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逐年擴招,我國當前高等院校的大學生就業問題就顯得越來越嚴峻,相比已經從業多年的人員來說,大學生就業的嚴重劣勢就是經驗不足,又隨著逐年就業畢業生的增加,其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從我國這些年發展高等教育來看,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化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加和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前后呼應,讓大學生們的就業情況捉襟見肘,在幾年大學生后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本文筆者則從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進行分析,提出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幾個問題,以供參考。
關鍵詞:就業 形勢 大學生 因素 要素
中圖分類號: F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c)-0000-00
根據多家網絡招聘平臺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大學生就業的簡歷中,平均每人要投出近30份簡歷才能尋求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更有調查指出,在我國的大學生畢業簡歷中,有高達50份簡歷是出自22%的畢業生。這就說明金融危機的影響同樣在我國存在,大學生的就業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仍然在持續著,對于前3年我國經濟形式不樂觀的兩年里,對于整個國家的宏觀調控也是最為嚴峻的,然而,到2013年我國的大學生畢業人數高達700萬,2014年的畢業生人數則會達到727萬,在加上前兩年未就業的大學生,我國的就業形式舉步維艱。文章則從幾方面來闡述這幾年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1我國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幾個因素
1.1大學生的自身因素
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考上一所心儀的高等學府是起初的夢想,這一夢想一旦實現就意味著高薪工作,舒適的工作環境,與同齡人來比會有一個較高的心態。然而,對于過去的大學生而言這是能實現的,但是這種想法會給大學畢業生造成一定的就業觀誤區,一味的追求國內一線城市工作就導致就業人數急劇增加,競爭愈演愈烈,而在西北、東北等國內相對偏遠地區則無人問津,對于我國的人才集中地華東來說,人才每年都會造成過剩,大學生的就業薪酬逐年跌破底線,很多大學畢業生甚至肯零薪上崗;從另一方面來說,國家號召的西部大開發由于處于初級發展期,由于人才緊缺,國家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也不能吸引高校畢業生的前往。很多大學生認為,進入西部就面臨著荒漠戈壁,貧窮落后,10幾年的寒窗苦讀進入那里就只能風險,不能將個人發展到一個較高的層次上。而在實際工作中并非如此,在西北部不但有希望的綠洲,還有豐富的資源,更是有一展抱負的大舞臺。在這里才能將目前所學盡情的發揮出來。因此,對于我國當代的大學生而言,要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定制自己的職業規劃來不斷的讀懂自己、深入了解自己,然后逐步的去了解他人、了解社會。實踐證明,學生只有一個明確的理念去認識自己才能夠掌握自己的特長及專業技能,才能與職業目標縮短距離,為今后在社會上立足打下堅實的基礎。否則,錯誤的就業觀就會導致并影響大學生在擇業上的盲目,并直接的導致行動力不足,缺乏競爭意識和充分的求知能力。再加上國家擴招政策的全面實施,大學生數量的上升使得這個群體的質量受到相應的影響,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現象。尤其針對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同一個學校的同一專業的不同學生由于個人家庭出生的背景,受教育的背景以及個體性格與資質差異等各方面相關因素的影響,盡管都在相同的環境、相同條件下接受相同的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但對于受教育者而言,個體的差異必然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1.2社會因素
由于市場上出現的大量的人力資源,使得用人單位將用人標準提的越來越高,人才高消費現象嚴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人才,儲備和吸收更多的人才本來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但有些企業并沒有從自身的實際需要出發,而僅僅是一味地追求高學歷,厚經驗。本來專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本科學歷,而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碩士學歷,這些都導致人才高消費現象愈演愈烈,不僅僅造成人才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也嚴重的挫傷了剛步入社會的畢業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很多用人單位過分看重工作經驗,不能及時置換冗員。很多單位在招聘時特別看重工作經驗,明確表示不要應屆畢業生,他們認為應屆畢業生動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訓才能正常上崗。工作經驗是需要在工作中產生的,對于這些剛剛走出校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如果用人單位動輒要求幾年以上工作經驗,不給他們得到經驗的機會,他們擁有用人單位需要的經驗就會遙遙無期。
2促進大學生就業的三個要素
2.1給自己足夠定位,不能好高騖遠
大學生本身對自己工作要有明確的定位,部分大學生好高騖遠,對自己的定位有很大偏差。當代大學生應該志存高遠,腳踏實地,轉變擇業觀,要勇于到基層一線和艱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的崗衛生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廣闊的天地,只要我們定位好,認識清楚自己的方向,總能在青春里散發出自己的異彩。
2.2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面對當前社會如此嚴峻的就業壓力,當代大學生必須要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加強自身素質,只要有能力,總會有你想要的職位在等著你。
2.3鍛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專業技能
俗話說,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話糙理不糙,很多大學生們的心理素質不過硬,雖然專業水平很高,但不能將自己很好的展示出來,膽怯,不自信等情緒在應聘時成為大忌。作為當代大學生,除了掌握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這也需要大學生在生活中不斷的自我鍛煉與加強,培養出良好的心態來增加求職成功的幾率。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高素質人才,這就需要高校對于生源的需求要進一步的擴大。對于大學畢業生結構型的矛盾在近幾年來看無法得到解決,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高校逐步創新的教育教學成效來看,就業教育會逐步得到高山。對于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心態和擇業困惑也會得到進一步的解決,因此,只要高校和社會緊密結合、協調發展,樹立給大學畢業生良好的就業觀念,讓他們明確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苦練就業本領,那么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局面一定會得到更好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帥之鷹,周慧,黎軍. 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彈性分析[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2009(06)
[2] 劉軍麗. 我國三大產業就業結構與就業彈性的實證分析[J]. 統計與決策. 2009(09)
[3] 謝愛國,任志濤. 勞動力供需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問題分析[J].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學報. 2008(04)
[4] 殷建新. 中外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研究與實踐比較分析[J]. 南京財經大學學報. 2008(06)