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杰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新奇、獨特、流暢和變通等特點,其表現為能迅速發現事物與事物之間、現象與本質之間的新聯系,富于想象或長于類比。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獨特的學科優勢,更能激起學生質疑、探究、想象和創造的欲望。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激發興趣,營造創新氛圍
當學生對地理產生興趣時,積被情感就會從內心迸發出來,并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強創新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灌輸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探索與創新。這樣,學生就會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積極思維,馳騁想象,標新立異,打破陳規,努力創新。
為此,教師要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一旦學生創新成功,要及時贊揚鼓勵,讓學生體驗創新的喜悅。例如,在講中國分區地理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時,我把學生分成兩個大組,分別代表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然后,在分組討論的基礎上,各組分別派代表列舉本區域的發展優勢,其他同學可補充。接著,我讓學生分別指出對方區域的發展局限,并要求對方提出解決的措施。頓時,教室里熱火朝天、此起彼伏,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思維也完全放飛了。整個課堂充滿了熱烈討論和積極探究的氣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考,在思考中創新,在創新中體會學習的快樂。
二、創設情境,激發創新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適宜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善于立足新舊知識間的相似點和相同點,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學知識探求新的知識。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識水平,盡可能創造條件,設置情景,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總結,自己得出結論。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難,鼓勵學生自覺探索新事物、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
為達此目標,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讓學生去質疑、解疑,并允許學生異想天開,充分發表自己的新觀點、新想法。例如,在講北美洲的氣候時,教師在介紹了氣候的一般規律后,話鋒一轉,便問:“北美洲西部為什么溫帶海洋性氣候僅限于西部沿海的狹長地帶?”接著又問:“假如北美洲西部的山脈呈東西走向,那么北美洲的氣候會和哪個大洲的氣候相似呢?”以此引發學生的思考。當學生給出正確的回答時,教師可繼續提問:“這說明北美洲的氣候受什么因素影響顯著?(要求學生討論)”經過研討,學生對北美洲氣候受地形影響顯著的觀點,很快就達成了共識。然后用類似方法,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有關歐洲的問題:如果阿爾卑斯山脈呈南北走向分布在歐洲西部,那么歐洲的海洋性氣候特征還會顯著嗎?學生經過思考和討論并給出答案后,教師可讓學生自己感受思維創新的成果,享受學習的樂趣。
一節課下來,學生在知識方面收獲不少,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思考,知道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但應當強調的是——教師提出什么樣的問題讓學生探究,而學生又是通過何種途徑來探究的——問題的設置很關鍵。
三、運用多媒體。培養創新能力
現代信息資源多種多樣,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去搜集或者制作有用的教學課件。例如,在學習區域位置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直接呈現給學生——這個地區的視頻、文字介紹等現成材料,讓學生直接通過觀察、傾聽等活動認識有關區域,開展探究性學習??梢?,多媒體技術不僅輔助教師傳授知識,更能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強化了地理認知和應用能力的培養。
地理教學中,讀圖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貫于始終的基本技能。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教會學生通過閱讀地圖來進行分析、綜合、概括、判斷和推理。在多媒體地理教學中,它可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全面的讀圖、用圖乃至制圖的重要本領。充分利用豐富的多媒體教學,還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例如,在介紹中東地理位置時,可用“閃爍”效果來突出“五海三洲”之地。這樣就可以克服傳統地圖內容繁多、重點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紹中東石油分布時,可用“閃爍”來突出波斯灣、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位置。這樣,為學生建立準確地理空間概念,有利于更有效地激活其創新潛力。
四、授人以漁,培養創新能力
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課程標準規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給學生獨立探求、索取知識的方法。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習習慣,使學生從有指導的學習轉向獨立學習,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從而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
我們要開展好課內活動,著重強調學生親自實踐、發現、體驗的過程,強調學以致用,教、學、做合一,開展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發揮的學習活動,如課堂知識競賽、小組討論、正反辯論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在體驗知識、運用知識中捕捉到創新靈感,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另外,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課外活動通常具有知識性、科學性、實踐性、靈活性、趣味性等特點,在這種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創造力發展所需要的良好環境,而且開始了真正的創造活動。作為地理教師,應該大力開展一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比如組織各類興趣小組、開展演講和知識競賽、參觀調查、結合實際撰寫地理小論文、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開始了真正的創造性勞動,不僅可以擴大視野、啟迪思維,而且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而課堂教學未觸及和深入的問題去研究,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
因此,地理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分析、綜合、比較、概括、歸納、演繹等方法傳授給學生,并在教學中做出示范,讓學生根據課題要求自己讀書讀圖,獨立做筆記,并展開對事實材料的分析、整理,做出新的判斷和推論,從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要從各方面培養學生的興趣以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并在參與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我們還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健全創新人格。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今后的學習與工作中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有所提高。
(編輯 劉澤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