順利地進入畢業設計階段。
要求指導教師根據課題編制設計任務書。我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承擔了較多的食品冷鏈物流方面的課題,積累了豐富的案例和素材。以此為基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一對一”編制設計任務書。設計任務書不是課題項目的簡單分解,而是在其中加入對物流管理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如在“不同溫度條件下楊桃冷鏈物流實驗及物流方案設計”任務書中,要求通過楊桃供應鏈問卷調查,結合消費者的購買意向,確定實驗的關鍵指標,模擬楊桃從采摘、貯藏、運輸到銷售的全過程,研究不同溫度變化對采后楊桃品質的影響,最后,從運輸方式選擇、貨物擺放、基礎設施建設、人員素質等方面提出了楊桃冷鏈物流的改進措施。教師的科研項目與學生的畢業設計相結合,解決了教師精力分散、指導時間不夠等問題,部分優秀畢業設計成果成為指導老師課題研究的一部分。根據我們4年來的實踐,教師和學生對畢業設計也是非常歡迎的。2011年即有17%的畢業生參加畢業設計,2012年后參加畢業設計的人數均超過三分之一(如表2)。

表2 2011~2014年參加畢業設計的人數及比例
(二)加強調查和實驗階段的過程控制
目前,學生在冷鏈物流畢業設計過程中,基本上需要指導教師“手把手”教,否則其往往不知如何開展,所以必須加強過程控制,保持經常聯系。要求參加冷鏈物流畢業設計的學生,首先要在大四第一個學期末制定詳細的進度計劃,明確市場調查和冷鏈實驗的時間,最好在1個月之內集中完成市場調查和實驗;在調查和實驗階段,要求學生不能外出實習,將學生分成若干2~3人的小組,指定小組長負責管理。指導教師除了每周在指定的地點進行答疑外,還要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日常指導。如針對進行冷鏈物流實驗的學生,首先要帶領他們到食品生產和物流企業進行調查,然后制定詳細的實驗方案、指導實驗工具的使用,最后進行實驗數據分析和提出物流管理改進措施,每一個步驟都有具體的時間和目標。
這個過程中,冷鏈實驗方案的制定是重點。冷鏈物流實驗方案制定好壞,直接影響實驗的結果和畢業設計的質量。因此,冷鏈物流實驗方案在調查的基礎上,要明確實驗流程圖、實驗材料制備和實驗方法。如針對“不同溫度條件下楊桃冷鏈物流實驗及物流方案設計”,將實驗分為A、B、C、D四組,其中A組:1℃條件下運輸24h,置于1℃陳列柜銷售2天;B組:5℃條件下運輸24h,置于5℃陳列柜銷售2天;C組:常溫30℃條件下運輸24h,置于常溫30℃陳列柜銷售2天;D組(包裝組):用微孔聚乙烯保鮮包裝袋對新鮮楊桃進行單果套袋包裝,5℃條件下運輸24h,置于5℃陳列柜銷售2天。對每一組實驗,要求注明實驗開始時間、檢測間隔時間、檢測指標,且有詳細記錄表格。對冷鏈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甚至重新制定方案。
基于冷鏈物流實驗的畢業設計必須提供冷鏈物流模擬和相關檢測的設施和設備。隨著學生數量增加,實驗室資源越來越緊張,因此必須在大四第一學期末排好實驗室使用表,確定各小組的具體實驗時間,每組實驗時間一般不超過2周。此外,冷鏈物流實驗需要購置原材料、檢測試劑、試紙等,可能會產生較大的費用。一方面可以從指導教師科研項目中支持一部分,另外,盡力爭取學校、企業的經費支持,最好校企合作能解決一部分經費、場地、設備儀器等問題。
另外,目前來看冷鏈物流畢業設計還處于探索階段,相比論文寫作而言,指導教師和學生都需要更多的時間,因此在評價指標和要求方面,可能需要適當降低。如冷鏈物流實驗數據的精確性可以適當放低要求,畢竟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畢業設計的目的是提高學生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能將大部分時間放在重復性的實驗過程上。另外,還可以適當取消外文文獻研究的硬性要求,重視對畢業設計本身的評閱和考核,讓學生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有效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畢業設計的撰寫等核心工作上。在答辯過程中,可以對畢業設計的創新性不予要求。
四、結語
冷鏈物流和生鮮電商的迅猛發展對冷鏈人才培養提出了急迫需求。在畢業論文環節中引入冷鏈物流畢業設計,可以加強學生應用能力、動手能力和工程設計能力培養,突出專業特色,解決本科畢業論文難選題、難創新、難管理、難綜合應用等問題,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對于物流管理專業而言,畢業設計仍然是畢業論文的補充,應當根據本專業特色和師資情況,針對部分畢業生提供該選項,并保持恰當比例。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重點培育項目“基于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張敏. 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多因素契合策略研究. 管理科學文摘,2008,(4).
[2] 謝如鶴,張素芬,周耀旭. 物流管理本科專業人才的工程化教育.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 鄒毅峰,謝如鶴.基于工程化教育的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環節改革探索.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