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宇娜
摘 要:以最簡潔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教學,使所教內容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興趣中心,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培養;農村初中;學生;音樂;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36-01
“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這是把音樂的魅力傳遞給他們的必要條件。”這是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心理學也指出:人的情緒和興趣,對人的認識活動有很大的影響:情緒高漲、精神愉快,認知效果就好,學習興趣強烈,就能積極主動地學,喜歡學和堅持學。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音樂修養、健全審美心理、提高人的整體素質,有著重要作用。
一、游戲的運用有利于興趣的激發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設置富有生活節奏、生活情趣的游戲,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以激發初中特別是預備班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預備班的學生剛剛走進初中,他們愛玩、好動,有許多想法和做法,延承了小學的風格。如果在音樂學習中加入一些游戲、競賽活動,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愉快地、有目的地學習,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如:在音樂節奏訓練中,可采用“動物園”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學習興趣:把各種動物的叫聲模擬成節奏型,然后,請學生根據節奏的形態模仿一些動物的叫聲并加以動作表演,表演要求節奏正確、動作富有創意。
其實,在教學實踐中我看到,不僅是初中低年級的學生喜歡課堂中有游戲,就連高年級的學生都希望能在課堂上玩游戲,他們說“游戲不應是小學生的專利”。 在游戲中,學生很希望能在老師和全體同學面前表現得好一點、表揚多一點。特別是一些調皮的學生,如果大家關注他、尊重他,他會學得很認真、很投入。如:在上京劇這一教學內容時,我要求學生回家尋找關于京劇的音像資料、人物臉譜等知識和材料,在課堂中進行交流,并根據學習內容,請學生相互協作進行表演。學生興趣十足,積極參與,課堂氣氛好極了。這樣的活動即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當然,游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教師要巧妙設計并組織好。
二、用優秀作品激發學生
初中生有很強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也與他所接觸到的音樂作品有極大的關系,好的音樂作品可以激起學生的創造或表現欲望,而沒有接觸過好的音樂作品的學生是不可能有很強的表現欲望的。所以,教師應該提供盡量多的優秀的音樂作品,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他們的興趣。音樂課本中的欣賞課都是選取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但這還不夠,還需要我們教師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優秀作品,用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興趣。 值得學生信賴和崇拜的還是教師的音樂素質。教師通過各種演出或個人表演展示給學生欣賞,不但會讓學生覺得很現實,而且也會樹立教師的威信。因為你的形象值得學生去學習和借鑒,學生才會崇拜你,進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覺地向教師學習。 如欣賞古琴曲《流水》,學生可根據旋律的走向,說出自己所感悟到的流水的各種情境。有的學生描述的是:像一股清澈的山泉,從山崖上流淌下來,敲擊著山石,發出了“叮咚,叮咚”的清脆響聲,仿佛看到陽光下水流的晶瑩剔透。有的學生描述的是:仿佛聽到了大海的波濤,看到了小溪的潺潺水流,十六分音符的流動旋律,似山泉匯成江河,一瀉千里,似山勢激越,從容不迫地匯入大海。學生精彩紛呈的描述,表現出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輔助學生
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主要有多媒體設備、錄像片段、微型電腦、打印機等。 音樂課程中的欣賞課是以欣賞優秀音樂作品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水平、陶冶學生情操必不可少的課型,其中所選取的音樂作品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頗為重要。作品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欣賞水平,那么學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我認為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能否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這樣才能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欣賞口味和水平。大多數學校里這方面的資料根本無法滿足這一需要,而網絡資源可以極大地彌補這一不足。教師通過網絡搜集各類作品,分類整理讓學生欣賞,可以有效地起到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興趣、發展學生審美能力的作用。 隨著中學學科的增加和分化,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會出現不穩定性,這就要求教師要選擇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富有激情,講授生動、唱奏優美,學生的興趣會逐漸濃厚并得以鞏固。如有位教師在講授“音樂作品的時代風格”時,將音樂作品與學生熟知的歷史事件相聯系: “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松花江上》;“一二九運動”華北危機——《畢業歌》;“七七事變”抗戰全面爆發——《太行山上》……,這樣將音樂、歷史相互融合,不僅掌握了音樂創作的時代背景,而且也理解了音樂的時代風格,使學生感到這種教學方法既生動活潑又富有情趣性。
由此可見,要想改善農村中學音樂教學這個薄弱環節,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奠定他們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發展音樂能力的堅實基礎,更好地完善素質教育,就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從激發、培養、發展音樂興趣入手,從而提高學生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說過:“音樂教學的超級任務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動機的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 總之,初中音樂教育的成功與否,主要看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如何。一個合格的音樂教師,往往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在參與音樂活動和感受音樂的活動中去探索、去創新,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促進他們想象力的發展,努力使興趣成為每個學生學習音樂的真正動力,使音樂教育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教學質量取得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